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1 09:04 来源:陈富永
摘 要:本文通过在财务目标理论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目标应分为总体财务目标和具体财务目标。总体财务目标是企业各方协调的结果,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利益,总体的财务目标具有可选择性。而具体财务目标则是财务成果最大化,财务状况最优,它具有不可选择性。笔者认为对财务目标进行这一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总体财务目标 具体财务目标 企业目标 相关利益者
财务目标又称理财目标,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财务系统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达到或追求的境界或目的。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研究财务目标这一基本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思。本文首先对财务目标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评价,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
(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历史演进财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企业价值导向,企业价值导向的发展演绎着财务目标的发展。
企业价值导向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前,企业的价值导向是“股东至尊”,企业的一切组织活动围绕着股东利益开展,作为企业价值导向的具体体现,此阶段的财务目标也以股东利益为主体提出,如净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等。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后期,是企业价值导向的一个过度争论阶段,由于30年代经济大萧条,人们开始对“股东至尊”的价值导向产生质疑,人们开始关注除股东利益以外的相关利益,并对此问题进行了争论与探索。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由于“敌意收购”及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受到了挑战,许多主张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论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们纷纷改变自己的立场转向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与此对应,财务目标也经历了从股东价值为导向转向以相关利益者为导向的演变过程。
在财务目标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财务理论学者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财务目标理论观点,比如可持续增长下的财务目标——收益合理化观。收益合理化观财务目标是指企业收益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收益额和收益率即认为企业管理者实现了财务管理目标,一般而言,当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收益率时,既可认为收益合理化。
收益合理化观点有别于传统的财务目标理论观点,强调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要通过企业的资源的有效整合,并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它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满足就是最好”,而不是传统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中国人民大学的陈东辉还提出了企业的财务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观点,他认为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都是理想化的,表明了企业财务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不是企业的现实选择。在企业的管理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管理者“效用最大化”才是企业的财务目标。
在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短短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提出了多种的财务目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下面对这四个观点进行以下评价。
(二)不同财务目标理论观点的评价
(1) 利润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评价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家以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产销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并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如何理性增长的,同时在实务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强。它的缺点是: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它忽视了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两大因素: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还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润最大花忽视了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
(2) 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评价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资本的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理论。资本强权理论认为,资本的专用性,非流动性,稀缺性和信号显示功能等,决定了企业的“剩余控制劝”或所有权天然的归资本所有者所有,“资本雇佣劳动”是最合理的企业制度,因此企业的财务自然也应当以股东利益为基本取向。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理论认为,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赚取钱,就能极大的增进社会福利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它注重企业利益的长远性;它和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有一定的一致性。它的缺点是:随着产权的交易,股东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侵犯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时有发生,平等保护各产权主体利益的要求则不容质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也不符合商业道德原则,因为它忽略了利益相关人的重要性。
(3)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评价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是以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的优点是:它考虑了与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并要求其最大化;它提出了拥有专用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的观点,强调各种专用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生产力,给企业带来相对持久的组织租金。它的缺点是:它考虑的是如何均衡和协调利益分配关系,但这完全取决于契约的安排和各利益相关方在契约签订过程中的博弈,而这取决于各方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大小。但这种过程只是企业正常经营过程的一小部分,而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方针,所以将其作为目标来对待,显然不太合适。
(4)从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最大化,我们可以看出推动财务目标理论发展的两条线索:一是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本身的缺陷性——这是推动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产权制度及其发展——这是推动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发展的外在因素。
当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更能体现企业主体的特征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较股东价值最大化更为合理。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是只体现股东的利益,而是体现企业整体的利益,是利益相关者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价值不仅包括债权价值,股权价值,还有人力资本价值,商益等。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的提法是一种极端化的表述,带有浓厚的单边治理的色彩,在企业多边治理的情况下,即不利于财务理论的研究,也不利于以此目标指导实务,这主要表现在:
(1)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股东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或价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由于股东对经营者的授权越来越大和股权的日益分散化,这就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的不一致,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产生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了所有者利益的实现程度。所以“这种企业追求的目标,不过是保持能使股东满意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报”。(La Baumol, 1967)
(2) 经营者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的约束,也缺乏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的激励经营者不会为了得到较少的收益而承担较多的奉献,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报酬和收益,而承担较小的奉献,所以经营者常常为了寻求进行扩大规模,分散风险投资甚至接受资本预期收益率很低的项目,这样就会导致企业价值比它应有的小的多。
(3) 产权残缺使企业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利益时受到限制,最终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根据产权理论,产权是包括专用资源的所有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在内的总和,当专用性资源的所有者将其所有的专用性资源投入企业并想从企业中获利时,必须将一部分产权 界定给企业形成利益相关者。从而使无论是所有者还是企业都享有部分产权,形成不完全产权,即产权残缺。由于受到权利的限制,人们的行为必将发生变化。所以利益相关各方会互相制约和限制,从而不能实现最大化的目标。
(三)关于财务目标的进一步研究
(1) 不同的企业性质有不同的财务目标企业性质不同,财务目标会有所差异,比如说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应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理由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不是以单纯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其利益目标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社会公平分配,保障职工权益等,甚至还有国家权益的保护等;另外以相关利益者最大化为目标还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加强监督和制约,尤其是职工、债权人、小股东的监督有助于降低国有资产多级代理链中的监督成本。(刘宏,2000)而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则一般将所有者或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所以笔者认为财务目标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笼统的讲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什么最大化是不对的。此外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生命周期也会对财务目标的确定产生重要影响。
(2)财务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有特定的目标,企业目标可以分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经济目标主要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所以财务目标属于企业目标中的经济目标,而不属于非经济目标。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资金在不断的转换与交换中实现增值而实现,而财务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资金运动的活动。由此可见财务目标是企业经济目标的一部分,虽然财务目标在企业的经济目标占主导,但财务目标不能代替企业目标。所以笔者认为财务目标应与企业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它也受到企业非经济目标的影响。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应当维护企业财务状况最优化,这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财务目标应分为总体财务目标和具体财务目标,总体财务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利益 ,以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为目标。由于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在企业的相关利益各方博弈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财务目标。所以笔者认为总体财务目标会因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的共性在于总体财务目标都应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而具体的财务目标则应该是财务成果最大化,财务状况最优。理由是无论企业的性质如何和规模大小或者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只有财务成果实现最大化,财务状况最优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所以具体的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的前提和保证;而总体财务目标则是具体财务目标的必然结果。只有实现了具体的财务目标,才能实现总体的财务目标;具体的财务目标的特点在于它的具体性、可理解性、可操作性。而总体的财务目标的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前瞻性。
笔者认为将财务目标分为总体的财务目标和具体的财务目标,可以使企业兼顾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具体的财务目标更多的体现了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特点,而总体的财务目标则是企业各方利益协调的结果。
长期以来,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财务目标。这一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将财务目标分为总体财务目标和具体的财务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解决这一有争议的问题。原因是企业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经过各方协调确定的应该是总体的财务目标,所以总体的财务目标可能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也可能是相关利益者最大化,或者是其他。
从总体财务目标来讲,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财务目标,它具有可选择性。总体的财务目标应与企业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而具体的财务目标只能是财务成果最大化,财务状况最优。理由是:这是由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同时只有实现具体的财务目标,企业的总体财务目标才能实现。所以从具体的财务目标角度来讲,财务目标具有不可选择性,只能是财务成果最大化,财务状况最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财务目标分为总体财务目标和具体的财务目标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心合。 2003.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 . 会计研究 ,10
2、 袁振兴。 2004. 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
3、 孔芳城 .孔庆林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下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思考2002年 中国会计教授会年会论文集
4、 陈东辉 .1999 企业财务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会计研究 01
5、 冯建。 财务理论结构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