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问题及其对策浅析

来源: 汤靖 编辑: 2009/12/21 11:54:39  字体: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科研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不断加强,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日益增多,资金来源渠道多样,经费总额年年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科研经费支出已占高校年支出总数的30%以上,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却未完善,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找准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真正达到通过审计,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力度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如何找准科研经费审计重点,对症下药,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如下:

  (一)“课题制”管理模式的隐忧

  由于当前科研课题的数量及经费额度已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排名”,也是高校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为刺激教师争取项目的积极性,许多高校都将争取到的科研经费实行高比例的资金配比,同时也导致了对其预算及使用情况的疏于监管。甚至有观点认为,科研经费是教师自己争取来的,项目负责人花自己的钱,其他人无权过问,且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甚至部分领导也对此给予认同。

  (二)经费开支合理与否的界定

  一方面,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物品、材料究竟是否真正用于科研项目无法界定,如购买手提电脑、微波炉、冰箱等,既可以用于居家生活,也可以在科研攻坚阶段,为教师在科研场所日以继夜地工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用课题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设备是否真正服务于该课题,由于科研项目涉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层次知识,而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与科研专业领域的长效沟通机制,审计人员对一些专业设备、材料及管理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无法做出职业判断。

  (三)效益型评价指标的缺乏

  科研经费效益性评价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评价以获得批准项目的“立项申请书”、“技术开发合同”为主要依据。但其中对完成技术效益的评价往往超出审计人员的专业范畴,而社会效益评价又以定性描述居多,以科技部、财政部2006年7月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字)(2006)330号]为例,其中第38条规定要对科研项目实施效益评价的内容仅为:“……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实质性贡献和作用,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国际影响”。这样的表述只能作为科研经费审计的参考内容,而不能作为审计依据,没有具体可操作性。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问题的对策

  (一)内外兼修,搭建和谐发展的科研经费审计平台

  一方面,高校内审人员应熟练掌握科研经费审计相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内外经验,强化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借助社会上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力量增强科研审计的能力,弥补自身专业技术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部门网页、学报、座谈会等形式,宣传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目的和作用,增强教师及相关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加强自我约束,赢得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搭建和谐发展的高校科研审计平台。

  (二)因材施教,选准不同主体的科研经费审计重点

  目前,高校科研课题按照来源渠道的不同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不论是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其经费的使用与管理都具有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完成任务后要专项结题的特点。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审计重点:一是审查经费管理的严肃性、科学性。重点审查本校制定的管理办法是否与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相抵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手续是否严密、科学,是否做到了不同部门间的互相制约。二是审查经费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由于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的经费取得形式不同,审计的重点也就不同。纵向课题的取得一般都经过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部门的专家组严格审核,可不再进行专门审查。横向课题,由于是与委托单位以协议的形式实现的,不一定都经过专家审核,缺乏对科研协作的真实性、可行性的监督,故应着重审查科研合同的合法性、科研成果归属等问题,以杜绝资金损失浪费或挪作他用。三是审查经费支出的合理性、有效性。就目前开展的审计实践来看,纵向课题财政拨款部分主要是由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或委托社会审计实施的。“横向”课题主要由合作单位委托社会审计进行。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纵向课题学校配比经费上,对于虚设课题骗取资金、改头换面多头申报等已超出单纯科研经费管理范畴的问题,则应以国家审计监督为主导,内部审计起配合、协助作用。内部审计应将审计关卡前移,变监督为管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就“立项申请书”、“任务合同书”中“本课题所需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栏中所列示的仪器设备的专业对口性问题借助专业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力量一起予以论证、把关,确保配套经费专款专用,同时,建议可以建立使用台账,要求使用人员清楚记载使用时间、主要用途、在场人员等,这样既避免购买仪器的浪费,又为后续审计提供了依据。

  (三)定量结合,建立客观公正的科研效益评价指标

  科研成果的效益是经费提供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它不单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依据是科研课题在任务合同书中明确了的各项经济、技术及社会效益指标。例如:创造的利润、实现的产值、人才培养、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情况、获奖情况等,基本以定性描述为主。具体需要获取课题结题成果的相关数据,与任务合同书约定的目标进行比较而作出判断。但定性描述一般均超出内审人员专业知识范畴,要充分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才能对效益性做出正确评价。不便于常规性科研经费审计业务的开展,结合实践,可以建立一套常规科研经费审计定量指标,便于开展日常工作,如表1所示。高校内审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计算、对比、权衡,分析各课题组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从中找出差异、发现问题、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小奇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