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6 17:33 来源:潘春萍
摘 要:稳健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点是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影响并就我国上司公司现阶段如何应用稳健性原则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稳健性原则;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1 新会计准则对稳健性原则的影响
1.1 新会计准则中有利于稳健性原则发挥的方面
(1)适当堵塞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通道。
新会计准则在追求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广泛适用性及增强制约盈余管理的针对性的同时,适当调整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内容,对稳健性原则产生了很大影响。建立资产减值准备意在体现稳健性原则,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但过去都被许多企业当作盈余的“调节器”,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采取了长期资产存续期间只计提不允许转回的做法后,这样就使资产减值的“调节器”功能大大降低,增强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2)减少了会计准则规范的空白区。
过去有不少经济业务,要么会计准则、制度未作规范,要么虽作规范,但规范模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实际形同虚设。于是,这些规范的“盲区”便成为企业利用其进行盈余操纵的对象。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消除了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企业盈余管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不分别加以规定,就会出现会计规范的空白,导致会计实务无章可循。所以新会计准则结合实际情况,分别规定了两种情况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这不仅消除了我国会计规范的死角,而且比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更科学合理。
(3)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适当限制。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相对于国际会计而言,我国企业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去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操纵利润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减少公允价值被滥用的审慎选择。
(4)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新会计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财务报表列报要求不仅可以增加信息透明度,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较好判断企业损益的构成及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从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还可以有效抵消企业进行利润包装的“成果”。
1.2 新会计准则中不利于稳健性原则发挥的方面
(1)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仍存在冲突。
①与客观性原则的冲突。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②与可比性原则的冲突。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随意变更。但是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因而会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
(2)资产减值准备规范方面的问题。
资产减值中的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尤其是在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折现年的选择”等诸多环节的确认因素和主观判断成分的增加,给企业管理层留下的弹性空间必然增大。
(3)取消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后进先出法。
由于担心企业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故意选择后进先出法,低估企业当期收益,新会计准则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但一旦出现通货膨胀,企业易出现财务风险、不稳健。在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情况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稳健尤为不利。
2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运用稳健性原则的建议
2.1 尽量缓解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的存在决定了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而稳健性原则自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又使其与其他会计原则间的冲突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我们需要采取必要对策缓解其冲突。
应用稳健性原则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运用程度。可行的方案是寻找一个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稳健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其自身的缺陷约束在最小在范围内。在适度稳健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使得稳健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将主要依据客观前提而定,减少了操作上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当稳健性原则与客观、可比性原则相冲突时,应根据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定,合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2 转变企业的收益观念
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仍然以利润为主。企业主管部门和所有者对企业经理业绩评价也以利润为主要指标。
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通过不计提准备或部分计提准备的做法达到目标。财务分析中,“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利润指标,往往对企业上市、配股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做法无疑为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设置了制度障碍。所以应转变收益观念,强化资产负债表观念,弱化利润表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盈余核算和企业业绩评价及其信息运用。盈余核算方面,观念的转变是进行传统思维的换位,传统的是先利润表后资产负债表,新的是先资产负债表后利润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或程式的换位,而是一种观念的革新。企业业绩评价及其信息运用方面,就是在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企业业绩时,公允价值侧重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资产的规模、结构、和未来潜力,负债的规模、结构和弹性的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据净资产增加和利润表的利润大小客观判断企业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
2.3 企业具体会计政策应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制定的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采取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谨慎性原则制定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地报告不确定的损失,也不排除对能够确认的可能收入预计,而是要求企业在会计计量中全面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之后,谨慎地制定或选用会计政策,以做出有科学根据的判断和估计。
2.4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上市公司各种经济问题都会在会计上得到不同程度地反映和体现,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范会计舞弊、预防假帐发生。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上市公司会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分立,让这两个部门分属不同领导,分担不同职能。让会计人员真正成为财务信息供给的主体,使会计人员有责任也有能力拒绝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要求,避免管理人员舞弊。
2.5 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所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有关的内容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运用的范围、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产生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郑庆华,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4]吴珊.新会计准则与财务决策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06,(9).
[5]杨华军.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7,(1).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