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谈商业银行呆帐核销业务的审计要点与方法

来源: 来自网络 编辑: 2008/07/30 09:37:23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2003年,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根据群众实名举报,对某商业银行在呆帐核销中徇私舞弊问题进行了审计调查,查出该行与当地法院联手作假核销不良贷款上亿元的严重违法问题。通过这次审计调查,该办总结出以下关于商业银行呆帐核销业务的审计要点与方法。

  一、明确审计调查目的,深刻领会法律依据

  接到举报后,审计组收集了国家及某商业银行内部的历年有关核销呆帐的法规制度。经学习讨论,明确此次审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审计银行呆帐核销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实群众举报内容是否属实,揭露银行在核呆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从而维护金融秩序,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和国有资产不受损失。认定的主要法律依据是,《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及呆帐核销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1]127号)文件,以及该商业银行系统依据此文件制定的内部文件。按照现行法规规定,呆帐的认定非常严格,目前银行贷款通行五级分类法,呆帐不同于五级分类中的损失。一般说,损失的范围要大于呆帐的范围。只有贷款企业已彻底“死亡”,完全没有偿债能力,才可认定为呆帐。经过对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归纳总结,审计人员提炼出衡量贷款企业是否具备核呆条件的五个标准。即贷款企业是否有经营活动,是否有资产,是否利用改制逃废银行债务,是否已经以物抵贷而抵贷物银行尚未处置的,是否涉及银行人员渎职丢失债权未处罚的,贷款企业若有这五条之一即不可作为呆帐核销,即使企业已被吊销营业执照,但其仍有资产可追偿的情况下,也不可认定为呆帐。

  二、确立重点核呆企业和重点审计环节

  银行核呆的企业成百上千家,本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应重点关注如下企业:

  (一)已批复核销的贷款企业。不该核销的企业贷款予以核销将带来许多严重后果,贷款核销后,贷款已不按正常贷款管理,银行会丧失诉讼时效,丢失债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由于贷款核销后,银行利润减少,国家财政将损失一块所得税收入,银行股东分红也会相应减少。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国企虽大多处境不佳,有的已停产多年,但仍拥有土地、房产、设备等相当可观的资产,仍有对外租赁等少量经营行为。此外,个别当地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常常指使国有企业借改制逃废银行债务。

  (三)贷款金额大的企业。金额大的贷款演变为呆帐,常与银行贷后疏于管理相关,要分析呆帐的成因,找出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尽可能减少因核销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

  (四)贷款时间短的企业。贷款放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为呆帐,常常涉及违规放贷,银行常常为了掩饰其员工失职而积极核销,应查清其实际情况及相关责任人是否已处罚。

  (五)银行自办实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此类企业常涉及银行个别人经济问题,应重点关注。

  (六)群众举报的企业。举报者对当地哪些企业有经营,哪些企业有资产等情况比较熟悉,依据举报线索进行调查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笔企业贷款的核销按时间顺序,要经历银行积极追索,诉讼后法院裁定债务人已无资产可执行,银行认真审核各类资料后上报,上级行批复后核销贷款这四个环节,简称为追索、诉讼、审核、核销四环节,其审计要点为:

  (一)追索环节。银行没有追索的贷款不得作为呆帐核销。此环节审查银行在贷后是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追偿贷款,维护债权。审查银行从贷款企业清收回的现金是否足额入帐,收回的各类抵贷物是否纳入帐内管理,它们是如何变现处置的。通过审查贷款催收书等,判断银行是否有逾期两年不催收而丧失诉讼时效的情况。

  (二)诉讼环节。诉讼是银行追偿债务的最后手段,法院下达的企业已无资产可执行终结执行的裁定书,是证实企业已无资产,其贷款已成呆帐的重要证据。此环节审查银行是否真实履行了诉讼程序,法院是否真实履行了执行程序,双方有无联手作假的可能。

  (三)审核环节。各类要件是否齐全,是否执行了有关贷款核呆内控制度。只有企业法人资格灭失且无资产,企业贷款才可列为呆帐。重点审查工商局出示的营业执照吊销证明和银行贷后调查报告内容是否真实。

  (四)核销环节。审查银行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正确进行帐务处理。已核销的呆帐是否按财政部“帐销案存、继续追索”的原则进行管理。

  三、工作方法和审计方法

  (一)工作方法

  1.充分利用举报线索。因举报信的内容通常较笼统,审计期间,审计人员注意与举报人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以充分挖掘其的活情况。根据他们随时随地提供的线索,确定了一批重点延伸调查企业名单,并得到了大量从被审单位反馈的信息。

  2.封存资料,保全审计证据。审计组进驻该行时就封存了该行与核呆有关的信贷档案和核呆档案。并检查了相关电脑内的电子资料。通过封存资料避免了相关物证的转移,有效地保全了审计证据。

  3.清查文件柜或办公室。造假就会留有痕迹,清查可疑办公室以及可疑人员的文件柜,常常会出奇制胜。审计组在清查该行风险处的一个办公室时,从中发现了他们当时作假的工作底稿和伪造的几百份法律文书,从而取得最直接的审计证据。

  4.适时召开座谈会。为了弄清该行长期大规模核呆造假的前因后果,审计组曾在不同阶段分别在银行、法院将相关人员组织到一起,召开座谈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澄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5.有针对性地进行问卷调查。把相关信贷员组织起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当时所管的并已核呆企业的基本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一些经营正常并有资产的企业,贷款被核销,而管户的信贷员自已却不知道。

  (二)审计方法

  1.银行内部调查。一是将核呆档案与信贷档案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在某银行审计时,通过检查信贷档案中的原始信贷合同与申报核呆时用的信贷合同,发现该行在申报核呆时篡改了原始档案。主要手法是在申报核呆时将原档案中的抵押合同抽出,经过技术处理将担保书的内容变为空白,由此将抵押或担保贷款变成了信用贷款,以便作假核销。通过对照检查,还发现该行将丧失诉讼时效的贷款合同变更为有诉讼时效的合同,与法院联手作假核销。二是掐住核呆企业还款还物这一源头,通过审查抵贷协议,抵贷物台帐,查阅相关票据及银行对帐单等追查资金去向,从中发现借呆帐核销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如在某行审计时,发现该行从已核呆企业收回价值20万元的金银珠宝,帐外存在建行保管箱内;收回现金9 350元留做“小金库”;查出该行将545万元核呆企业归还的抵债物隐匿帐外;有241万元“小金库”资金分别保存在7张私人存折中,部分资金被个别员工提走,个别员工将核呆企业抵贷房产私自拍卖,拍卖所得去向不明等问题。

  2.核呆企业调查。深入核呆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重点检查四类资料,一是能证明企业经营活动的资料,如会计帐、会计报表,生产统计报表,购销合同、租赁合同等。二是能证明企业资产权属的资料,如股权证、土地证、房照。三是涉及企业改制的资料,如市政府会议纪要、公司章程。四是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各类协议,如抵贷协议、还款计划、债务重组协议。此外应到企业的主管部门,查阅会议纪要、改制文件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企业历史沿革。如,审计组到某化学制药厂通过检查上述资料发现,该厂欠银行贷款本息786.62万元于2003年核销。而该厂于1998年改制时,企业的设备、厂房和人员部分转移到新成立的某药业集团公司继续经营,老厂虽每年正常年检,但已成为空壳,承担着该商业银行贷款本息786.62万元,属于借改制逃废银行债务。改制后的药业集团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老厂持有新成立的企业48万元的股权,老厂厂长以董事身份参与该药业集团公司的经营决策。该厂正常年检,有资产并借改制逃废债务,完全不具备核呆条件。

  经对该行已核销的175户核呆企业调查情况统计,发现在该行申报核销时,有6户企业有经营、33户有资产、5户企业已经以物抵贷但银行却将其贷款全额核销。有2户属于改制逃废债务,共计46户企业贷款本息合计14 215万元,完全不具备核呆条件,占该行已核销企业户数的26%,核呆金额的65%.

  3.法院调查。到法院调阅立案登记簿和相关卷宗,与银行核呆所用法律文书的案号及内容核对,判断银行核呆前是否真正进行了诉讼。如,在某银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将银行核呆档案中的法律文书,与法院立案簿同案号记录及同案号卷宗相核对,发现两者案号相同,但原告、被告、诉讼内容和标的均是风马牛不相及,从而证实该行核呆用的是假的法律文书。后来深入调查发现该行与当地法院串通,法院既不通知被告,也不开庭,更不对被告履行执行程序,而是直接向该行提供批量假案号,由该行风险处起草本应由法院办理的法律文书,再由其打字员打印完毕后,由该处工作人员送到法院盖章。经统计该行与当地法院共编造假案号349个,涉及贷款企业285户,金额53 253万元,该行的总行已批复其中175户企业核销2.17亿元。

  4.工商局调查。到工商局通过查阅企业注册档案,调阅核呆企业年检材料和相关工商行政处罚书,可确认核呆企业真实的工商注册情况。经调查发现该行已核销的175户核呆企业中有38户企业通过2003年年检,而在申报核呆材料中当地工商局则出具了这些企业注销或吊销了营业执照的假证明。

  四、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银行核呆企业众多,各类资料庞杂,而纸性资料又无法共享,审计人员分头进行的内查外调工作受到限制,审计人员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审计现场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审计数据库,使这一矛盾充分化解,并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一)建立核呆数据库

  数据库包括

    1.银行核呆上报批复情况表,主要字段为核呆编号、核呆企业名称、企业性质、本金、利息、报核年度、核呆请示文件号、批复年度、核呆批复文件号

    2.外围单位调查情况表,主要字段为核呆编号、核呆企业名称、工商年检结果、起诉日期、法院判决书号、执行日期、法院裁定书号

    3.核呆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表,主要字段为核呆编号、核呆企业名称、报核年度、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销售收入、产量。

  (二)数据库数据的录入

  1.把银行原有的有关核呆的数据表(主要为Excel格式)加工处理后导入数据库。

    2.根据该行请示与批复文件及核呆档案中的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修订补充。

  3.将审计人员外部调查结果随时手工录入,完成数据库数据的录入。

  数据库数据的录入过程是对现有核呆资料的整理过程,是审计人员调查结果的汇集过程,数据库保证了信息的齐全准确。

  (三)应用核呆数据库

  1.为审计人员内查外调提供其所需的各类表格。上述三张基本数据表,以“核呆编号”为关建段进行关联,可根据审计人员内查外调的各种需要生成各类新表。

  2.选取重点核呆单位

    A、选取贷款金额大的企业,将记录按金额大小排序,截取所需的前几十名。

  B、选取贷款时间短的企业,筛选贷款时间小于某一值的记录。

  C、选取已核销核呆企业,筛选“批复文件号”非空的记录。

  D、选取国有企业,筛选企业性质为国有的记录。

  3.多角度汇总分析。这一数据库汇集了从银行、企业、法院、工商各路取得的审计信息,囊括了审计的全部成果。非常便于审计后期应用各种计算机技术进行检索汇总分析。

  五、剖析问题,提出建议,提升审计成果

  为提升审计成果,审计组在查出问题的同时,注意分析问题,挖掘各类问题产生的根源,揭示金融管理体制方面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宏观管理方面的建议。

  审计认为:该行核呆造假的动机有三;管理混乱,亏损严重,面临被撤并的窘境是该行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的直接原因。漠视法律,我行我素的思想意识是导致该行这起造假案得呈的重要原因。监管乏力,用人不当是造成该行这起造假案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对此,审计组建议:一是目前商业银行核呆主要依据2001年财政部印发关于《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及呆帐核销管理办法》文件,而对核销工作如何监督,国家尚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办法,应尽早出台。二是国家及各商业银行制定的呆帐核销管理办法中都有没有追偿的贷款不能核呆的要求。但是,何谓“追偿”没有标准,缺乏认定依据,应明确“追偿”的具体要求及统一“追偿”的文书。三是审计查出的这起贷款核销舞弊案不仅暴露出金融企业监督管理上的问题,也暴露出当地法院、工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随意性问题。有关部门应严肃查处,以儆效尤。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