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关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孙家春 编辑: 2008/07/30 11:37:05  字体: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当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探索,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并逐年加大效益审计的份量。效益审计是全国的审计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不仅需要在认识进行探讨,而且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本文就效益审计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我国效益审计的现状

  我国恢复审计制度以来,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主要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虽然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也在一些项目中试尝着搞效益审计,但总的来说,情况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1、经济效益审计未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而是在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效益方面的问题,在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顺带涉及效益评价及管理建议;2、效益审计以事后审计居多,缺乏科学的评价依据,再加上审计手段落后,审计建议往往乏乏而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益评价与管理建议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效益审计随意性大。没有把审计效益视为法定审计任务,《审计法》规定的效益审计成为空话;4、效益审计只作为一种理论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无专项准则和指南,即使探索中的偶尔的效益审计项目,也无规范性和质量方面的保证。

  造成效益审计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政治环境与审计工作自身的条件尚不具备,当然也有认识上的原因。现在,审计署在规划中提出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它作为一个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我们只有开拓前进,力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开展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1、开展效益审计,是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法》第2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已把效益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因此,开展效益审计,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需要。从理论上来说,受托责任理论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家不仅负有保证人民公有财产、社会资源不受侵犯的责任,而且负有有效节约利用社会资源的责任,即效益责任,考核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政府的公共支出的效益审计,也是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2、开展效益审计,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公共财政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财政制度相比,从收入结构到支出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体现在财政职能的转变上,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政府的一切收支都要纳入预算,从而推动政府行为的规范。规划中明确提出:今后的财政审计要实现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为主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审计要代表纳税人的利益,对政府掌管的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效益行使全面监督权。

  3、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效益审计的形成,依赖于政治民主的增强。在民主启蒙时期,人民只要求取之于民能有所限度,超过此限度,人民有权拒绝,至于取之于民的如何花费,人民并不过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逐步要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按照人民的意思来使用;随着社会再进步,民主权利的进一步增大,人民进而要求政府取之于民的必须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之于民不经济,未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政府仍然要负责任。因此,可以说效益审计是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和体现。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现实可能性

  在我国开展效益审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首先,审计机关成立多年来,在对不同项目的审计中,在对经济效益的考评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在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效益考评,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的审计等。其次,是近几年来审计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储备、培养人才,使审计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有了可喜的改善,为开展效益审计创造了必备条件。再次,国际上效益审计的发展和效益审计准则的颁布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可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最后,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接受审计监督已成为一种制度要求,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开、透明,经济活动中违法行为不断减少,社会公众更加关注行政效益,也都为效益审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对开展效益审计的几点建议

  1、思想认识要到位

  效益审计是当今国际审计的主流,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经济秩序的日趋规范,审计工作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上都不应排斥效益审计,为审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是我国审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目前既要防止把效益审计“神秘化”的倾向,要大胆地探索,实践中逐步完善,同时也要防止操之过急,贪大求全,脱离实际,对效益审计提出过高目标和要求。

  2、找准效益审计切入点

  我国开展效益审计的初期,应选择好它的最佳切入点。在选择切入点时,应考虑审计能力、被审计单位的可接受程度和社会需要,除了安排一定数量的单独的效益审计外,也可以在其他项目中包含效益审计的内容,把效益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真实、合法、效益性评价。当前应重点抓住财政专项资金和重要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监督的重点仍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和国有资产落实等问题。通过审计,从深层次进行解剖,从改善体制,健全法制,规范管理,制约权力等方面提出建议,而不能像国外那样,进行全面的效益评估。

  3、加强“人技法”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①加强效益审计的学习培训。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很大的审计,具有目标多样化、标准模糊化、方法灵活化、评价主观化等特点,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努力学习,认真培训,才能胜任工作。从目前来看,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的审计,可以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协同审计,以弥补审计人员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专家对专业问题的职业判断来保证审计意见的权威性。但从长远来说,要提高效益审计的质量,其着力点仍应建立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上。

  ②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运用先进的审计模式、方法,包括风险确立、内控制度评价、抽样审计、分析性复核等。注重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提高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③经济效益审计要在实践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审计目标,制定恰当的审计标准,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逐步形成效益审计准则、指南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等审计规章、制度,使效益审计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