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5 09:42 来源:
【摘 要】 本文从上市银行的收益、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上市银行的监管、上市银行金融风险四个方面阐述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 新金融工具准则; 上市银行; 影响
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收益的影响
(一)对上市银行利润的影响
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将给商业银行损益确认的标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最显著的就是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或权益。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到利率、汇率、价格等指标波动的影响,随着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势必造成期末利润的波动性增加。同时,根据新准则,银行持有金融资产的收益和损失不是在报告期末反映,而是要立刻确认,这将缩小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对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
在不良贷款方面,新准则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传统做法,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相比之下,8对银行损益和收益的影响程度尚不能准确评判。
(三)金融资产转移使上市银行收益复杂化
在终止确认中,银行针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转移由此引起的损失和收益的确认,有两种可选择的方法,即确认、调整当期损益并先在权益项目中列报或者待金融资产出售后再计入损益。以上述方式确认的损益与按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传统模式确认的损益共同组成了银行的最终经营利润,这不仅不符合传统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且使银行期间净利润的内容更显得复杂化。
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一)对上市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后,银行会计核算将与复杂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将会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当市场利率水平变化时,金融工具的重估值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反映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从风险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价属性的引入,不仅仅是一项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且会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
(二)对上市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在国有银行的存款账户中,存在着大量忠实而低成本的居民储蓄存款。这些存款对市场利率的变化不太敏感,流动性较低,而对国家声誉的依赖性很强,双方形成了强大的资本联盟,是私有银行和外资银行所不能比拟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国有绝对控股集团成为这些银行的超级大股东,所以即使在国有银行上市后,这一部分的资本仍然非常稳定。但是,新准则的实施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国有银行的广泛应用及其财务报表的充分披露,将导致损益的波动迅速反映到财务报表之中,扩大银行业绩的波动效应。更为突出的是,随着银行经营业绩的下降及随之而来的金融资产贬值,尤其在我国目前这种特殊的资本结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银行的声誉。声誉的损害使核心存款持有者对改制银行信心剧烈恶化,那么这些存款就会退出核心存款行列而转变为一般存款。如果在现有银行体系中盲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将单个银行的损益变动升级为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
三、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监管的影响
(一)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从银行稳定角度看,银行信贷质量要在准备金中得到体现,不仅要求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而新会计制度要求,银行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才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准备金是资产面值与未来全部现金流量贴现值之差,这与银行内部会计制度预测到的贷款组合发生的损失不一致,也与银行监管的审慎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改变权益的范围,使监管资本计算的范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将计入资本公积,使得监管资本偏离了审慎的要求,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所以监管部门有必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数据实时对监管资本的计量范围进行调整。主要涉及负债和权益分类,可供出售资产、公允价值选择权以及现金的流套期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对监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由于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化与衍生工具的表内核算,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时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组成部分也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应对权重和转换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审慎的前提下在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
(二)对上市银行自身会计监管的影响
1.银行在公允价值运用中,由于客观计量和主观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这样对会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修改监管资本计量范围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是要剔除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公允价值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则需要在会计监管方式上进行创新。银行业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加快开发内部评级法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正向激励与严厉惩罚并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相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的管理,密切关注会计信息的变动情况,切实防止会计核算方法的滥用,逐步完善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机制。2.对会计监管队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准则非常复杂,要求更高,它的实施对银行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将带来巨大影响,很好地理解银行的会计要素及其处理方法是非现场监管分析和风险评级的必要条件。而现阶段的会计队伍和监管队伍的自身素质令人担忧。所以,开展对银行业务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十分紧迫。监管部门要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会计监管人员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及风险状况的水平,提高银行会计监管能力。
(三)促进了监管协调,解决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部分业务时,需要对未实现的损益进行确认,与税务部门据实纳税的基本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会影响银行的各项税收负担。此外,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以及监管当局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监管部门应与财政部、国税局加强沟通和协调,明确未实现损益纳税的税收政策、贷款损失税前的抵扣标准等,以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监督标准和会计标准良性互动,使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协调发展。同时,应当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银监会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工作协调,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
四、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迅速变化和监管机构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使得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管理层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存在政府公开或隐性的担保,资本实力有限或者监管乏力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在利益驱使下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领域,导致资产的泡沫化。资产泡沫化的微观机制在于金融中介将投资集中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而宏观经济态势和微观经营主体对经营前景的错误预期以及各种基金、保险和投资银行机构的大量出现,再加之全球电子交易系统和国际游资跨越国界的迅速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资产泡沫的加速生成、积累与演化。当资产泡沫化出现“风吹草动”迹象的时候,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会将这些金融风险放大,将进一步减少国有银行的核心存款。同时,银行的信用风险也迅速加剧。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会由此迅速恶化,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而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特有的风险分担机制,此时就会转换成风险聚积效应,促使投资与信贷活动的终止。政府也会因援救倒闭或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而支付巨大的财政开支,从而诱发货币危机。这样,就会同时出现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并相互加强,相互交织,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的演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 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4).
[4] 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1).
[5] 杨雨宇.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7).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