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治热过火恰为改革铺路 反紧缩政策面世

2005-07-30 00:00 来源:财经时报

  当5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现回落,同时有经济学家担心经济“遭冷”之时,一系列有利于紧缩调控的政策措施悄然面世。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热也好冷也罢,无非两大观察指标: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二是上涨物价速度。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针对经济过热进行的宏观调控,无外乎要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归理性,而通货膨胀率所表达的物价涨幅不至于过分。

  经过今年5个月观察,人们看到了变化。仅以投资为例,今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1~3月该数字为47.8%,1~4月为42.8%;1~5月为34.8%。这就是说,今年头5个月投资增速月月回落,而且呈加速下跌之势。

  同时,原本预计三季度才会发生明显回落的物价,也于5月开始显现。央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下降0.3%,月环比指数是自去年7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4.4%,与4月相比(环比)下降0.1%。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紧缩调控政策已见成效,但投资增幅快速回落且呈加速之势,不能不引发人们对整体经济会否再回“冷宫”的担心。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中央决策者对此已有察觉,一些与紧缩作用相反的政策开始渐渐显露。

  首先,《财经时报》来自全国人大、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的消息证实,增值税转型将于7月开始率先在东北地区试点(详见本报6月12日报道)。

  这是一项被推迟了半年的改革。尽管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试点的初衷主要不是为了拉动投资,但其效果势必因企业加速技术进步、设备升级换代,对投资实际产生拉动作用,与当时中央正在努力抑制投资过热的政策方向相矛盾。

  这项改革试点7月1日开始,或许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今年前5个月投资的加速回落,为这项酝酿多时的增值税改革提供了恰当的时机。同时,增值税转型也可以作为一项反向政策,部分地对冲掉一年以来抑制投资的多余力度。

  另一个反向政策,是《企业所得税法》修改进程加快,并有望成为此次税制改革中第一个出台的税法。尽管其可能最快也要2006年正式实施,但因企业所得税率整体降低而被激发出的投资热情,势必会提前释放。

  由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变地域所得税优惠税率为行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不仅可从总量上刺激投资,同时兼顾了中国投资结构的调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受到遏制。

  此外,最近一系列价格政策,势必对防止中国再度回到通货紧缩状态起到积极作用。

  当5月的数据显示钢材、水泥及粮食价格涨幅总体均呈回落,进而改变CPI增长趋势之时,北京市政府宣布,7月1日北京地区水价上调。这一政策是否意味着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暂停各地新的价格改革”政策有所松动?

  另一个佐证是,去年下半年开始风传但因通胀压力而放缓的工业用电电价上调政策日前问世。在采取了结构性差异的同时,每千瓦时在全国性范围内普遍上调0.022元。这或许也表明,目前国家抑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开始呈现相反动向。

  如果说上调水价、电价属于直接的价格刺激手段,6月20日,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严格禁止公路运输超限超载,将对市场价格起到间接的刺激作用。因为中国生产资料以及产成品价格势必跟随运输成本成倍上涨而上涨,从而对可能加速滑落的物价起到抑制作用。6月23日重庆传来消息:随着当地陆运单价从每吨450元上涨至1100元,当地自行车零售价格开始上涨。

  人们同时注意到,在6月18日央行第二季度例会上,“稳健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调控金融体系流动性,要防止“急刹车”,避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