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随着人民群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和全社会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各级政府均加大了对体育场馆和训练设施的资金投入,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在增加体育设施数量的同时,还不断完善现有体育设施功能,提高体育设施质量,这都表明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迎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如何对体育场馆和训练设施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体育设施项目”)审计呢?
一、做好审前筹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明确审计依据。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意见》和有关《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的规定。
(二)做好审前调查。在审前调查过程中,要对“体育设施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概算、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各流程要有单项与多项的联系的总体概念。结算各环节通常以合同为主线,审计人员一定要审查承包合同。合同中是使用工料单价法还是综合单价法,不同的方法中有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有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的,还有以人工费为基础的。不管是采用什么计价方法,通常都包括有材料备付款、形象进度付款、索赔、竣工决算、保证金给付等,其付款的依据、时机与额度要有清晰结算线条。条件允许时,审前调查还应熟悉“体育设施项目”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三)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体育设施项目”审计,其工作方案既要体现建设项目审计,更要突出体育事业审计。明确审计目标,合理安排审计力量。对大型“体育设施项目”审计可按照“统一协调、分项目实施”的要求,分“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交付使用”三个阶段开展审计工作的方法进行。体育场馆建成后的经营管理、保值增值,已经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场馆业主关注的核心问题。有的场馆聘请专业公司负责管理、运营场馆,有的场馆独立经营,率先解决了良性运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场馆运营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与增长点。同时,体育场馆运营理念的不断成熟与深入,也使广大场馆投资者与业主更加注重场馆建设之前的可行性研究、体育工艺设计等一体化建设,体育场馆建设正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在全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讲究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效益评价不仅要讲经济效益,而且要强调社会效益。
二、抓住工作重点,落实实施审计内容
审计“体育设施项目”,通常是审计与体育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基本建设财务、资金及相关业务活动,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定审计程序对与项目有关的单位或部门的财务收支进行延伸审计。按照“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审计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体育设施项目”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与建章立制情况。审计人员要审查参与工程建设职能部门和项目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职责是否明确,责任是否落实等。比如在风险分析测试中要审查是否制定和落实施工项目管理规划、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是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是项目管理目标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控制,既要对项目成果性目标向建设单位负责,又要对承担的效益性目标向施工企业负责。所以项目经理责任制是成功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审计人员应对其进行审查。一般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除包括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质量与工期目标规划、施工风险预测与安全目标规划、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外,审计人员需重点审查是否有合理的施工预算与成本目标规划,因为其中必须包括编制施工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总原则、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成本目标分解、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技术组织措施。实施规划中除要关注进度、质量、安全、组织计划和措施外,要重点审查资源供应计划(包括劳动力需求、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需求、机械设备需求、预制品订货和需求、大型工具器具需求)与实际人、料、机械使用和供应的差异;重点审查施工流水和施工顺序,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总工期,有的会带来不必要的索赔;要重点审查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因为其中会包括规划指标、规划指标水平高低的分析和评价。规划指标中会有总工期、质量标准、成本指标及资源消耗指标等。
(二)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齐全、完善、有效和合法性。在审计中要审查该项目的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初步设计、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文件、环保与消防批准文件、项目设计及设计图纸审核文件、开工前有关文件等,是否齐全、有效,手续是否完善;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招标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重点审查该建设项目是不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或边审批、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是否存在违反建设程序越权审批;是不是先开工,后申请《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是不是体育主管单位及企事业单位强行垄断承包体育系统的工程项目等。
(三)审计“体育设施项目”概(预)算编制及调整概(预)算。审计人员要审查该建设项目审查概(预)算编制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编制依据的充分性、准确性、时效性,概(预)算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编制办法、定额、标准编制,是否由具备资质单位编制,是否经有关机关批准;设计变更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影响项目建设规模的单项工程投资调整和建设内容变更,是否按规定的管理程序报批,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问题。认真分析有的“体育设施项目”超计划、超标准、超规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四)审计“体育设施项目”经济合同的签订、修改和履行情况。审计人员主要审查建设项目经济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合同内容及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约定是否清楚;审查合同内容的履行情况等。对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一般有制式合同范本,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是否清楚通常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有的合同中责任不够明确,弹性较大,一旦发生纠纷,界定缺乏依据。有的因责任划分不明确,不该有的施工索赔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审计中如发现这类因合同发生的重大索赔,就应移交有关单位(部门)追究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实大型“体育设施项目”通常都是本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对设计、施工企业资质要求较高,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总承包较为合适。但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就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采购、施工承包企业资质进行审查,这些建设参与方是不是按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具有相应资质与条件。对项目总承包企业也要审查是否具有咨询、设计、施工、采购、融资、管理等方面能力,是否有足够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精通商务的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同时审计人员应对“体育设施项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修改要加倍关注,关注为什么要修改?修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修改后是否更加绩效优化?
(五)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审计人员要重点审查建设项目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有无抽起项目资本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有关部门未按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项目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进度拨付配套资金,或建设项目中配套资金到位比例低于财政资金的到位比例等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使用是否合规,有无滞留、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是否存在挤占挪用其它建设资金或专项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是否存在实际投资额超过概算,或者变更设计扩大工程规模,未经原审批单位批准的概算外投资的问题;是否按进度、按合同规定付款;是否按保证金管理有关规定使用和给付保证金。同时审计人员应当分析该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效益的情况。
(六)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成本归集、核算、报表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按照原国家计委审定(计办投资[2005]15号)发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规定,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构成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建设投资包括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土地使用费、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它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它费用)、还有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审计人员要审查工程成本归集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将不合理的费用挤入工程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核查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工程价款结算和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
(七)审计“体育设施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情况的。审计人员要重点审查设备、材料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有无盲目采购行为;有无以体育竞技为名,要求通过招标的采购单位或采购人员必须采购其指定厂家的材料与设备的垄断行为;设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手续是否合规、有效;建设物资与同期其他物资是否严格区别核算。
(八)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参与方费用和竣工决算。审计人员要重点审查设计费、施工费和监理费收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施工实施阶段有无非法转包工程行为,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有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虚报冒领工程款问题;建设工程质量是否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报表和说明以及建设项目竣工编制依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竣工资料档案归集整理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移交手续;深入分析“体育设施项目”的投资效益。
上一篇: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