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7 14:48 来源:鞠娟
QFII也在减仓,但更多的是按兵不动,等待宏观调控到位。与国内机构投资者相比,人民币升值已使QFII立于不败之地
2004年以来,在管理层愈来愈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中,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次次的高地“失守”,短短一个多月,A股沪市指数从1783的高点直跌到1500点附近。在对中国宏观经济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国外投资者恐慌性抛售H股;而一季度基金选择的是增仓, 54只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已达到75.81%,41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加权平均仓位为71.44%,比去年年底时的73.88%和66.47%分别增加了1.92%和4.97%。
在风云突变的资本市场中,介于二者之间的QFII将如何操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静候宏观调控到位
“QFII在这段时期对A股市场的投资兴趣肯定是有限的。” 刚刚胜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的陈昌华坦陈。
据《证券市场周刊》统计,近日已有近200只个股跌破了1307点的前期低点价位,其中不乏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QFII重仓股,如山东黄金(600547)、宝钢股份(600019)等,重仓的QFII如果坚持长期投资,没有获利减持的话,显然已成“套中人”。
“其实,在2004年年初的时候,QFII就对部分获利高的蓝筹股进行了减持。”瑞银集团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做统计的话,2004年中期QFII持有的A股股票一定会少于2003年年末。
而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承认,此前确实有一些投资者对所持A股减仓或者换手,对个别行业(主要是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预期有了相应调整,公司研究部门和客户都在修正年内对整体上市企业赢利能力的看法。她指出,客户持有或者卖出股票还是根据各个企业而定的,如果当前市价合理的话,一般不会匆忙减仓,也没有像H股市场那样出现大量抛售。而且,就算有一些行业受累紧缩的程度比较严重,但中国经济并非整体过热,部分公司还是有投资价值。
袁淑琴还向《证券市场周刊》私下透露,从2003年7月QFII“第一单”至今,瑞银集团的6亿美元投资额度已经全部“物尽其用”,其中投资A股股票的比例在70%;投资可转债市场的大约在15%~16%;购买基金品种有接近10%的比例;国债最少,有百分之几的样子。袁淑琴认为,A股中可挑选的上市公司的余地还是比较大,消费品行业在2004年会比较兴旺,所以瑞银在2004年会关注消费品行业的股票。但是汽车行业可能过热,所以从行业上,瑞银方面肯定也会有所调整。
“在现有市况下,可转债等避险的投资品种成为越来越多客户青睐的对象。”她介绍。
德意志银行的QFII操作人士对宏观调控较为乐观,“对QFII来说,市场现在是机会。”他认为,H股遭到外资机构的大量减仓,虽然对A股有一定的联动效应,但是A股还是有投资机会的。因为,在这一轮调整中,A股下跌得并不是很厉害,而且经过下跌的个股价位仍在QFII购买价之上,还有赚头,部分QFII的盈利状况还尚可,所以现在是适时买进的机会。但问题在于,多家QFII(包括德意志银行)都没有投资额度了,而手中的额度已经用完,他觉得,目前对待A股投资的态度基本上是“按兵不动,保持既有仓位”,等到6月宏观调控措施基本到位以后再定。
陈昌华认为, QFII投资A股很大的一个理由是“当发现H股中没有更多可以买的股票时”,而今,H股出现大幅下调,将慢慢显现股价对比优势,将重新吸引注重长期投资的海外基金经理(包括QFII)。
明年年底前难现牛市
对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及股票市场的投资把握,QFII们均表示并不明朗,但还是对经济“软着陆”表示了信心。
美林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何显鸿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尽管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让外界产生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但美林认为中国经济出现“软着陆”的可能性更大。即使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在未来几年仍然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境外机构投资者还有很多在等待合适的进入时机。
汇丰银行中国区高级经济师屈宏斌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市场一直预期GDP可以直线上升。可是早在2003年9月,宏观经济就开始出现温和的调整,当时市场并没有给予重视,直到最近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才出现这种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忧虑。随着这种预期不确定的放大,投资者发生恐慌抛售H股的情况,而且,这种担心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并继续影响股市投资的信心。
屈宏斌认为,对于A股市场而言,目前的宏观环境并不是有利的,还对股市有向下的压力。但周期性的宏观政策调整并不是影响市场的惟一因素,QFII总的长期投资趋势不会改变。
陈昌华表示,中央的宏观调控造成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担心。就经济周期而言,今年有可能是见顶的一年。股票市场反映人们的心理预期,跌势已经开始,股市的跌幅将比经济调整来得更为猛烈。
陈昌华说,中央的宏观调控业已开始,金属、原材料等产业本来就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这些与投资密切相关的股票正在引领跌势,“现在跌得最多的股票正是去年涨得最多的股票”
陈昌华表示,今年A股的表现很可能将好于H股,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之后,沪深上市公司盈利今年将达到顶峰,股市可能会有所表现。但市场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今年大市很难改变跌的势头,但跌势中会有反复。
“调控措施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在明年,投资增长速度降低,公司盈利下降,回报预期下调。不论是A股、H股还是红筹股,在明年年底之前出现牛市的机会都将十分渺茫。”陈昌华坦言。
花旗集团发布报告称,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年将是“颇为艰难的一年”,但消费领域将表现良好,特别是基本消费品。
额度意味着机会
即便A股市场如今没有更多的吸引力,但更多的QFII还在为入场券孜孜不倦地努力。近日,继美林国际拿到QFII牌照后,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的QFII资格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至此,拥有QFII牌照的境外机构已达15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更多的QFII正在加速进入中国股市或增加投资额度,其资金规模将会大幅增长。业界专家预计,2004年QFII投资额度将超过2003年,至少应在20亿美元以上。
高盛执行董事张东梅表示,高盛初期5000万美元的配额也已经用完,有申请增加的计划。“野村证券的配额虽然还没有用完,但是以后增加额度是必然的”,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戚飞表示。瑞士银行在2月份也已经提交了增加两亿美元额度的申请材料,袁淑琴称,QFII投资额度“多多益善”。德意志QFII操作人士对此颇有遗憾,“现在能找到有潜力的企业,可是没有额度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更是提出追加高达7亿美元的额度申请。
事实上,2003年QFII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起码比周边市场的收益低。
“几乎所有想增加额度的QFII都看中了人民币升值潜力这一机会”,野村证券某人士透露,且不论证券市场的投资,就是外汇变动也能赚钱,这也是主要的动机。
“目前十几个亿的投资额度对手握巨资的QFII而言是很低的,争取更多额度是为了开更大的通道进入境内市场。”瑞银集团某QFII人士表示,投资额度不一定非要买股票,当行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投资债券市场,甚至以人民币存款的形式持有。
“如果中国政府能够让资金更加宽松地进来投资的话,这将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市场催化剂,我们预计由此产生的作用将比大多数人预想的来得快。”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李慧说。
不过,袁淑琴又补充到,如果周边市场有所变化,例如未来H股的价格下降,或是美国的股市走好,那么未来国外投资者对QFII的态度也会有变化,所以监管当局应抓紧现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容。
20 04年以来,在管理层愈来愈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中,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次次的高地“失守”,短短一个多月,A股沪市指数从1783的高点直跌到1500点附近。在对中国宏观经济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国外投资者恐慌性抛售H股;而一季度基金选择的是增仓, 54只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已达到75.81%,41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加权平均仓位为71.44%,比去年年底时的73.88%和66.47%分别增加了1.92%和4.97%。
在风云突变的资本市场中,介于二者之间的QFII将如何操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静候宏观调控到位
“QFII在这段时期对A股市场的投资兴趣肯定是有限的。” 刚刚胜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的陈昌华坦陈。
据《证券市场周刊》统计,近日已有近200只个股跌破了1307点的前期低点价位,其中不乏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QFII重仓股,如山东黄金(600547)、宝钢股份(600019)等,重仓的QFII如果坚持长期投资,没有获利减持的话,显然已成“套中人”。
“其实,在2004年年初的时候,QFII就对部分获利高的蓝筹股进行了减持。”瑞银集团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做统计的话,2004年中期QFII持有的A股股票一定会少于2003年年末。
而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承认,此前确实有一些投资者对所持A股减仓或者换手,对个别行业(主要是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预期有了相应调整,公司研究部门和客户都在修正年内对整体上市企业赢利能力的看法。她指出,客户持有或者卖出股票还是根据各个企业而定的,如果当前市价合理的话,一般不会匆忙减仓,也没有像H股市场那样出现大量抛售。而且,就算有一些行业受累紧缩的程度比较严重,但中国经济并非整体过热,部分公司还是有投资价值。
袁淑琴还向《证券市场周刊》私下透露,从2003年7月QFII“第一单”至今,瑞银集团的6亿美元投资额度已经全部“物尽其用”,其中投资A股股票的比例在70%;投资可转债市场的大约在15%~16%;购买基金品种有接近10%的比例;国债最少,有百分之几的样子。袁淑琴认为,A股中可挑选的上市公司的余地还是比较大,消费品行业在2004年会比较兴旺,所以瑞银在2004年会关注消费品行业的股票。但是汽车行业可能过热,所以从行业上,瑞银方面肯定也会有所调整。
“在现有市况下,可转债等避险的投资品种成为越来越多客户青睐的对象。”她介绍。
德意志银行的QFII操作人士对宏观调控较为乐观,“对QFII来说,市场现在是机会。”他认为,H股遭到外资机构的大量减仓,虽然对A股有一定的联动效应,但是A股还是有投资机会的。因为,在这一轮调整中,A股下跌得并不是很厉害,而且经过下跌的个股价位仍在QFII购买价之上,还有赚头,部分QFII的盈利状况还尚可,所以现在是适时买进的机会。但问题在于,多家QFII(包括德意志银行)都没有投资额度了,而手中的额度已经用完,他觉得,目前对待A股投资的态度基本上是“按兵不动,保持既有仓位”,等到6月宏观调控措施基本到位以后再定。
陈昌华认为, QFII投资A股很大的一个理由是“当发现H股中没有更多可以买的股票时”,而今,H股出现大幅下调,将慢慢显现股价对比优势,将重新吸引注重长期投资的海外基金经理(包括QFII)。
明年年底前难现牛市
对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及股票市场的投资把握,QFII们均表示并不明朗,但还是对经济“软着陆”表示了信心。
美林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何显鸿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尽管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让外界产生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但美林认为中国经济出现“软着陆”的可能性更大。即使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在未来几年仍然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境外机构投资者还有很多在等待合适的进入时机。
汇丰银行中国区高级经济师屈宏斌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市场一直预期GDP可以直线上升。可是早在2003年9月,宏观经济就开始出现温和的调整,当时市场并没有给予重视,直到最近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才出现这种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忧虑。随着这种预期不确定的放大,投资者发生恐慌抛售H股的情况,而且,这种担心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并继续影响股市投资的信心。
屈宏斌认为,对于A股市场而言,目前的宏观环境并不是有利的,还对股市有向下的压力。但周期性的宏观政策调整并不是影响市场的惟一因素,QFII总的长期投资趋势不会改变。
陈昌华表示,中央的宏观调控造成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担心。就经济周期而言,今年有可能是见顶的一年。股票市场反映人们的心理预期,跌势已经开始,股市的跌幅将比经济调整来得更为猛烈。
陈昌华说,中央的宏观调控业已开始,金属、原材料等产业本来就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这些与投资密切相关的股票正在引领跌势,“现在跌得最多的股票正是去年涨得最多的股票”
陈昌华表示,今年A股的表现很可能将好于H股,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之后,沪深上市公司盈利今年将达到顶峰,股市可能会有所表现。但市场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今年大市很难改变跌的势头,但跌势中会有反复。
“调控措施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在明年,投资增长速度降低,公司盈利下降,回报预期下调。不论是A股、H股还是红筹股,在明年年底之前出现牛市的机会都将十分渺茫。”陈昌华坦言。
花旗集团发布报告称,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年将是“颇为艰难的一年”,但消费领域将表现良好,特别是基本消费品。
额度意味着机会
即便A股市场如今没有更多的吸引力,但更多的QFII还在为入场券孜孜不倦地努力。近日,继美林国际拿到QFII牌照后,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的QFII资格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至此,拥有QFII牌照的境外机构已达15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更多的QFII正在加速进入中国股市或增加投资额度,其资金规模将会大幅增长。业界专家预计,2004年QFII投资额度将超过2003年,至少应在20亿美元以上。
高盛执行董事张东梅表示,高盛初期5000万美元的配额也已经用完,有申请增加的计划。“野村证券的配额虽然还没有用完,但是以后增加额度是必然的”,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戚飞表示。瑞士银行在2月份也已经提交了增加两亿美元额度的申请材料,袁淑琴称,QFII投资额度“多多益善”。德意志QFII操作人士对此颇有遗憾,“现在能找到有潜力的企业,可是没有额度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更是提出追加高达7亿美元的额度申请。
事实上,2003年QFII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起码比周边市场的收益低。
“几乎所有想增加额度的QFII都看中了人民币升值潜力这一机会”,野村证券某人士透露,且不论证券市场的投资,就是外汇变动也能赚钱,这也是主要的动机。
“目前十几个亿的投资额度对手握巨资的QFII而言是很低的,争取更多额度是为了开更大的通道进入境内市场。”瑞银集团某QFII人士表示,投资额度不一定非要买股票,当行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投资债券市场,甚至以人民币存款的形式持有。
“如果中国政府能够让资金更加宽松地进来投资的话,这将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市场催化剂,我们预计由此产生的作用将比大多数人预想的来得快。”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李慧说。
不过,袁淑琴又补充到,如果周边市场有所变化,例如未来H股的价格下降,或是美国的股市走好,那么未来国外投资者对QFII的态度也会有变化,所以监管当局应抓紧现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容。
20 04年以来,在管理层愈来愈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中,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次次的高地“失守”,短短一个多月,A股沪市指数从1783的高点直跌到1500点附近。在对中国宏观经济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国外投资者恐慌性抛售H股;而一季度基金选择的是增仓, 54只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已达到75.81%,41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加权平均仓位为71.44%,比去年年底时的73.88%和66.47%分别增加了1.92%和4.97%。
在风云突变的资本市场中,介于二者之间的QFII将如何操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静候宏观调控到位
“QFII在这段时期对A股市场的投资兴趣肯定是有限的。” 刚刚胜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的陈昌华坦陈。
据《证券市场周刊》统计,近日已有近200只个股跌破了1307点的前期低点价位,其中不乏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QFII重仓股,如山东黄金(600547)、宝钢股份(600019)等,重仓的QFII如果坚持长期投资,没有获利减持的话,显然已成“套中人”。
“其实,在2004年年初的时候,QFII就对部分获利高的蓝筹股进行了减持。”瑞银集团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做统计的话,2004年中期QFII持有的A股股票一定会少于2003年年末。
而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承认,此前确实有一些投资者对所持A股减仓或者换手,对个别行业(主要是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预期有了相应调整,公司研究部门和客户都在修正年内对整体上市企业赢利能力的看法。她指出,客户持有或者卖出股票还是根据各个企业而定的,如果当前市价合理的话,一般不会匆忙减仓,也没有像H股市场那样出现大量抛售袁淑琴还向《证券市场周刊》私下透露,从2003年7月QFII“第一单”至今,瑞银集团的6亿美元投资额度已经全部“物尽其用”,其中投资A股股票的比例在70%;投资可转债市场的大约在15%~16%;购买基金品种有接近10%的比例;国债最少,有百分之几的样子。袁淑琴认为,A股中可挑选的上市公司的余地还是比较大,消费品行业在2004年会比较兴旺,所以瑞银在2004年会关注消费品行业的股票。但是汽车行业可能过热,所以从行业上,瑞银方面肯定也会有所调整。
“在现有市况下,可转债等避险的投资品种成为越来越多客户青睐的对象。”她介绍。
德意志银行的QFII操作人士对宏观调控较为乐观,“对QFII来说,市场现在是机会。”他认为,H股遭到外资机构的大量减仓,虽然对A股有一定的联动效应,但是A股还是有投资机会的。因为,在这一轮调整中,A股下跌得并不是很厉害,而且经过下跌的个股价位仍在QFII购买价之上,还有赚头,部分QFII的盈利状况还尚可,所以现在是适时买进的机会。但问题在于,多家QFII(包括德意志银行)都没有投资额度了,而手中的额度已经用完,他觉得,目前对待A股投资的态度基本上是“按兵不动,保持既有仓位”,等到6月宏观调控措施基本到位以后再定。
陈昌华认为, QFII投资A股很大的一个理由是“当发现H股中没有更多可以买的股票时”,而今,H股出现大幅下调,将慢慢显现股价对比优势,将重新吸引注重长期投资的海外基金经理(包括QFII)。
明年年底前难现牛市
对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及股票市场的投资把握,QFII们均表示并不明朗,但还是对经济“软着陆”表示了信心。
美林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何显鸿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尽管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让外界产生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但美林认为中国经济出现“软着陆”的可能性更大。即使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在未来几年仍然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境外机构投资者还有很多在等待合适的进入时机。
汇丰银行中国区高级经济师屈宏斌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市场一直预期GDP可以直线上升。可是早在2003年9月,宏观经济就开始出现温和的调整,当时市场并没有给予重视,直到最近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才出现这种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忧虑。随着这种预期不确定的放大,投资者发生恐慌抛售H股的情况,而且,这种担心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并继续影响股市投资的信心。
屈宏斌认为,对于A股市场而言,目前的宏观环境并不是有利的,还对股市有向下的压力。但周期性的宏观政策调整并不是影响市场的惟一因素,QFII总的长期投资趋势不会改变。
陈昌华表示,中央的宏观调控造成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担心。就经济周期而言,今年有可能是见顶的一年。股票市场反映人们的心理预期,跌势已经开始,股市的跌幅将比经济调整来得更为猛烈。
陈昌华说,中央的宏观调控业已开始,金属、原材料等产业本来就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这些与投资密切相关的股票正在引领跌势,“现在跌得最多的股票正是去年涨得最多的股票”
陈昌华表示,今年A股的表现很可能将好于H股,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之后,沪深上市公司盈利今年将达到顶峰,股市可能会有所表现。但市场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今年大市很难改变跌的势头,但跌势中会有反复。
“调控措施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在明年,投资增长速度降低,公司盈利下降,回报预期下调。不论是A股、H股还是红筹股,在明年年底之前出现牛市的机会都将十分渺茫。”陈昌华坦言。
花旗集团发布报告称,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年将是“颇为艰难的一年”,但消费领域将表现良好,特别是基本消费品。
额度意味着机会
即便A股市场如今没有更多的吸引力,但更多的QFII还在为入场券孜孜不倦地努力。近日,继美林国际拿到QFII牌照后,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的QFII资格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至此,拥有QFII牌照的境外机构已达15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更多的QFII正在加速进入中国股市或增加投资额度,其资金规模将会大幅增长。业界专家预计,2004年QFII投资额度将超过2003年,至少应在20亿美元以上。
高盛执行董事张东梅表示,高盛初期5000万美元的配额也已经用完,有申请增加的计划。“野村证券的配额虽然还没有用完,但是以后增加额度是必然的”,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戚飞表示。瑞士银行在2月份也已经提交了增加两亿美元额度的申请材料,袁淑琴称,QFII投资额度“多多益善”。德意志QFII操作人士对此颇有遗憾,“现在能找到有潜力的企业,可是没有额度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更是提出追加高达7亿美元的额度申请。
事实上,2003年QFII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起码比周边市场的收益低。
“几乎所有想增加额度的QFII都看中了人民币升值潜力这一机会”,野村证券某人士透露,且不论证券市场的投资,就是外汇变动也能赚钱,这也是主要的动机。
“目前十几个亿的投资额度对手握巨资的QFII而言是很低的,争取更多额度是为了开更大的通道进入境内市场。”瑞银集团某QFII人士表示,投资额度不一定非要买股票,当行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投资债券市场,甚至以人民币存款的形式持有。
“如果中国政府能够让资金更加宽松地进来投资的话,这将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市场催化剂,我们预计由此产生的作用将比大多数人预想的来得快。”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李慧说。
不过,袁淑琴又补充到,如果周边市场有所变化,例如未来H股的价格下降,或是美国的股市走好,那么未来国外投资者对QFII的态度也会有变化,所以监管当局应抓紧现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容。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