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关于进一步拓宽民营投资领域的思考与建议

2006-06-30 11:27 来源: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增加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社会上对民营经济存有偏见和歧视,民营投资在市场准入方面受到多种限制,抑制了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山东民间资金达到6200亿元,相当一部分无法进入投资领域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在寻找稳定、可靠的投资项目,有钱没有地方投,另一方面急需投资的领域又限制民间资本的进入,民间资本想进却进不去。

  一、民营投资障碍难以消除的原因

  1.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选择和激励投资活动惟一合理机制是投入产出的比较效率。在这个惟一合理的机制面前,所有投资者都应该一律平等,不应该有任何所有制性质的区分。但是现实中,对民营投资的歧视一直存在,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意识形态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理解,对发展民营经济往往心存疑虑,担心会违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担心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两极分化,担心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近年来,这种错误观念虽然受到纠正,但传统的思想意识常常具有顽强的历史惯性,民营投资一旦要伸入到垄断行业,还是会引起部分担心和忧虑,对民营经济就自觉不自觉地实行歧视政策,造成民营投资待遇和发展机遇的不平等。

  2.对投资管理认识的偏差。过去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经济的低收益和市场外部性矛盾等原因,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性经济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进行运营管理最为合理,会取得比私人投资更佳的筹资效率和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加政府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但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现实情况表明,公共经济的低收益并不是一个常规现象,许多公共经济部门由于垄断权利的存在,恰恰是赢利特别丰厚的领域。关于市场外部性矛盾,也并非只有政府亲自运作才能搞好,只要产权制度安排比较完备,私营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结果有可能更好,起码不会比政府直接投资和管理更差。

  3.部门垄断利益的驱使。导致民营投资准入障碍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共经济部门特别是基础行业的垄断收益。实行行业垄断的观点认为,基础行业的垄断收入是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行合理的。其实仔细分析会发现,政府获得这些收入是靠高额行政成本支撑的,由于行政成本的居高不下和政企不分等原因,投入产出效率的递减和经常性亏损几乎成为一个常例。如果把政府投入费用和财政收入的情况作一比较,这种获得财政收入的办法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另外,这些垄断收入并非全部纳入政府财政,有相当一部分由政府部门职能机构占有,这块利润才是行业垄断部门不愿意放弃市场准入障碍的关键。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宽民营投资领域

  扩大民营投资领域,促进民营投资进一步发展,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最好方式和重要途径之一。必须打破传统的垄断格局,允许民营投资平等参入发展和公平竞争,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部门,都要对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都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实行优惠政策的领域,其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进入该领域的民间资本。

  1.加快基础设施商业化改革,为民营投资进入创造条件

  基础设施商业化,是民营投资准入的一个重要条件。审慎的商业化将导致成本收益比更高的公共服务,在同等服务质量下,成本会更低,更有利于民营资本的进入程度。公共民营合作制是基础设施商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所谓公共民营合作制,是指为了完成某些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包括公共服务领域的其他服务内容,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以伙伴关系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来建设和管理经营基础设施。它具有共享投资收益,分担投资风险和责任的基本特征,典型结构是公共机构设立投资项目并提供政策支持,民营机构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公共民营合作制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自身的不足,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的依赖性。

  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有着比较完备的收费机制,回报比较稳定,应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进入。考虑到高等级公路、大型桥梁等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比较明显,但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的特点,可实行特许经营、定期限收费的政策,批准其拥有过往车辆收费权,经营期限在收回投资后给予一定的回报期。在设计的投资回收期内,收取的车辆通行费免缴营业税。对于自来水、供热、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项目,由于其服务和产出可以被简单度量和定价,通过对客户进行可承受的收费就能较快收回成本,可采取听证会等方式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对运营成本加合理利润基础上确立的收费标准与社会承受能力之间的差额部分,政府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当补助。

  2.发挥民营投资在传统制造业的主力军作用

  制造业是山东工业的第一大行业,形成了几大优势行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在全国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制造业的整体结构层次偏低,有近50%的设备落后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仅占10%,数控化率不到9%.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值仅占装备业的12.4%.

  当前,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已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包括山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地区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这为山东打造制造业强省带来良好的机遇。要引导民营企业利用现有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优势企业为依托,积极承接日本、韩国资本和产业转移,选择优势领域重点突破。一是鼓励民营经济在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中退出的产业扩大投资。根据国有企业改革整体部署,今后3至5年国有资本要尽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这为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填补国有资本退出的空间提供了条件。要在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通过控股、并购国有企业的方式实现资产的低成本扩张。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建设有市场、有效益的新项目,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电子与电气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石油与化学工业四大战略优势产业进行扩张投资,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路子,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品牌聚集和资本聚集,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产品链和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及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鼓励民营经济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方面扩大投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说到底是要从依赖扩大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鼓励民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重点改造轻工、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六大行业,突出抓好电子信息、化工、家电、服装、食品等优势骨干产品,强化名牌效应,打造“山东制造”的国际品牌,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以资源节约、技术进步为重点,发展综合利用资源、节能、节水和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可持续发展。加速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提高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3.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社会服务事业投资建设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2002年山东的城市化水平为40.3%,低于广东56.6%、江苏47.7%、浙江53.3%的水平,近 5年山东城市化水平提高6.2个百分点,同期广东、江苏、浙江分别提高10.5%个、14.8%个 和18.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不高,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不快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正确处理事业与产业、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转变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改变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缓慢和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的格局。一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会需求大的教育产业。在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公办学校可以在保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单独或与社会力量联办民办高中。鼓励国有高校通过自筹资金、股份制、与社会力量合作等形式举办国有民办独立学院,国有高校可以通过整体转制、注入社会资金等形式,实行国有民办。对于新建或扩建民办学校用地,当地政府要依法划拨,免收校舍配套费用。二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产业关联度大、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消费的文体产业,健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设施,引导健康文化消费,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促进文化产业、娱乐经济的繁荣,带动交通、旅游、信息等产业发展。三是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参与旅游企业的改革改制,投资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探索风景、文物、工农业、林业、度假区等合作发展旅游的路子。发挥民营经济自身优势,重点投资发展3000公里海岸线上的海洋生态、海上游乐、度假旅游项目,依托主要山岳、湖泊的休闲健身项目建设,富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四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兴和现代服务业,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投资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项目,形成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4.支持民营经济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最具有发展潜力,这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民营经济最具有吸引力。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要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促进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型企业搞好产学研结合,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机制。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一是投资国际国内需求量大的热门产业,近期可重点选择软件业。软件业具有投资小、回报高、渗透性强的特点,几乎可以与所有传统产业结合,是目前国际上高科技产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显著的产业之一。山东现有的民营软件企业相当一部分是50人以下的小规模企业,产业化低,难以形成技术和规模优势,缺乏与省外、国外大软件企业竞争的实力,必须加大投资,走规模化路子,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世界上的软件企业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制造标准化软件的企业,全球用户通用;第二类是半订制软件,市场个性化突出,行业应用较强;第三类是软件服务。在现有条件下,民营企业利用通用性平台开发增值软件及行业应用,即第二类半订制软件,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应加快投资发展步伐,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大型民营软件产业基地。二是投资产业技术设计具有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重点是网络信息服务业。网络经济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发展空间很大,能够极大地带动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可在网络信息服务业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宽发展空间。三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开发等领域。近几年生物工程产业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未形成主导产业,应围绕农业生物、海洋生物、现代中药、基因工程制药四大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做好引进消化吸收,使其尽快实现产业化。新材料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市场变化较快,要及时掌握国内外新材料发展动向,加强科研、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机结合,不断研制开发生产新品种,适应消费的需要。重点投资发展高性能纳米材料,围绕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投资开发生产具有阻燃、轻质、隔热、吸音、防腐、防水等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围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投资生产新型环保材料,围绕电力、轻工、医疗、电子等行业的巨大需求,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陶瓷资源,投资发展各种新型陶瓷材料。通过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增强整体科技水平,提升产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