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6 16:16 来源:
中国总理朱镕基在谈到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和经营,增进与各国人民的经贸往来。”
这是中国第三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将改革开放全面推向深入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步骤。它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有利还是不利,都将很快加入“全球化”的时代进程。
抓住“全球化”机遇,迎接“全球化”挑战,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新的世纪求得生存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应如何奏响这个主旋律呢?
首先,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及时、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遏止、无法逃避的世界潮流。恰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全球化的综和逻辑是不可动摇的,其势头是无法抗拒的。”“全球化”不是渺茫飘忽的一片云,不是偶而刮过的一阵风,不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它已是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冲刷激荡着世界每一个角落;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纽约华尔街的银行老板到北京胡同里的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能躲得过去。我们都是“全球化”惊涛骇浪中的船。因此,只有面对现实,认识到时间和形势的紧迫性,再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入,敢于拼搏,才能争取主动,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赢家。在有关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讨论中,李嘉诚先生的见解特别富于启发意义。他认为:“对于新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企业必须有创造力。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全球化不是一蹴可就,新经济不会只是短暂的现象,而是一个持久的方向。全球化是国与国的资金、科技及资讯互相结合,会与当地文化、地域、传统与民生产生拉力。全球化要面对的是在不同层次的全球化竞争。例如,面对开发中国家,必须与其低廉的劳工竞争;对已开发国家,又必须与其教育水平、贸易、税制与市场竞争。在急速变化的年代中,更要有效率地与时间竞争,不会容许有太多反复的尝试。”
在这方面,已被著名的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列入教案的“海尔经验”格外值得注意。张瑞敏先生在谈到“海尔经验”时披露说: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海尔集团已经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全球主要经济区搭建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第二,中国的企业家们应尽快认清“全球化”的经济态势,深入把握“全球化”的经济规律,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中,从企业概念、企业结构、企业关系到企业运做都自觉主动地重新定位。这样,才能把握“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规避“全球化”带来的的风险,收获“全球化”的丰硕果实。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说得好:“公司要在新世纪兴旺发展,必须抛弃工业时代久经考验的理念,建立一套全新的指导原则。”有关这个问题,美国《商业周刊》上一篇文章的论点特别发人深省:“不久以前,领导们还认为长期积累资产能保证竞争优势。在这个新世纪,成功的将是那些以合伙方式创造新未来的公司,而不是把大量的资产注入资产负载表的公司。领导人曾认为在竞争者中激烈争夺能激励他们的员工,保证成功。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公司最激烈的竞争者可能也是他最重要的合作者。从开始出现贸易以来,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希望建立永恒的企业。然而,在新世纪,人们会有意让公司朝生暮死,成立是为了创造新技术或产品,一旦使命完成,就会被赞助的公司所吸收。”
第三,中国的企业家们应充分地认识到,“全球化”意味着从上海到悉尼,从巴黎到墨西哥城的整个世界都必须遵循同一种新的商业规则,都必须掌握同一种新的市场运做,都必须适应同一种新的时空观念,而这种新的商业规则、运做方式和时空观念,都是由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最普遍的形式、最有效率的工具——因特网的特点所决定的。可以说:互联网是“全球化”的科技支柱。它对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生活的革命性影响,丝毫也不亚于、甚至要超过蒸汽机或者装配线带来的工业革命。对因特网造成的革命性变革,我们才刚刚有所感觉。如《商业周刊》所指出的那样:“因特网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从底层的职员到董事长,能从任何地方即可得到大量信息。思想点子能在瞬间传遍全球,而不是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慢慢渗透下去。这意味着21世纪的公司必须适应通过网络管理的方式。它必须以持续的变化而不是以稳定为基础,围绕网络而不是森严的等级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合作和联盟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利用技术优势。”
因此,能否从观念到举措都尽快地发动、完成中国企业的网络革命,将是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因素。
面临“全球化”考验的中国企业家们,读一读全球化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的论述,一定会大有益处:“当今的全球化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比以往更远、更快、更深、更便宜。更远是指世界上各个洲、各个国家、各个地方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更快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而且它还改变了许多类似股票市场这样的机构的运做。现在若把全球股票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它是24小时开放的;更深是指在技术上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使人们能更多地参与到市场中来;更便宜是指由于Internet通讯费用的降低,任何一个小的组织甚至个人,只要拥有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就能轻易地把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而它的费用也许仅仅是几美分。”
如何能更快、更远、更深、更便宜,是每一个面临全球化的中国企业都必须解决的生死攸关的课题。
下面随手得来的资料是触目惊心的:
1.在美国,买一台电脑需要一个月的收入,在孟加拉国,则要花掉八年的收入。
2.十多家大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整个食品行业。
3.世界最富有的三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面对“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肯定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国际正义来说,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优惠,但这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而非法律上的义务。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愿意不愿意在“全球化”潮流中提携发展中国家,增强其竞争实力,全凭发达国家的良心。而良心在经济利益面前往往是靠不住的。发展中国家自己要争气,应勇敢地改革自己的不适应“全球化”潮流的种种制度性的弊端,跟上时代步伐。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的企业在面临“全球化”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只要中国的企业家们能够坚定信心,不失时机,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凯歌行进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