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审计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

来源: 编辑: 2006/02/06 00:00:00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2004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 日,审计署审计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基地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审计署机关党委和审计科研所共同筹办的。本次研讨会从审计署各单位、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报送的97 篇论文中选取了20 篇进行会议交流和研讨,出席会议的有30 多名代表。石爱中副审计长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审计文化对审计机关内部有凝聚、导向、培训、约束、激励等作用,对外有宣传形象、融入、定位、教育、交流、开放等作用。这次研讨会活跃了整个审计系统的气氛,拓展了科研活动的视角、思路,是一个首创。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明确了审计文化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用,初步明确了审计文化、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原则与途径。石副审计长也指出了研讨论文存在的不足,如究竟是研究审计文化,还是研究审计机关文化不够明确等。他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明确审计文化、审计机关文化的含义。二是将审计文化与审计机关文化作为两条主线研究,明确科研主题。三是更加深入地探讨审计文化与审计机关文化的具体内容,不能抽象论述道德、价值取向等。四是导向要明确,即要服务于审计工作,贴近一线审计人员需要,反映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审计,有利于审计人员在创新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五是研究审计文化的开放性,注意审计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六是审计文化建设应体现审计的特点。

    研讨会邀请文化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对大会交流的论文进行了点评。他们的点评立足点高,视野宽阔,角度新颖,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对实践有指导意义, 与会同志深受启发。北京大学李成言教授,从文化的基本含义出发,阐述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并将文化的一般概念引申到行政文化与审计文化中。他指出,审计文化主要指的应是审计人的观念,审计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理性思考。其他的物质的东西、制度的东西和审计工作现象,不过是观念和理性思考的表现形式,把这些都界定为审计文化的内涵就显得过于宽泛了,不利于把握审计文化的本质与核心,会弱化审计文化,改变审计文化的特定的视角。他还特别强调,审计文化不是指某个审计人员的观念,一定指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群体的理念和共同的认知。中央党校刘景录教授把文化作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他指出,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则特指精神文化。刘教授认为,审计文化的核心是一个“ 真”字。从工作的角度讲是真实、准确,从审计人的角度讲是真诚、忠实。刘教授还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角度,阐述人文文化对于塑造人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而人的素质则决定着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同样,对于一项事业和一个组织来说,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无疑可以起到塑造人的品格与作风,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教育和激励人热爱事业,忠诚事业,献身事业,推进事业的发展。文化部助理巡视员安令裕同志从广义的角度阐述了文化的一般概念、特点和作用,特别强调文化对于一个组织及至一个社会来说,具有感召力、凝聚力、亲和力、感染力和激励力等重要的作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巡视员兼精神文明办副主任李桂娥同志从加强党的建设的角度,强调文化是国家的根本和民族的精神。她提出,机关文化建设要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相结合;机关文化建设要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相结合;机关文化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机关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机关全体职工,机关文化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

    本次研讨会研讨内容广泛,涉及审计文化的含义、特征、功能,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工作发展,审计文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的培育与创建等方面,与会同志就如何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理论观点和意见,对于贯彻落实《审计署2003 至2007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培育先进的审计理念,培养优良的机关作风,推进审计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代表绝大多数都来自审计实务界,对审计工作的发展状况与审计机关的建设历程有着切身感受与深刻认识,他们以客观、务实的态度对审计文化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对审计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可以说,这次研讨会是创建新时期审计文化的一个新起点。会议开得是成功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会议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一、审计文化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文化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这次研讨会上,大家从多角度论述了审计文化的内涵。大家普遍认为,按照文化哲学关于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观点,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但多数同志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因此,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审计精神文化的有关问题。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课题组,强调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审计精神文化是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以广大审计人员价值观为核心, 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内的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整个审计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主要由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三个层次组成。其中,价值观居于核心层次,并决定着其他两个层次;职业道德是精神文化的第二层次,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审计工作作风则是整个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反映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三者相互统一,融会贯通,不可或缺。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课题组把审计文化定义为,存在于审计以及与审计有关群体中的一种亚文化,是审计机构中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主要由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审计物质文化,包括审计机构的办公场所、审计基本技术、审计人员的装备、装束,审计报告以及审计人员的生活福利、业余生活场所等。审计制度文化,包括审计组织结构、审计法规、审计准则、方法,审计机构与被审计机构的关系等。审计精神文化,包括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审计心理、知识结构和道德取向等。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显性的,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隐性的,是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实质。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并通过显性的文化形式表露出来,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精神文化的发展。

    山东省审计厅课题组主要从精神文化方面阐述审计文化的含义,他们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等,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科学内涵、行业特色和职业要求的先进价值观。他们提出,按照一般的结构学说,审计文化同样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结构层次。其中,精神文化就是审计精神,它处于核心位置,是审计的价值观。

    辽宁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是在审计事业发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是在审计执法中形成的执法理念、行为准则、职业规范,是在机关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思想作风、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是审计系统特有的历史积累和精神提升。

    广东省审计厅课题组提出,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大众认可、遵循、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因素等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

    关于审计文化的特征,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审计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审计文化呈现出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开放性等特征。系统性,指审计文化是三个层面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文化建设应是包含三个层面文化建设的集中统一,缺一不可。时代性,指审计文化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时代性的审计文化应与审计环境是协调一致的,符合审计发展的实际与现状。创新性,指审计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应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的状况不断进行调整。科学性,指审计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形成、演进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的社会环境必然而且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文化。科学的审计文化应符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开放性,指审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先进文化的基本元素,同时,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构成也能够为别的文化所吸收借鉴。

    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课题组认为,我国政府审计的性质与运作模式决定了它所特有的审计文化。对不同的各级审计机关而言,其审计文化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审计文化在时间上的差异表明,因历史背景的不同审计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审计工作日益呈现出的专业化、科学化,表明审计文化具有创新性、科学性。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课题组认为,先进的审计文化应该具备五个特点:一是普及性。审计文化是全体审计人员的文化,甚至对非审计人员也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二是系统性。审计文化是由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营造审计文化,不仅要注重制度、技术等有形因素,更要重视信念、价值观、道德评价等无形因素。三是时代性。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的,无法脱离特定时代、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审计文化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四是创新性。审计文化具有创新性,是审计文化时代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在审计物质装备更新的同时,审计手段、审计方法、审计理论以及审计的价值观等也都要不断创新。五是开放性。审计文化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广泛吸收国内外一切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的先进文化成果。

    关于审计文化的功能,与会代表一致提出,审计文化是引导审计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先进的审计文化,可以通过产生良好的精神感召力和道德约束力,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促使审计工作克服审计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不断推进和发展审计事业。本质上,审计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审计人员从事审计事业。这种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胜过行政命令。凝聚、约束、教育等功能则是这一功能的延伸与具体化。

    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良好的机关文化可以促使机关成员增进了解,把各个方面、各种层次的人都团结起来,使个人的思想情感、命运与单位集体的命运联系起来,激发机关成员产生深刻的认同感,齐心协力实现机关共同目标。二是约束功能。机关的道德、信念、风气是一种软约束,可以缓解硬约束带来的心理冲击与逆反心理,同时这种建立在群体价值目标上,来自心理深层的诱导与规范,更容易使机关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趋于和谐、一致。三是激励功能。机关文化既是无形的精神压力,也是无形的精神动力,可以激发每个成员奋发进取,争创的精神,可以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身到管理与服务中去。这种激励作用是在集体价值观指导下发生的行为,也是机关成员的精神需要。四是教育功能。机关文化不仅能引导机关成员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 陶冶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遵循正确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且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五是辐射功能。审计机关是经济监督和社会经济秩序管理的组织者。机关成员的素质、形象决定着审计机关的工作和形象。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导向功能。审计文化集中反映审计人员的共同价值观、理念和共同利益,因而对审计人员具有感召力,可以把他们的工作目标引导到审计事业既定的目标上。二是凝聚功能。审计文化把全体审计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行为和文化氛围。这不仅使审计人员能够愉快地共同开展审计活动,进行审计创新,也使审计人员在产生挫折或遇到困难时,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战胜困难。三是宣教功能。审计文化在对审计人员本身产生作用的同时,能够促使外部人员更加理解审计工作,使被审计单位能够更加合作,使其他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体能够更加关注、支持审计事业。四是激励功能。先进的审计文化,能够让审计人员时时感受到骄傲与光荣,能够让审计人员的自信心、自觉性被充分激发,安于本职工作。五是约束功能。在审计文化熏陶下,审计人员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豪感,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个审计人员要自我约束。同时,有关审计准则、制度、规范、纪律也是一种有形约束,规范着审计人员的行为。

    二、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工作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审计工作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审计机关已经形成了广大审计人员和社会公众所认可的审计文化。这种审计文化,特别是审计精神文化,已经融入审计管理活动中,推动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审计工作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入认识审计文化的本质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促进先进审计文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审计事业发展中的各项功能作用。与会代表重点阐述了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与审计工作的紧密联系,多篇论文中都论及“ 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审计精神的内涵。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在审计人员中大力倡导审计精神,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的战斗力,推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课题组认为,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对于审计机关树立群体价值观念,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的论文认为,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够在国家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 从观念、精神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使国家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又能够在国家审计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 为国家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国家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正值变革和发展时期的国家审计,审计机关塑造何种审计文化, 倡导何种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审计人员具有何种精神境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 都将决定国家审计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能否有效发挥其在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广西区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建设对审计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审计战略的思想保障,是提高审计机关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塑造审计形象的基础工程,还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

    湖南省审计厅课题组的论文集中讨论了审计文化与审计管理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审计文化植根于现代管理思想之中,同时反作用于审计管理。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最首要的作用是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管理创新能力。审计群体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在审计文化中酝酿而成的,任何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脱离审计文化背景。审计群体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出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职工所接受和认同。同时,只有与审计人员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具有执行力。他们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群体领导人根据社会要求,按照群体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知识、经验,逐步融合建设起来的。当一个审计群体的中高层领导者,以审计核心价值观营造审计群体文化,抓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就能够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要在审计机关树立起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与审计事业相伴而生,并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智力支持和精神激励。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审计的发展趋势,从微观上寻求中国审计的发展路径。通过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审计机关可以凭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审计精神、职业道德等构成的柔性管理,弥补法律制度刚性管理的不足,激励、引导审计行为,实现审计目标;可以凭借先进的制度、方法、技术和装备的普及推广,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凭借学习型机关的创建,培养全面发展的审计人才。

    山东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价值观最主要的个性特质是:依法、公正、进取、廉洁、奉献。这些特质构成了鲜明的审计精神、审计理念。这种审计精神,一方面规定了审计存在的合理性,保证着审计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使审计与纪检、监察、工商、税务、财政、统计等不同文化系统明确区分开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审计局课题组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看,审计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激励引导审计行为,不具有强制性,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审计文化能够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充分开发审计人员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审计人文环境。

    三、审计文化建设经验与做法

    与会代表认为,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在审计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经验,但是很多好的做法,对于深化审计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课题组将该办审计文化建设的经验归纳为:一是把审计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寓于机关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创的管理水平;与推进审计业务工作相结合,创的工作业绩;与改进机关作风相结合,创的精神风貌;与改善工作环境和改变审计人员行为规范相结合,创机关形象。二是整合机关文化资源,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引导网络。三是重视审计文化建设内容的示范性。四是着力进行审计精神建设。五是以创建学习性机关为载体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审计署济南特派办课题组提出,审计文化建设应当紧紧抓住审计文化三个层面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即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他们认为,在审计精神的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等内容中,最能体现和反映审计特点和风格的,就是求实。弘扬求实精神,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大力宣传求实精神; 二是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 三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四是强化内外监督;五是领导带好头。在这些经验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弘扬求实精神,有利于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探索行为,妥善处理不当的“ 政府行为”,妥善处理有争议、依据不一、无法可依的问题。

    青海省审计厅课题组指出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把开展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的“ 三型”审计机关的活动作为建设新型审计文化的重要举措,并且把它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列入该厅“ 五年规划”。在建设“三型”审计机关的过程中,他们把任务指标细分,落实到各级干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中, 逐项检查督促目标责任落实情况。

    山东省烟台市审计局课题组提出,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审计干部的重要途径,是他们审计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他们认为,审计机关“ 人、法、技”建设中,人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要素。人的资源必须以文化来开掘,只有奋发向上努力竞争的文化氛围,才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依靠审计人员的开拓与创新。这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技术精、有强烈团队精神的审计干部队伍。他们在建设制度文化方面重点实施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认真落实群众知情权、发言权、决策权、监督权,使该局形成了良好文化氛围。

    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把他们的经验总结为:首先是加大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审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造就一支“忠诚、团结、廉洁、公正、高效”的审计队伍这个目标来展开。其次是加大审计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力度,把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审计法规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再次是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力度,努力革新审计技术手段。

    山西省长治市审计局课题组把多年来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审计精神概括为:“ 团结廉洁、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务求实效、争创”。他们认为,以人为本是该局审计精神的灵魂,具体做法是:以“ 德”育人,树立正确的审计观;依“绩”选人,建立择优任用人才的用人机制;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机关的形成。关于审计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他们的经验是,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增强亲和力,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增强凝聚力,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增强约束力。

    四、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培育与构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审计署五年规划的贯彻落实,推动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物质文化是基础,审计制度文化是保障,审计精神文化是动力,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高度统一、密不可分,贯穿于每个工作环节,融合于整个审计机关建设。审计文化三个层面建设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强调这个核心的目的是通过先进审计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培养一支具有时代性,富有创新性,掌握先进审计技术,拥有开放胸怀的审计干部队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进一步推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审计署人事教育司课题组重点对新时期审计机关组织人事干部审计精神的培育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在组织人事干部中进行坚持公道正派、弘扬审计精神的教育,能够有效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组工干部做到公道正派,一要强化自身修养; 二要坚持求真务实,敢讲真话;三要务求创新;四要注意从小事做起。组工干部工作特殊,特别要注意做到心正、身正、眼正、气正。坚持公道正派,要坚持不做跑风漏气的泄露者,不做小道消息的传播者,不做封官许愿的讨好者,不做搬弄是非的坏事者,不做言不由衷的虚伪者,不做信口开河的胡说者,不做人云亦云的学舌者。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的论文提出,培育新时期审计文化,一要树立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不断寻求国家审计发展的增长点。二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效益性出发实现国家审计的功能。三要提倡人性化的审计方式,促进国家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四要营造国家审计人员的高尚境界,实现国家审计的发展。五要创建学习型的机关组织,实现国家审计发展的战略认同。

    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课题组认为,特派办作为审计署的派出机构,有其自身明显的特殊性。特派办审计文化的建设,要立足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审计队伍素质等方面。

    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课题组提出,机关文化建设必须以弘扬和培育审计精神作为基础,应当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审计文化建设要倡导无私奉献的从政道德、树立科学务实的从政理念, 端正勤政为民的从政态度,发扬清正廉洁的机关作风,锤炼团结协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亲切友善的人际关系,创造幽雅整洁的办公环境,形成具有审计机关特色的团队精神、价值体系,最大限度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提高审计人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塑造廉洁高效的机关形象的目标。同时,他们提出审计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是全员参与的原则,四是常抓不懈的原则。

    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课题组在对不同审计机关审计文化共性与差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包括:一是制度层面的建设,指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完善;二是物质层面的建设,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物质文化上的差距,促进审计文化的协调发展;三是精神层面的建设,建立积极向上、体现时代特征,为广大审计人员所接受并乐于为之付出的审计价值观。

    辽宁省审计厅课题组提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要从长计议,全面规划,系统安排,配套实施。建设思路包括: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终身学习意识;二是要积极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三是要构筑和建立审计机关系统培训机制;四是努力营造推进审计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五是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和机关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广西区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途径包括:领导率先垂范,发挥榜样作用;建立学习型机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规范审计行为,树立廉洁高效的审计形象;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公效率;开展学术研究,营造文化氛围;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人材成长;开展民心工程,增强凝聚力等。

    云南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目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时代赋予审计的使命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解决这一问题,审计机关必须树立“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努力培育廉洁、公正、严格、奉献的审计职业道德,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达到这一目标,一要牢固树立“ 立审为公,监督为民”的理念;二要努力培育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三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审计观念的与时俱进; 四要与时俱进,联系实际,推进审计工作的发展。

    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建设是集学习、教育、管理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实际结合,因地制宜, 全面推进;要重视加大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审计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力度,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山东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要有利于审计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审计人员的全面发展。他们认为,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做到:一是既关心群众生活,又提倡艰苦奋斗,物质文化建设要求真务实; 二是既要抓制度制定,又要抓制度落实,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实效; 三是既培养道德情操,又促进全面发展,行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四是既强化外部教育,又引导自我修养,精神文化建设要双管齐下。

    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提出,要在实践探索中实施审计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导向力;二是弘扬审计职业精神,增强凝聚力;三是强化制度与道德建设,增强约束力;四是塑造审计形象,增强辐射力。他们认为,要在审计工作的发展中确立审计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包括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共性与个性并重的理念,渐进与超越并重的理念,内化与外化并重的理念等。

    审计文化建设是关系到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话题也将常谈常新。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研究仅仅是刚刚开始。虽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讨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在发展与创新方面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研究。与会同志表示,要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开展审计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推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为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