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强。表面上看,委派的会计人员是作为所有者的代表,以独立于经营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和责任。从权、责的角度看,它的确是独立的,有利于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但是,从作为激励会计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这点上看,如果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受到影响,就会产生“懒惰”、“松懈”现象,甚至出现与经营者“合谋”的问题,因为“粉饰经济业续”对双方都有好处。可见委派制对会计人员的权、责、利是不匹配的。
2.有违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宗旨相吻合,在加强宏观控制的同时必须搞活微观。我们也经常强调企业要搞活,必须政企分开,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会计委派制不可避免地会干预企业自主的财政,影响企业经营决策权的顺利行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相背离。
3.会计委派制混淆了会计与审计的职能。会计监督并不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只能作为会计的一种派生职能,当这个派生职能独立化后,会计就产生了另一分支——审计。委派制实际上将会计与审计的功能混淆,用会计去实施审计功能,有本末倒置之撤。其实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有内部审计职能部门,但由于这些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致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人们转而从会计的角度寻找突破口,这难免产生功能紊乱。
4.会计委派制是一种政府行为。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以政府行为干预企业组织活动,有悖于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律,给企业加上了政府化色彩,给市场经济插入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政府管理市场应该从宏观角度考虑,加强和完善整个市场经济的监督体系,而不应渗透到企业微观领域。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在其职业管理、人员培训、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会计职业界也应提高自律能力,创立良好的职业社会形象。
5.会计人员的身份不明确。会计人员是以单一身份进驻企业,但实际上是以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部门是企业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经营者不可能离开会计系统独自指挥生产经营管理,会计人员必须为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决策服务。当经营者与所有者的意见发生分歧时,双重身份往往会使其陷入两难境地。
6.会计人员地位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监仔有效。会计委派制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其拥有相当的权限,但却没有一个制约会计人员的机制,即在企业组织中,在会计人员的约束上出现了真空,这给经营者“贿赂”会计人员留下空间。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机构必须有一个相互制约的机制。委摄制使会计人员成为了经营者的制约者,但所有者对会计人员的制约却没有在企业组织这一层次得到体现。谁来制约会计人员是委派制留下的陷阱。
虽然,会计委派制存在种种弊端,但它作为一种替代机制,在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可以解决所有者缺乏对管理当局监督动力的问题。会计人员委派制使得会计人员接受所有者的直接领导,所有者可以通过比较低的代价,将终极的监督权的相当一部分让渡给独立于企业的专业会计人员,由他们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当局的行为进行监督,这解决了所有者无动力进行监督的缺陷。
2.可以低成本对管理当局进行有效监督。作为非专业人士(含所有者)的外部股东要调整已经被“粉饰”的会计信息,成本相当地高昂。高昂的成本势必削弱股东对管理当局的监督力度,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企业的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有者,那么由于会计人员游离于内部人的控制之外,相对而言就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所有者根据这些信息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所花费的成本相应地要小得多。
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是一种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长远看,由于它本身具有的许多缺陷远远超出了它的优势,尤其是严重扭曲了会计人员的身份,使之不能完全回归企业,使会计这个员重要的管理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最大作用,从而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企业要发展,必须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必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要监督,要建立约束机制,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监督体系:(1)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2)完善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中完善注册会计师审汁制度是当务之急。由于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执业不规范、职业道德较低等问题,难以真正起到市场经济中“经济警察”的作用,因此,应抓紧整顿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净化市场环境,促使会计信息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入手,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建立制衡机制,重塑内部审计功能,避免政府干预行为。
相关热词: 委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