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基本思路

2006-06-23 16:49 来源:

  一、中国信息化的历史回顾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应该从过去的以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外围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事业是关系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是直接从事这一事业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事,还要求冶金、石油、化工、轻工、建材、纺织等部门密切协同和大力支持,共同奋斗。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事业,为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同年12月8日至12日,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系列型谱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我国在此后一个时期,发展大中型计算机,小型机系列机的选型依据。

  1983年5月15日,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会议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正确处理自己研制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抓紧、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品种、质量放在首位,要把发展中小型机、特别是微型机、单板机作为重点方向;要面向应用,大力加强计算机软件工作,迅速形成软件产业;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作为整个计算机事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速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指出,新的“工业革命”表明,西方国家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这对我们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强调要发展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等。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国务院成立“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组织了计算机专项和光纤通信专项研究。

  1984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在现代新兴产业群中,信息产业是最重要、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核心因素。要逐步装备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造传统工业服务。应当把电子工业摆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加强对电子和信息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

  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于1984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要实现两个转移:第一,把电子和信息产业的服务重点转移到为发展国民经济、为四化建设、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把电子信息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放在首位;第二,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并确定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为发展的重要领域。

  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为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七五”期间,重点抓了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即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系统、电网监控系统、京沪铁路运营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系统、航天实时测控与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信息系统、财税系统、军事指挥系统,并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贴息贷款,支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为以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技术和社会基础,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宜速作决断,不可延误”,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该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信息技术相关项目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

  1988年5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机电部,并将振兴电子产业的任务交机电部承担。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继续支持各行各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1988年至1992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机电部、国家科委和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EDI技术、CAD/CAM以及MIS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二)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我国信息化正式起步于199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同年12月,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加强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4年5月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1996年以后,中央和地方都确立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各地区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潮流。国务院于1996年1月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由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

  (三)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

  经过1993—1997年的建设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已经初步形成。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指导方针。

  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4月18—21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邹家华同志作了题为“把握大局,大力协同,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题报告,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作了关于《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说明,电子工业部部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启立在会议闭幕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吕新奎作了“1997-1998年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的报告,许多部委和省(区、市)信息化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交流发言。会议全面部署了信息化工作,通过了规划,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里程碑。此后,全国的信息化工作从解决应急性的热点问题,步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上来。

  1998年3月以后,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建制并入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

  为担负起研究制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区、各行业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协助业主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组织协调和推进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研究制订有关信息资源的发展政策与措施,指导、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推动信息化普及教育等职责,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办公室)。1999年2月,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变更为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

  1999年12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批示,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担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

  信息产业部努力推动电信体制改革,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和结构调整、国营企业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公司开展市场竞争的格局。与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和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党中央高瞻远瞩,《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深刻剖析了近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全世界带来的巨变。信息化从一场技术革命转化为一场产业革命,并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正如朱镕基总理在《建议》说明中阐述的:“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高新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党中央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为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由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必须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二、中国信息化发展思路的形成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八五”、“九五”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新世纪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九十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提倡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即进入“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后,开始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仍然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中国要不要推进信息化相当多的人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够,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我国的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也不足以支持信息化建设,应该加快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对信息化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于1993年分别提出了“金桥”、“金关”、“金税”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提高了对信息化规律的认识,同时,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行动起来,制定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的规划、纲领。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伟大号召,激发了全国人民和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在1997年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会议指出,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工业化不能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使我国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从信息技术应用导致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变化乃至社会的变革;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化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的战略措施和手段,发达国家以其技术先行的优势,向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扩充,向全世界提出了挑战,各国人民再一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英明决策,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面向21世纪的伟大战略。指出信息化是覆盖四个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准确地定位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人们对信息化认识的新飞跃。信息化代表着由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渗透形成的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兴生产力,可以提升包括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信息时代的工业化。

  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信息化为信息产业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信息产业为信息化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所以,信息产业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认为只要发展了信息产业,就是推动了信息化发展,或者认为只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信息化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这种认识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二)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

  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启动的金字系列重大信息工程为标志,我国信息化建设是在国家主导下起步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在尚无建设经验、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国家确立若干项全局性的重点工程,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体现了政府的意志,表达了政府对未来发展的强烈愿望。既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发展,又可以积累经验,带动经济发展全局。1994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定的“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十六字方针,在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97年四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完善为“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信息化建设方针。这一指导方针,依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结合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规律,总结了中国多年来信息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考虑了今后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体现了中国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为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问题提供了依据。这一方针,激发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形成了新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蓬勃发展;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突显出来。我们认识到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方针。

  在制定国家信息化“十五”发展专项计划时,总结了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朱镕基总理在“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强调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无论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都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面向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要抓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强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一定要面向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需求对信息技术进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要尊重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产品和规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积极拓展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对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基础网络,都要统筹规划,联合建设,互联互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强调其社会性。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越高,信息化程度越高。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摆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促进资源共享。把技术创新作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动力。为缩小我国信息技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解决核心技术不足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尽快掌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积极推进核心信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制度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加快基础电信市场的开放、信息资源开发、网络建设等领域的有序、有效竞争机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国外技术、人才和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在开放中求得更快发展。

  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思路,是对信息化认识的深化和提高。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提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要提高西部的信息化水平,以消除“数字鸿沟”;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仍然要给于关注,在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国家主导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信息和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必须主导安全政策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三)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从国民经济信息化起步,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事实证明,以“三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领域和各地区。

  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是不可分割的。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概括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内涵,既包括了经济领域的信息化,也包括了科技、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广阔方面;既与全球信息化一致,又体现了中国信息化的特色。自此,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从国民经济信息化进入了国家信息化的阶段。

  2000年9月,朱镕基总理指出:“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把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件大事”。实践说明,政府信息化不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社会树立起示范作用,带动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升到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的高度,要放在优先位置,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业,信息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作为信息化主要推动力的信息技术,变化更新快,渗透力强,涉及面宽,不断推动着应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应用的发展也对技术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技术与应用的互动关系,不断创造出新兴技术及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调整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保证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始终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作者单位: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