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6 10:30 来源:
从“复关”到“入世”,中国产业界一直在关注着进入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后,中国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总体看来,随着这个进程的拖延,认为机遇大于挑战的人逐渐有所增加(当然这主要是从中国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种增加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中国自主降低关税和引进竞争机制使国内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一旦加入世贸,短期内无疑将使国内产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有关人士认为,将会有七大领域受到冲击,包括电讯。商业。农业。金融。保险。证券和诸如汽车。电子。石化等产业领域。其中以机械。化工。钢铁及玻璃业等行业所受的压力最大,在外资进入后一些企业将加速倒闭,不排除国内产业出现合并的可能。而一些高科技。电讯及金融行业,则会为加强竞争力而选择与外资合作,估计届时资金将会流向这些优质的行业。
一、加入WTO对申国产业的影响
当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加速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使其更快迈向市场化,所以就中长期而言,其影响将是正面的。在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它也对中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内商品的价格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同时由于技术与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首先,以往那些严重重复建设的行业和企业在市场开放后,会受到市场竞争机制更加严厉的惩罚,预计相当一部分企业要重新选择发展方向,还有一部分企业会被淘汰。其次,由于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不少行业和产业还是空白,如果我们不尽快发展,国外企业就有可能长驱直入地抢先占领市场。最后,加入WTD以降低关税为主要代价,中国目前一些质次价高的产品会更快地被淘汰,而这样的产品又多集中在就业较为集中的传统产业。具体到工业领域,加入WID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会各不相同,其中,既有受益的企业,也有炮受冲击的行业。
总体分析看,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将会受益,但在目前“通货紧缩”形势下受益的空间有限。如轻工。工艺。食品。家用电器。中低附加值机电等产业可保留或获得一定发展机遇。有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无疑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WTO与中国纺织工业
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我国是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纺织业特别是化纤行业深受西方国家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加入WTO,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将使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深受其惠。特别是到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我国纺织服装业将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有人测算,届时在欧美市场的份额可以从现在的15%上升到30%。但是客观他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纺织业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
目前中美双方在纺织品及其他市场准入和法律协议等问题上仍然有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上,中美双方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美国坚持对中国维持十年的纺织品进口配额制,而世贸成员国已签署多边的“多种纤维协定”,将在未来五年内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配额限制。中国须额外延长五年,并不公平。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纺织品行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纺织品亦是出口第二大品类(从1986年至 1996年一直居于首位,l996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而居中国外贸出口首位),占中国外贸出口额的2成左右。业内人士一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在谈判中取胜,那么中国亦能在五年内取消出口的配额限制,未取消前的配额增长率亦会不断提高,有利于中国纺织业扩大出口。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实际上配额限制仅仅是2000余种非关税壁垒中数量限制的一种,其取消配额限制对于我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大国来说固然有利,但这绝不意味着诸如美国这样的纺织品主要进口国会放开国内的纺织品市场。虽然配额取消了,但还有许多符合WTO规定的非关税壁垒存在,以保护国际贸易“有秩序”地发展。即使没有配额限制,其他非关税壁垒依然可以有效地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纺织业。如原产地规则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护国内纺织市场非常有效的非关税壁垒之一。以美国的原产地规则为例,它主要是针对中国和一些发展中的亚洲出口加工国而制定的,是非优惠的原产地规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之内的国家则是此规则的主要受惠者:墨西哥已经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纺织品服装的第一大供应国,而在墨西哥输美成衣中,则极少使用北美以外的面料。所以,纺织行业知名人士估计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可以促进中国纺织业出口一成以上。
从国际问竞争力的比较和纺织业的分布看,由于中国纺织劳动成本低廉,较具竞争力的是服装的出口,其次是针织。棉麻纺织和丝绢织品出口,而毛纺织。染整。化纤和纺织机械等出口则相对处于劣势。后者之所以处于劣势,主要是因为,世界新的纺织业发展,已经出现了争相应用高科技的趋势,而在纺织的上游行业如化纤业还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对规模经济要求甚高的行业,这方面,中国却相对显得劣势。
此外,我国不仅是纺织品的出口大国,也是纺织品的进口大国。1997年我国的纺织品进口额为:122.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1998年略有下降但仍高达110.12亿美元,其中面料占60亿美元。所以纺织品的进口对我国纺织业也有较大影响。1997年我国就曾单方面降低了包括纺织产品在内的诸多种类产品的进口关税。(从面料角度来看,加入WTO对我国成衣业很有利,但对于面料企业来说却是利空;从成衣进口角度来看,对我国的中高档成衣生产企业将形成较大的冲击)。因为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国外进口的成衣无力在低价格市场同我国众多的服装企业竞争,而只能抢占中高档市场,而这将严重影响尚未完成产业升级的中国成衣业。
因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纺织业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一方面在下游纺织品领域,由于中国劳动力便宜的优势仍能保持,配额数量增长和配额制的最终取消,以后多边永久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将促进纺织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在中国产品相对处于劣势的上游产品,如化纤等则可能受到外国进口产品的更大规模的冲击,这方面的准备是不能不做的。
三、 WTO与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为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高新技术和人民生活提供原材料和最终消费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化学工业是在种种严密保护下得以发展的。许多产品市场是在多重保护下获得的。加入WTO之后,原来实施保护的市场将随之逐步消失,而代之以激烈竞争的新的国内国际趋同的市场。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化学工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是理所当然的。
首先,我国化工产品将受到市场开放的冲击。许多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原料路线不尽合理,许多生产装置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许多产品成本高。质量低、用户服务跟不上,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价格和质量优势,很容易受到价廉质优的进口产品的冲击。比如聚氯乙烯是我国生产的主要塑料产品,因生产技术落后,成本较高,每吨约3800元~4000元,而国外同类产品只售其十分之一。按我国现行关税率进口,则只需3100元左右/吨。若加入WTO后关税税率降低,则价格还要下降。其他许多化工产品,特别是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都将面临这类情况。第二,化工基本建设面临新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一些急需的化工产品企业,项目建设周期长,建成投产时市场早已变化,效益难以发挥。譬如为了提高施肥效果,改善氮、磷、钾肥比例,采用矿肥结合的路子发展磷肥,利用国内钾资源发展钾肥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国际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化考虑,则有进一步评估之必要。据估算一个矿肥结合年产18万吨的磷胺厂,需基建投资10多亿元,建设数年后投产。每年仅贷款利息就约l亿多元,加上设备折折旧,每吨磷胺按生产成本就要增加近千元,国内售价则要1100元/吨~1300元/吨,而国际市场每吨仅售150美元~160美元。又如我国可溶性钾资源有限,要发展钾肥生产不得不考虑到采掘处理矿石难,能耗大,成本高。但国际市场上钾肥货源充足,售价不高,显然对我国钾肥生产的效益产生明显影响。再有重要石化产品乙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第三,在我国化工产业还存在着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知识产权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极为复杂的问题。乌拉圭回合谈判己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定。这个问题与我国化学业关系非同小可。我国化工科技事业尽管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所限,不得不以仿制方法来推动,化工50个品种中, 95%属于仿制;染料300多个品种,80%是仿制的;生产彩色胶卷所用的,100多种化工产品,国产化率仅6%,许多新兴领域,由于起步晚,约60类别产品尚属空白,精细化工目前生产约3600个品种,属于仿制或低档产品约97%~98%。前面提到的农药新品种开发,从新化合物合成到产品上市要经过化合物合成、筛选、毒性研究、大田试验、环境代谢、残留研究等阶段,需要化学、化工、农业、生物和医疗等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研究。而我国从前在进口农药新产品中有选择地仿制,则即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大量经费。加入WTO后,有关知识产权规定对我国起到约束作用,化工科技开发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四、 WTO与医药工业
医药业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因而它被称为“永不衰落的产业”。而现代医药业,产生也不过近百年的历史,却成了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医药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它与传统中医药一道,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医药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12亿人口的现实需求远不能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医药业很突出的特点,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其他工业行业无法比拟的。其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药业同其他行业一样,被统得过死,管得过严,企业根本没有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以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发挥作用,我国医药工业走出福利事业的误区,开始踏上了市场经济竞争的征途,此时加入WTO,将有助于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首先,加入WTO,特别是有关WTO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必将加快我国医药工业以仿制为主走向自主开发道路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医药业的迅速发展。到目前,我国医药产品的生产一直以仿制为主,医药自主开发体系尚未形成,加之管理水平低下,致使医药工业发展水平提高缓慢。对知识产权实施保护,促使我们尽快转向自主开发为主,加快创制新药。另外,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促进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更高的保险系数,使国外医药企业放心与我国进行合作。目前像西安杨森。天津史克等中外合资企业就是范例。还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我国自己的科技人员,有利于促进医药工业领域的科技人员改进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努力研制新型药品的积极性。其次,加入WTO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我国西药尽管总体水平不高,但也有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中成药是我国医药的出口拳头产品;还有医药器械中的普通设备和手术器械竿中低档产品己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加入WTO后我们的这类产品就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但是,我国医药工业也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国医药工业从无到有,逐渐实现广大人民能以较低廉的开销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其中技术方面最主要的功绩就是仿制外国药品。当然,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仿制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种,99%是仿制的。近年来生产的873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而如今加入WTO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这个规则就是WTO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对我国医药工业将是最大的冲击。
目前我国西药,工业底子薄。负担太重,而中药品发掘开发除少数药品外,绝大多数的现代化进程缓慢,拖了整个医药业的后腿。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我国医药业从福利事业转轨时间太短,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员素质也不高。总体生产水平大致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年,因此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一旦加入WTO,国外高质量药品涌入,势必危及国产药的市场,进而危及整个医药行业,高、精类的诊断。治疗设备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极大,许多高技术产品国内不能生产。我国每年花在进口这些设备上的外汇就达数十亿美元,约占国内医疗器械产值的三分之二。现代医药工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高科技产业。开发一项新药,一般耗时10年左右,国外耗资1亿美元,国内至少也要2亿元人民币,否则无法完成筛选、病理研究、药理分析、临床实验这一系列不可缺少的复杂程序。而近年来,国家每年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却很少,困难之大不言而喻。医药产品是一项特殊的商品,国际卫生组织为确保药品质量而制定和执行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国际上都把是否实行GMP看成药品质量有无保证的先决条件。而目前我国医药生产企业除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骨干企业外,能达到该标准的为数不多。这不仅制约了国内药品质量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我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五、 WTO与汽车工业
根据WTO有关条款规定,加入WTO后,“幼稚产业”将在一定期限内受到保护,轿车工业在我国当属“幼稚产业”,一般认为可获得5年~10年的保护期。当然,保护必须有透明度,应该以关税作为主要的保护手段。专家预测,轿车进口关税的削减幅度在2000年前可能达到60%至80%,加入WTO后5年降至50%至72%,8年后降至30%至46%,10年后降至20%至38%。加入WTO越晚,实现幅度内下限的可能性越大。
我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对汽车制造业关税水平作出最大限度的让步,汽车进口关税将在2005年以前由目前的80%-100%降低到25%,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更下降到10%,并且在2005年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对于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生效后的8年内,以渐进的方式取消出口补贴,但不能提高现有补贴水平)。
对汽车工业而言,失去关税和非关税的双重保护,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但就国内汽车生产的品种构成看,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威胁最大的是轿车工业,因为我国的中型卡车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随着中国争取加入WTO进程的步步推进,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心中腾生出隐隐忧虑。即:中美协议削减汽车及零部件的高额进口关税,使中国的汽车制造者未来必须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包括通用、大众汽车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通用汽车公司是中方合作伙伴之一,上海汽车有限公司的一位官员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削低关税壁垒后,对汽车业的冲击比其他行业要大。中国汽车业面临两个问题:技术指标不过硬、生产规模较小,因此很难使汽车的生产成本降下来。根据中美谈判协议草案,2005年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将从l00%降至25%;汽车零配件关税从50%降至10%。对于规模较小的汽车制造厂来说,完全开放市场对其冲击更难估量。
中国轿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轿车工业竞争力不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起步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1998年,国内最大的轿车厂年产量为23万辆,全国轿车年产量51万辆,这还不及国外一个中等轿车厂的规模。第二是劳动生产率低下。国外大的轿车公司人均年产轿车为20辆左右,中国人均不到10辆。第三是开发能力低。目前国内8大轿车厂家生产的几十种车型,仅有两种是“纯国产”品牌,其余均为引进车型。8大轿车厂家中的多数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第四是质量上不具有竞争力。国内现有的几十种车型,绝大多数是国外80年代的产品,90年代的产品仅有3种。而轿车的生命周期只有10年左右,在不具备整车开发的情况下,品种竞争处于劣势。第五是价格上的差距。桑塔纳轿车国际市场售价不足9000美元,而国内市场售价为11万元人民币,价差3万多元人民币。
那么造成中国轿车工业竞争力低下的症结是什么呢?首先是中国轿车工业错误的定位造成轿车生产一直局限在很小的规模上;其次是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制约了汽车工业在全国的生产和销售扩张;再次是与轿车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相关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缓慢制约了汽车的规模化生产。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加入WTO后将对中国的轿车工业产生积极影响的一面。首先加速轿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一批低素质的轿车企业将有停产、转业、破产、倒闭的可能。在价格和质量上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将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而失去保护,在竞争中被淘汰。其次促进中国与国外汽车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国外大的汽车跨国公司己有多家在中国轿车行业投资或经营,如德国大众公司、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克莱斯勒公司、法国雪铁龙公司、雷诺公司、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日本本田公司、大发公司、铃木公司等。与这些大的跨国公司合作,使我国的轿车企业熟悉了现今世界通行的国际规则,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与实践操作。我们只有今天当好这些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明天才可能与他们并驾齐驱并超越他们,因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大门永远是向能够焕发潜力的强者敞开的。再次锤炼先进轿车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轿车企业与外国同行的竞争直接化,所以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整体素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管理文化和经营战略都要有新的动作,增强实力和竞争地位。最后将会促使国家出台宽松的购车及用车配套政策。轿车要发展主要寄希望于轿车进入家庭,而轿车进入家庭必须要改变购买、使用过程中税费过重的状况。
六、 WTO与机械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应该说机械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反观机械制造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应该说无序的、粗放的总量扩张不但造成机械制造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且形成了机械制造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不强的症结在制造业,那末可以说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的症结在于机械制造业,而中国机械制造业技术进步进展缓慢的症结则是大量的国有机械企业处在僵化的体制当中,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只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与集体企业等分享有限的市场。
加入WTO对机械工业意味着什么?首先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使那些明显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或产品退出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就不同行业看,农机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一些大型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会有所加剧;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品种的多样性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国产工程机械的市场占有率仅60%左右,但与机械其他主要行业相比,应该说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加强对外合作和技术改造,目前工程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尤其是价格性能比。预计在加入WTO后,本行业竞争会更激烈,但也为工程机械产品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机遇;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冲击主要集中在投资类产品上,消费类产品如照相机(中低档)等会有所受益。应该说,机械制造业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机床行业。近几年机床行业一直不景气,国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如果机床行业再不尽快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这个行业的前景将是十分暗淡的。在看到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加入WTO将给机械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表明,要加速国内市场的开放已经到了非借助外力予以强有力推动的时候了。如果目前的状况继续维持,其结果必然是低水平的重复和恶性竞争。最后,通过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对外合作,将有利于提高重大装备的技术水平,从总体上推动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