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析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审计

来源: 韩东京 编辑: 2009/12/21 11:01:38  字体: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预算管理作为高校整体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教委《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颁布实施,预算执行审计在高校普遍开展起来。如何做好高校预算执行审计,是当前内审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高校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审计的现实意义

  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是对高校的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财务决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的系列活动。预算工作是高校财务工作的中心内容,各项收支均在预算中反映,资金能否做到优化配置主要体现为预算的合理安排。高校财务收支管理能否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控制,关键在于预算执行是否“硬约束”。因此,预算及其审计关系到整个高校的正常运行,关系到经费管理的好坏、经费使用效率的高低,努力搞好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能有效地防止在资金使用上不能量力而行的种种弊端,促使学校正确处理需要建立或潜在的关系,力争达到综合财务预算平衡。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宏观管理

  审计人员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结果的分析,对相关经济指标的计算,对重点项目和对象的经济效益分析,客观评价资金使用效果,为学校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信息。

  (三)有利于拓宽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

  学校内审工作,每年多是对某项目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但并没有对学校预算的编制、执行进行全面审计,审计部门对学校财务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在审计工作中,也就不可能从学校财务管理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是拓宽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的需要,同时又能促使学校审计部门全面了解、掌握学校财务状况,从学校财务管理角度出发,监督学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二、高校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审计的问题

  预算管理作为高校整体管理的有效方法,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但在对高校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发现,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在机制、内容、控制等环节上仍不完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机制。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完整、规范有序的财务预算审批程序;预算编制不科学和不准确、预算指标未下达和预算指标调整存在随意性;各个部门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协调性,各位领导往往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业务出发,极少考虑其他部门及其业务,全校一盘棋观念仅停留在口头上等。

  (二)财务预算内容不完整、不全面

  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编制的预算只是教育事业费的收支预算,而没有将科研收支预算、基建收支预算、产业经营收支预算和其他收支预算纳入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未能体现出“大收大支”的预算编制原则。

  (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

  忽视部门预算调查,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习惯思维,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一家之事,各院系、部处参与性不够,缺乏自下而上的预算基础数据,突出存在部分院系年底突击花钱,而部分院系年中便无钱可花等问题。

  (四)预算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

  虽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但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损失浪费现象,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不高。例如:有的超编严重,导致应该用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钱用于招待宴请;有的不按规定标准开支,大手大脚;有的投资不讲回报或回报不高,甚至造成投资无法收回等。

  三、高校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审计问题的原因

  高校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

  有的虽然有预算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随意更改,没有严格预算的理念。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资金体外循环严重,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既无法反映预算资金全貌,也不利于考核预算资金执行情况。

  (二)预算缺乏完整性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提出了高校预算新概念,并规定了“大口径”范围,这样做能如实地反映高校资金收支的总规模。高校预算基本是按收入类别和支出功能分类编制的,对于专用基金和借款及高校办学存量资产,特别是可用资金等经济资源链条缺乏全面的控制,对于资本性支出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预算制定也很少。这种粗放型的预算编制,不利于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审查监督。

  (三)部门预算调查缺乏重视

  内部预算部门之间类似一种平行线的关系,横向联系不多,一些高等学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认识不够,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确定预算项目、编制和控制预算由财务部门完成,各职能部门只是形式上参与、提供一些简单的部门经费支出计划,实际上缺乏对资金使用长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地分析,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理财的积极性和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四)预算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

  在财政“大包大揽、重支轻管”的情况下,财政收支中违纪违规问题多,目前审计部门比较重视预算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对预算管理和效益性考虑的较少,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如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重点项目有无投入产出效果如何、支出管理是否严格科学、有无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等问题关注不够,未评价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

  四、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审计的强化

  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审计有效性的提高,必须在以下方面对其予以加强:

  (一)加强预算执行审计,促使学校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各高校应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从预算收入人手,着力于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促进预算管理规范化,促进建立预算管理机构。如建立校长直接领导,由财务、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学校预算管理机构,通过预算管理机构专业人员的集体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对学校及下属各学院(部门)提交的预算进行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调查、论证,加强对整个学校预算工作的指导和考核,为学校领导层的预算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审计部门事前参与,力求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合理在编制预算期间,审计部门应当主动了解并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提供预算编制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细化的程度等方面预先进行审查,同时审查其所采用的定员定额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积极提出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学校的综合财务预算做到科学、合理、可行。将一切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监督学校预算行使“大管理”职能,将校级与内部各部门经费实行“一盘棋”管理,明确各级经济责任制,力求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合理。

  (三)建立预算执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与管理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在高校内部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上至学校决策层、下联各学院(部门)的预算执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从预算编制起,就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财务部门利用计算机对整个学校及下属各学院(部门)的预算计划进行实时监控,对各院系、部处提供的预算建议计划进行分析、审核,在此基础上编制学校收支预算草案。在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也应该利用网络系统严格控制资金流向,执行情况一旦发现超计划或无计划用款现象等,立刻提出预警或禁止信息。下属的各学院(部门)应积极配合,主动进行预算管理,建立及时信息反馈与沟通制度。

  (四)加强预算支出的结构性分析,促使预算支出的使用效益

  随着高校预算资金管理的逐步规范,预算支出的使用效益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成为学校领导特别关注的问题。审计部门应围绕预算支出效益,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考核和评价上。如在检查预算支出是否合理、合规的同时,重点检查专项经费使用效益,检查这些经费是否真正用于基本建设项目、购置设备、接受劳务和服务等支出,其发挥的效益如何。通过对预算支出的审计分析,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使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逐步由真实、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提高预算支出的使用效益。

  加强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将是内部审计部门近年来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预算执行审计的不断深化,将对加强高校全面预算、维护财经纪律、促进和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小奇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