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发展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展,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现在跨国上市、跨国并购等跨国融资和资本运营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企业活动,跨国公司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国际会计准则不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得到了极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甚至连美国也不得不放弃其原有强硬立场,走向国际化,所有这一切必将要求审计走向国际化。审计国际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国际审计人才的大量需求。那么,如何培养国际审计人才呢?笔者拟就国际审计人才培养问题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主要论述国际审计人才需求的社会环境、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途径三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国际审计人才
国际审计人才的大量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首先,经济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大量和加速流动、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愈来愈大的作 用、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是产生国际审计人才需求的主要原因。
据研究,经济全球化早在16世纪就开始了,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从以商品贸易全球化为主转为以金融资本全球化为主。现在,跨国银行及其他跨国金融机构大量出现,199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营业性机构已达182家,其中外资银行分行达163家,排在世界前50位银行中的24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已经超过100个,其中8家超过500个,4家超过1000个,而汇丰银行有5000多家海外分支机构。金融全球化使得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2年跨国债权为200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发现,全球约有4万家母公司,有25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它们控制了世界的40%的生产,世界贸易的50—60%,国际直接投资90%以上。同时,公司跨国上市、跨国发行债券成为一种特殊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例如1994年世界证券投资为746亿美元,1995年为1486亿元。与之相应,跨国并购成为新的并购浪潮,1996年并购金额达到24000亿美元。“
金融资本国际化必然需要跨国披露财务报告和国际合并会计报表,跨国公司的发展又使得跨国合并会计报表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势必导致如何提高这些国际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的问题。为此,审计不得不开展跨国审计业务或到其他国家开展审计业务,甚至追求全球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协调一致。因此,对国际审计人才的需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客观需要。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发展需要国际审计人才。在上述背景下,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当然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于是国际会计及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3年成立,当时有9个国家和16个会计职业团体,到2000年10月已发展到112个国家和153个会计职业团体。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国家的认同,这些国家主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的会计报表。欧盟于2000年5月宣布,到2005年所有欧盟的上市公司必须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同年,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通过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审核,并建议其所有成员要求跨国筹资和上市公司运用核心准则揭示财务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了解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审计人才。
第三,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国际审计人才。在我国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精通国际资本市场规则和国际审计准则,并能够开展跨国审计业务的人才非常缺乏,“从5月份人才市场信息米看,民营企业对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成熟人才开价大多为每月1500元至1800元,最高不超过2000元……但高级财会人才却十分短缺。”“在中国,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很多,但真正获得国家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并不多。其实国内…高级会计人才是相当缺乏的,尤其是那种精通国际会计制度的人才。” 我认为这里的高级会计人才和国际会计人才理当包括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国际审计人才。
在此背景下,为了培养能够进行国际交流的业务骨干,我国审计署于2002年11月举办了首届国际审计培训班,16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总共19名政府审计官员参加了培训。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审计人才的需要,国内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国际会计系或设立国际会计专业和国际审计专业,培养国际型审计人才。其中尤以清华大学和华澳国际会计系最为引人注目,后者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昆士大学联办,在华南师范大学城康学院内所设的国际会计高等教育专业。
二、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审计教育目标是开展国际审计教育活动、培养国际审计人才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它决定了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诸多内容。从层次上来看,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研究生培养目标、本科生培养目标和专科及其职业培训目标等多个层次,本文在此仅就本科层次的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论述。就本科层次培养目标来说,它又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是指国际审计人才培养应达到目的的总体表述;具体目标则是对总目标的细化,是将总目标分成几个具体方面,从而有利于深刻认识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并更有效地指导人才培养实践。
(一)总目标
由于国际审计人才首先是审计人才,因此其培养目标必然与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存有共同之处。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有多种表述,但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强调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拥有较宽广的经济、管理、法律及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高级审计专门人才。因此,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得满足上述要求。但是,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又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也就是说并不是在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前加上“国际化”就是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也不仅仅体现于语言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应有深刻的内容,即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比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更深刻的内涵。那么,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根据国际审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国际审计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个国际注册会计师或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而是在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和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发挥充分作用,能够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或跨国审计业务的国际型审计人才,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具体目标
具体分析,不仅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培养模式,其目标也是不一致的。如单纯的职业培训和一般学校教育其培养目标存有较大的差异。但无论如何,既然是国际审计人才培养,就必然有其一致的目标内核。我认为国际审计人才除了具有一般会计、审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外,他们应通晓多国语言,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能够在全球开展审计业务的高级审计人才。因此,从具体目标来看,国际审计人才应更强调“语言、知识和能力”。
首先,语言是国际审计人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审计业务中,国际审计人才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在我国,培养国际审计人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主要是英语水平。这里的英语水平不是指大学四、六级考级证书或其他书面考试水平证明,国际审计人才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是指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要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
1、国际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采用,它有可能真正地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因此,跨国审计业务或在他国开展审计业务要求国际审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利运用国际会计准则。
2、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营销和管理等惯例和法律等知识。国际筹资和投资以及国际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遵循一定国际法律和惯例,因此从事国际审计业务的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法律和惯例,才能抓住实质,更高质量地、高效率地开展审计工作。
3、国际审计准则。在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时,审计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审计规范, 以保证世界水平的可比性及其权威性,为此国际审计人员就必须保证使用一致的审计程序和方法,遵循一样的审计准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国际审计准则。
4、其他有关知识,如宗教、各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由于历史、民族和地域等原因,各国文化、社会风俗习惯往往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际审计人员在开展国际审计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异,则易造成误解和判断错误,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第三,国际审计人才必须具有更强的专业判断能力。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旨在使所有国家都能够接受和使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现在虽然英美两国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美国的“会计丑闻”极大地动摇了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这样,在未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将更偏向于原则基础。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仅仅规范了各项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但没有具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规定,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运用其职业判断来分析判明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此国际审计人才应更强调如下能力:
1、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国际审计人才更应具有这种能力。这是因为国际经营管理内容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从而导致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也总处于经常变动之中。因而国际审计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适应国际审计业务的需要。
2、交流沟通的能力。由于国际上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惯和习俗等均存有差异,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等差异,国际审计人才如果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往往会造成误解和判断失误,从而易导致审计失败。
3、全球管理能力。国际审计往往是跨国业务,在不同的国家开展审计活动或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面对全球性的审计活动,如果没有高超的审计管理水平,很好地协调全球审计活动,则国际审计人员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反之,则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权威性、提高审计效率。
三、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的途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国际审计人才的培养大多是与国际会计职业团体或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如加拿大CGA在全球拥有6万多名会员,目前在中国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州暨南大学等高校开设了CGA培训项目。但具体合作培养方式或途径则不拘一格,各个教育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有的引用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有的直接与国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另有一种方式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国际审计人才。
首先,引用原版教材,要求学生直接用外文教材学习,例如清华大学1994年就将CGA教材融入国际会计系本科教育体系。
在集体做法上,有的学校采取了引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各高校常规教育中引进原版外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很有效地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原意。但这种方法不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口头及外语文字表达能力和学生对外语沟通能力。为此,有的学校在引用原版教材的同时,采用全英文教学或聘请外教授课。这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但其成本较高,而且对教师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
第二,引进外国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接受国际审计资格考试,从而达到培养国际审计人才的目的。如南京审计学院从1997年开始与英国ACCA总部合作,将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已经向社会输送了三届国际审计人才。
第三,国际职业团体或国际职业教育机构直接向我国输出国际审计教育,在我国纷纷设立培训及考试点,开展国际审计资格考试。例如英国的ACCA,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将专业资格考试推向海外,现在在中国大陆就设有上海、北京、广州办事处,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城市设有考点,现有6000多人,会员达600人。再如国际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和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的LCCIEB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第四,中外联合办学。这是目前培养国际审计人才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澳大利亚更是大量采用这种方式向外国进行国际审计人才教育输出。如1998年首都经贸大学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四方签署了合作培养澳大利亚会计学硕士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资格项目协议书。
从上文论述中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什么方式,现有国际审计人才培养方式有其显著的特点,即合作性和职业性。前者是指我们现在的国际审计人才的培养方式总是与某个国际审计组织合作,要么引用其教材,要么就与其共同培养或接受其委托,我们来培训然后参加他们组织的考试。因此,这些国际审计人才培养方式哪一个更好,目前还很难下结论。另外,有无其他培养方式也有待于研究和实践的证明。
上一篇:风险导向审计有关问题探析
下一篇:论审计报告的“虚假”与“真实”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