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实施情况分析

2006-07-07 15:47 来源:

  摘要: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监管职能分离后的人民银行县支行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能问题,事关县域国民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通过对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实施的障碍和原因的分析,提出提高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效能的对策建议。

  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大对执行货币政策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中障碍和原因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一、货币政策传导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的短期效果有时可能非常明显,但持续性、长期性效果则明显不高。据对某县 1996年至2002年的经济金融发展指标分析,GDP (199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13.47%,GDP当年价年均仅增长3.56%,仅有两个年份GDP增幅超过贷款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1.9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9.29%,各项贷款年均增长9.9%,贷差逐年减少,从1996年的30673万元减少到2002年的 9851万元,七年平均贷差为26977万元,存贷比例和新增存贷比例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波动主要是由于 1999年至2000年全县剥离9300多万元不良资产所致),总体都在下降,七年平均存贷比例为136%,考虑到可比性因素,金融机构近六年的新增存贷比例都在 50%以上,2002年最低,仍为54.58%.可见,信贷的高投入并没有带动经济的高增长,尽管GDP的增幅有时高过贷款的增幅,但金融机构存款的高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的低增长又从不同侧面弱化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的效能。效能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县级人民银行在传导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有误区。一是存在畏难情绪。不少人认为,货币政策的制定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重大货币政策的实施操作也主要靠总行组织和推动,基层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政策效果无能为力。特别是这次监管体制改革,使人民银行员工对实施货币政策专业化感到力不从心,认为监管职能的分离弱化了人民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二是重金融监督管理轻货币政策效能。近几年由于金融风险的日益突出,金融机构“双降”工作和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花费了金融部门的大量精力,而对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监管的相辅相成关系不去深究,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随着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而发生偏移。三是方法僵化。一提到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有人认为不过是传达、转发文件,只照抄照搬,而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有效的指导。四是意识不强。基层人民银行,尤其是货币信贷部门的人员,一味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对自己所承担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注意到自己所做工作在货币政策层面上的效果和作用。五是定位不准。过去人民银行县支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金融监管上,且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但是,对货币政策的关注却相对滞后,认为制定货币政策是总行的职责,县支行难以作为。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够,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底数不清,这将对县支行管理职能的转变和履行职责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也多停留在“务虚”角度。

  (二)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担负着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任务,但其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比较灵活,但不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发挥主要作用。目前商业银行贷款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而风险防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比较系统、完善,责任和利益明显不对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银行经营收入严重依赖信贷利息收入,更增强了银行对信贷资产风险的防范,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以某县为例,全县只有工、农、建三家商业银行,建行也降格为市分行的一个分理处,贷款余额仅为1226万元,其中还有已经进入破产法律程序的破产债权1011万元,工行和农行的信贷业务仅限于消费贷款、个人贷款业务,公司客户贷款较少,在人民银行下达的支持“三有”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构贷款、下岗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的承载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由于宣传不到位,社会中介、金融机构、贷款需求方对货币政策知识掌握得不够,全社会货币政策素质偏低。

  (三)货币政策传导路径过于狭窄。近年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通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票据市场等途径进行,但从县域经济状况看,证券市场、票据市场、货币市场严重缺乏,利率政策对经济的震荡作用和弹性,已经远远低于政策出台时的预期,人民银行下发的窗口指导性意见受时间和层级的阻滞又使其作用效力渐减,再贷款的作用仅限于支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现实操作困难。农业的弱势地位和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又注定其吸纳信贷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再贴现不仅在县级人民银行,就是在市级中心支行也出现了零余额。因此,过窄的传导路径,限制了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的作用。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环境存在梗阻。主要表现,一是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转变,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二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三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市场主导产品仍未形成,最终消费回升较慢,消费信贷难以达到有效规模,超前消费拉动经济一时难以实现;五是社会诚信缺失,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与货币政策要求的外部环境还存在不小差距。

  二、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能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时机,为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能创造条件

  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面临很多有利条件:一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日渐显现,其组成人员逐步科学化,独立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分离使人民银行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和判断货币政策。三是即将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新制定的银行业管理法,使社会对人民银行日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寄予厚望。

  (二)深挖内潜,强化职能调整后县支行的职责履行

  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全面理解监管体制改革,正确把握职责调整,集中精力做好调查研究,要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研究,履行人民银行职责。

  1.尽快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伴随着银监会的成立,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研究,将成为人民银行基层行的主要职责之一。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载体,是具体化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好信贷政策,也即间接地贯彻落实了货币政策。具体到县支行,可以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贯彻执行货币政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严格抛弃那种依靠监管权力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依赖心理,特别是没有机会成立监管部门的县支行,更应该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以更好地履行调整后的职责和任务。

  2.进一步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运行情况。要善于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捕捉线索,从信贷投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信贷收支的反映、经济金融的衔接等环节中发现问题。

  3.提高基层央行员工把握和运用金融数据信息的能力。当前,县支行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原理等相关知识,学习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技术与方法,为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某个时段存、贷款情况进行分析时,不能只看余额的增减,还应看增减额的增减变化,同时在分析绝对额变化时,还要注意相对数的分析。对金融形势的分析,既要看总额的变化,还要看项目或行别在结构、比重、份额方面的变化。另外,对金融数据的分析,也应结合经济数据去分析。

  4.充分认识到各项金融服务工作也是贯彻执行好货币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对贯彻执行好货币政策的作用点。要做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之间关于对金融机构监管的衔接工作,以便全面地履行好县支行的职责。

  (三)多方联动,构建货币政策良性传导机制

  1.适当制定有利于增强实效性和地区差别性的区域性货币政策。为了使货币政策更符合区域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和出台货币政策时,在与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授予大区分行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状况、特点以及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制定相应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及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上适当的审批权限,或在出台货币政策时按照区域经济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效。

  2.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传导手段,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维护金融债权,为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的增长,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和企业及居民个人的行为,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尽快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反应灵敏、有效沟通、协调一致的信息平台,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更及时、权威和有效。

  3.为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构筑良好的传导轨道。一是尽快建立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变目前信贷管理过于集中的局面,对各分支机构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收益状况和资金成本承受能力,实行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将县支行划分不同级次,适时下放部分信贷额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信息报送的在途时间,加快贷款信息的传送速度。在制定信用评级标准时,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适当降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项目信用评级标准和条件,以体现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的政策。三是完善信贷约束激励机制,提高与业绩挂钩工资的占比,调动信贷工作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四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应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积极创新业务品种,完善服务手段,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业务经营的灵活性。

  4.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一是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等方面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体系。二是适当放宽经济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联社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条件,对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的,可通过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的银行代理融资,使大量中小金融机构间接上网进入拆借市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使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议在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行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再贴现工具规范引导票据市场的作用,促使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四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畅通货币市场传导机制。通过利率市场化引导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利率的确定,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