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它具有无因性、流通性等特征,决定了票据具有支付、结算、流通、信用、融资等功能。正因为如此,票据诈骗成为一种新的犯罪趋向,并且发案数量多,被骗款额大,查处难度高。
一、票据诈骗犯罪的趋势及特征
我们从近几年的金融审计中发现,利用票据诈骗客户和银行资金的犯罪活动现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票据诈骗日趋猖獗,并呈上升趋势。仅以某行沈阳市分行为例,2000年以来该行共截获银行票据诈骗案件14起(其中2000年1起、2001年2 起、2002年11起),总金额达7 753万元;其中银行汇票诈骗案1起,金额717万元;支票诈骗案1起,金额802万元;伪造印鉴诈骗案1起,金额1 000万元;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诈骗11起,金额5 234万元。
(二)诈骗票据数量多、金额大。从前些年的发案看,从单笔诈骗金额几万元、数十万元发展到目前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从一次伪造变造单张票据、金额数十万元发展到一次伪造变造数十张票据、金额上亿元。
(三)票据诈骗主要集中在“三票”上,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及银行汇票诈骗居多。据不完全统计,汇票诈骗案件约占票据诈骗案件的90%。在汇票诈骗案件中,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件又约占80%以上,用以骗取企业货款或银行资金。
(四)票据诈骗范围广,具有跨区域性。从地域分布看,呈现出一种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逐渐渗透、蔓延的趋势,且票据出票地和兑付地时空跨度大,一旦发案较难侦破。
(五)票据诈骗活动呈团伙犯罪趋势。犯罪分子勾结成伙,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诈骗,已经形成票据防伪技术的盗取、票据印制、运输、实施诈骗和资金运作等诈骗犯罪活动的一条龙“作业”。
二、票据诈骗的具体表现
(一)“克隆”汇票,以假冒真,与原汇票同时流通。部分犯罪分子在签开真汇票的同时,伪造内容完全相同的假汇票用于诈骗,如1999年6月,某客户持一张金额为405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到某行办理贴现,当该行向汇票承兑行查询时对方告知是其签发并与其汇票底卡字体一致,但经专业鉴别发现,该票质地、水印与真票相差无几属于伪造。由于“克隆”出来的假汇票,票面要素、暗记和字迹伪造得非常逼真,因此防堵难度较大。
(二)变造要素,以小变大,以假代真。2000年3月某单位持一张金额为16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某银行办理贴现,经银行经办人员的审查,发现该汇票小写金额前人民币符号有描过的痕迹,即与承兑行取得联系,审查发现,承兑行发来传真的汇票底卡金额为60万元,但受理银行的汇票金额却为160万元。
(三)伪造印鉴,以假乱真。1999年8月,一犯罪分子自称是某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到银行办理6月21日该单位存入的 1 000万元存单丢失支款手续。此人同时出具了财务章、法人章、公章。银行经办人员折角验印与原预留印鉴相符,鉴于金额较大,又属丢失支款,工作人员与该单位联系证实存单根本没丢失,事后经专家鉴定印鉴均系伪造。此案例说明,由于银行审查票据、验印等技术条件的局限性,对仿真印鉴,人体肉眼很难分辨真伪,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资金被骗。
(四)票据传递制度执行不严,导致传输环节有漏洞。部分单位尤其是基层分理处或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本身不能办理汇票,而往往在向代理行申办过程中,把必须内部传递的票据交客户自带,中途被不法份子钻空子,涂改金额骗取资金。
三、发生票据诈骗的原因
票据诈骗逐年递增,原因诸多,除现有票据防伪技术不高,犯罪分子手法不断翻新外,被骗对象疏于防范,风险意识淡薄,有关部门打击力度不够等也是重要原因。
(一)从外部看,社会普遍对票据防伪、防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票据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和可兑现性,且单笔金额可达上千万元,因此,票据诈骗的风险和危害是极大的,但目前全社会对票据防伪,防诈骗重要性的认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因而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二)从内部看,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使票据诈骗屡屡得逞。目前银行实施的一些规章制度,对防范票据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具体是:仅凭直观、凭经验办理业务,不认真执行折角验印制度;为企业随意开立账户,不认真执行账户管理规定;不按规定审核票据,复核制度形同虚设。
(三)票据防伪技术有限、票据确认制度不严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尽管各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的部署从1999年6月1日,统一启用了具有防伪新技术和暗记的新版汇票,并于7月1日在汇票上加编了业务密押,但时隔不久假票据又纷纷出现。各商业银行间由于没有相互协助查询的制度,结果还是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四、防止票据诈骗的对策
票据诈骗如不能得到有效的遏止,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保持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极大破坏性。因此,必须提高对票据防诈骗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一)提高会计人员防票据诈骗的整体水平,筑起防诈骗的第一道防线。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银行经办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特别要强化对一线经办人员进行票据诈骗的作案手法、伪造、变造票据的特征以及真票样式、暗记等票据防伪技术的宣传培训,提高其识别票据真伪的能力。
(二)采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防假、识假的能力。要积极开发、研制、配备先进防假识假技术和专用设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灵便的防假识假检测仪器设备,改变完全依靠用人工来识假辨假的现状。目前仿真印鉴已构成了对预留银行印鉴的最大威胁,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易被伪造仿真的预留银行印鉴为支付依据的做法,加大支付密码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票据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力度。
(三)强化内控制度,查补漏洞,防患于未然。一是制度制约。严格按照会计规章制度,合理设置会计人员岗位,划分岗位职责,制订有较强实用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的操作规程,确保会计岗位安全。二是岗位制约。按照规定,配齐会计人员,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强制性。三是统一查询查复事项、格式以及查询查复方式,明确相关的义务和责任,使票据查询查复工作及时、准确、规范,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建议中央银行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票据数据查询中心。由中央银行建立票据数据查询中心,存放各商业银行签开票据的各种要素及图象,以便各金融机构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准确查询票据的真伪。
上一篇:加强对公房租金的内部审计
下一篇:基层内审工作的应变措施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