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科研项目内审的现状,针对内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加强科研项目的审计工作,保证科研经费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内部审计;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一、前言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资金管理制度的不断变化,使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出现了多元化的新趋势,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如在立项阶段,投标立项时的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往往不符。某省2006年公布的对辖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报告显示,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经费的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占近六成。调查还发现,由于各高校普遍存在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情况,以及受各高校经费管理制度的制约,大量科研经费长期闲置。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审计,对于保护好国有资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反腐倡廉,都有很大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待提高
这是由内部审计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是属内部机构,且与其他科室是平行的。这种内审组织体制往往因利益关系的制约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不强,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做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而且,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许多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审计就是查账,作用不大,因而有意或无意地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使之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影响了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科研单位的内部审计最近几年才开始启动,审计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高水平的审计人员更为稀少,跟不上国家日新月异的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专业知识不够广泛,无法适应越来越复杂多样的财务工作的评价和监督。特别是近年来审计内容多、任务重,外出培训不仅经费缺乏,而且也挤不出时间,致使很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审计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素质得不到得高。现在企业的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比较单一,知识结构的覆盖面不广,审计手段也不够丰富。特别是许多交通企业的内审人员被单一地培养成仅仅关注财务控制和其他硬控制(如具体而又易于测量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职业素养,仅关注一些数字和具体结果,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可能给组织带来灾难性影响的风险和因素。
(三)内部审计的范围有待扩大
目前,我国高校内审机构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济责任领域。这与西方国家成熟的内部审计模式有一定差距。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已进入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其内部审计类型丰富,主要以管理审计为主、财务审计为辅的审计模式。因此,建立在财务报表基础上的、旨在审查财务状况、科研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合法的财务审计将不再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取而代之以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这种审计的目标是促进高校不断改善科研项目管理、加强法制观念、确保科研项目经费有效利用,符合现代内部审计特征的要求。
三、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内部审计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设置内审机构,认真履行审计职责
调整、理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合理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可以建立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最高管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能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并能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审计委员会确定。在此基础上,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做好“三个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二)拓展多种学习渠道,提升内审人员业务素质
内审人员需要具有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系统的组织管理知识、物资采购和管理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公共关系知识,同时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此外,伴随着“知识爆炸”时代,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审计部门应统筹安排全年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必要的条件对审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如创造条件,采取外派干部到相关部门实地锻炼,组织审计人员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等措施,以拓宽审计干部的思维和视野,做到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和学历教育“三管齐下”,鼓励审计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逐步改变单一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三)引进现代化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高校内部审计开展电算化,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工作质量。在电算化之前,必须进行大量审计证据的调查和收集,只有充分的审计调查,才能保证计算机审计的质量;要建立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建议有关单位加快开发适于高校标准化操作的内部审计软件,要求其功能不仅可以把不同财务软件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审计软件可识别处理的数据,而且对采取的数据可以分析、核对和评价,并形成审计决定,以推动高校内部审计更上一层;还要重视计算机审计结果的复核工作,可以通过内审前期和后期出现的线索及底稿资料进行复核,确保计算机审计的高质量水平。
(四)拓展内审范围,丰富审计工作类型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职能单一,审计范围过于狭窄。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内部审计应适时地调整其工作重点,并将审计范围从财务审计扩展到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个领域,把内部审计定位于服务导向型审计。
四、结束语
高校科研项目审计是一项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高校应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尝试创新审计方式。通过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过程及结算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审计风险,还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影响高校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内部审计工作,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完成这一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和高校及时、切实地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管理,创新机制,让高校科研经费不但用得好,还要用得巧。
上一篇: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