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对现代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模式的探讨

来源: 来自网络 编辑: 2008/07/27 10:17:07  字体:

  [摘 要]制度下,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和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现代内部审计的工作业绩评价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新兴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引入到了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体系中。

  [关键词]内部审计,业绩评价,内部评价,平衡计分卡,外部评价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能从简单的查错防弊转向了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工作内容也深入到企业日常经营、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战略等各领域,目的是通过实施全面监督、评价和控制,促进管理创新,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在这种要求下,内审部门正面临着企业管理当局要求提供优质审计服务的压力和其自身希望改善审计效果的动力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内部审计的诸多特征,如何建立一套、实用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一直是审计学术界和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建立内审部门业绩评价模式的困难

    1、内审部门作用的发挥,深受其独立性、客观性强弱的,而这些特性强弱多由企业的内部控制架构和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

  2、内审部门所获得的效益往往难以用数量来计量、所耗费的成本往往无法以货币计量,如内部审计所提的建议多依赖作业单位的密切配合才能见效,因此,业绩的衡量与责任的归属很难断定,另外对于因缺乏内审制度而产生的或有损失又难以客观估计。

  3、内审部门的作用多具有间接性,很难用定量去计量,而用定性的办法又显得过于简单,缺乏说服力;内审部门提供的服务,涉及质量上的认定,难以有一定的办法和一致的标准。

  4、内审部门对组织的贡献往往具有长期性,故短期内测试不易发觉;而绩效考核一般是以不超过一年的时间段为周期,考核时很难兼顾各周期之间的,无法全面评估长期性业绩。

  二、西方国家较成熟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在美国,由13家知名大企业如3M公司、福特公司、通用电器公司、IBM公司、ITT公司、美国能源公司等,提出了一套评价内部审计业绩的标准体系。这一套标准包括三类:数量化标准、质量化标准、反馈式标准,并将三类标准具体化,让CFO、CEO、审计委员会成员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综合起来,形成如下指标体系:⑴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建议;⑵来自被审者意见的反馈;⑶内部审计部门的敬业精神;⑷来自CPA意见的反馈;⑸未实施突击审计;⑹内部审计工作遵循审计计划的要求;⑺人力资源的开发;⑻请求审计的次数;⑼内部审计部门的成本效益状况;⑽审计小组的报告;⑾来自审计委员会意见的反馈;⑿来自高层管理当局意见的反馈。

  2、全球审计信息网(GAIN)出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的标杆指标体系,包括:审计报告的及时发出;年度计划的完成程度;审计人员的有效异动/升迁;客户满意度;审计人员的运用/生产率等。

  三、我国现行常用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我国企业通常简单地运用审计计划完成情况、审计报告的及时性、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性以及领导的满意度等指标来对内部审计的业绩进行考核,大多数情况下由被审计部门充当评价主体。这种考核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指标过于简单、考核面窄、指标体系缺乏应变性、可操作性差等。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两大服务区,现行考核指标多偏重于确认职能的考查,对咨询职能的考核不足,不利于体现内部审计在改善与管理层的关系、增加企业价值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而这些正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体现其未来效能的地方。同时,各种主客观原因使得审计师在作业过程中的操守、态度、勤勉、进取、创新或言行,通常无法在其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中完全显现出来,即使多级复核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也无法完全表现审计工作的业绩,故仅仅通过上述指标难以对内部审计业绩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另外,单纯由被审计部门充当评价主体,易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虽说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企业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模式,并逐渐走向成熟,但由于面对的环境、环境以及沿袭的不同,我们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并不合适,而应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

  四、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探讨

    我国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在about如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加强监督指导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可概括为适当的监督、定期的内部评价、持续的质量保证监督和定期的外部评价。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应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方面来进行。

  (一)内部评价

    由于现代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内部审计部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远景目标时,也在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以此为核心,帮助企业持续性地改善所有的作业流程,同时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业务流程。内部审计人员也只有不断,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与现在新兴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BSC)的理念完全一致,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传统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不足提出来的,它以企业战略和使命为核心,通过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及员工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将组织的战略转化成可以评价的行为,让管理的焦点集中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上。因此,我们可以引入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体系,从这四个方面设定内部评价指标体系。

  1、财务方面

    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可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最大化作为它的财务目标,同时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将审计部门的成本最小化作为它的另一个财务目标。相应的财务指标就是审计部门的增值额、成本以及两者配比后的利润。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主要增值指标有:⑴是否减少企业费用和成本;⑵是否提高企业其他部门的生产率;⑶是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作业;⑷是否减少舞弊的发生;⑸是否通过评价并改进企业风险管理带来增值等。成本指标主要有:预防成本,检查成本(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检查费用),内部故障成本。由此逐步将内部审计部门由传统意义上的费用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2、顾客方面

    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是参与式审计,其理念的核心是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并将所提建议当做本部门的服务产品向管理当局积极推销,因此董事会和其他部门可以看成是内部审计部门的顾客。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须努力与被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办法,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热心顾问和有力助手,帮助顾客逐步实现其战略目标。可以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⑴内部审计部门提建议的被采纳率;⑵顾客满意程度,衡量企业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⑶顾客获利能力,评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作的价值贡献;⑷顾客投诉次数;⑸内部审计人员的诚实度等。

  3、内部业务流程方面

    内部业务流程目标是为了支持顾客目标和财务目标。内部审计部门如何把不断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主要依赖于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流程以及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其提供的服务可以用下列指标进行评价:⑴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提出建议的及时性和正确性;⑵审计所耗时间,衡量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的效率,审计时间可以分为增加价值的时间和不增加价值的时间。内部审计部门应努力缩短甚至消除不增值的时间,进而缩短审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本部门效率。⑶报告与发现重大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的次数,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效率与质量,但应同其他指标一起运用。⑷审计服务差错率;⑸审计计划完成百分比,该指标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进度、规范程度和工作效率。

  4、学习和成长方面

    一个企业或组织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目标,将最终取决于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它为前三个方面取得业绩突破而提供推动力量。评价指标包括:⑴内部审计人员满意程度,由人力部门进行年度调查或滚动调查;⑵内部审计人员保持率,衡量该部门人员的稳定性;⑶内部审计人员招聘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之比;⑷内审人员工资总额占销售收入之比;⑸战略工作覆盖率,即从事战略性关键工作的合格内部审计人员的百分比;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时间,这包括对其知识、能力的培训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⑺内部信息沟通与交流能力;⑻内审部门中达到个人目标的员工比例。

  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内部评价,组建内部评价小组,确定内部评价所需要的时间,在内部审计经理的主导下,将以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完成内部审计的内部评价工作,并提交书面评价报告。当然,这些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二)外部评价

    内部审计业绩的外部评价是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价,应由独立于企业并与企业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均无明显利害冲突的合格人士来担任,“合格人士”是指那些拥有对审计活动加以评价所需专业水平和的人员(如独立的注册师、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师、内部审计协会的质量保证检查员、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师等),以确保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根据最新的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建议每五年实施一次。在评价过程中,外部评价者应首先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信息,包括内部审计部门的背景资料、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审计作业的环境、既定的政策和程序等;再对各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发出问卷,要求其对审计范围、审计情况、审计质量等进行反馈,并与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内部审计师等面谈;再对审计政策、程序及管理内部审计部门所运用的信息进行复核,并抽查过去的工作底稿和报告档案;最后,出具正式书面报告,对内部审计部门是否符合内部审计执业准则要求发表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审计业绩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侧重点各有不同,内部评价是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评价内部审计部门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外部评价重在评价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内部评价一年进行一次、外部评价可三年或五年进行一次,二者互为补充,在实践中应结合起来运用。总之,在严格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时,应按、合理的标准对其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真正达到现代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资料]

    1、余玉苗:《审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2、王光地:about审计业绩的评价标准问题,《财会月刊(会计)》,2002,9

    3、王爱国:基于BSC原理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绩效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财务与会计》,2005,10

    4、唐群:浅谈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江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一期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