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目前,效益审计是当前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工程效益审计作为效益审计的一部分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各地审计机关通过对具体工程项目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达到促进国家公共资金宏观决策投资的合理性和使用的高效性,通过分析评价工程项目的“三性”(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发现问题,找出与项目规划、立项、论证、概预算的差距,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下面笔者就当前工程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工程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设投资计划缺乏科学性,未严格执行建设程序。一是工程建设前期的论证和决策定位不准,使得在建设过程中易出现边建边改、建好即改的情况,造成工程投资浪费、工程索赔(追索)问题时常出现。二是对工程建设的规章制度落实缺乏监督,由于大多工程项目存在赶工期、赶进度的问题,在涉及到具体的事件时,经常有跳过规定程序和制度规定,发生违规操作的现象。三是基建部门承担着本应由监督部门承担的事情,监督部门承担着本应由基建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责任,混淆了基建部门和监督部门的职能与作用。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工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土地的未批先用或先占后批的现象,尤其是以土地补偿作为配套资金的项目,有些项目已经竣工仍未办理土地报批手续。
2、工程管理不到位,损失浪费现象严重。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工程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管理水平落后。项目管理层次过多、责任不清,各方的纠纷与冲突现象严重,致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失浪费严重。
3、工程效益审计评价不规范。工程效益审计是针对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评价,审计目标不同,评价的具体形式也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作为评判依据。工程效益审计涉及的标准具有一定的行业性、专业性和地区差异性,审计机关对采用何种标准无法取得一致意见,难以提出完整准确的评价意见,易产生审计风险。
4、工程效益审计资源薄弱,复合型审计人才较少。工程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工作,工作时需要多种类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与工程等。审计机关专业人员往往仅仅是某一知识层面的专家,复合型人才较少,审计资源薄弱。
二、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对策
1、建立自上而下的工程效益审计机制。由省厅、市局组织,并选聘有关专家,建立工程效益审计组,开展对各地工程项目效益审计,强化上对下的指导监督力度。同时对造价跟踪审计和工程效益审计中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提出指导性意见,将效益审计落实到实处,强化全程监控与督查,巩固和树立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和权威性。
2、完善工程效益审计的内外环境。建设单位、基建部门等相关单位对工程效益审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自觉接受监督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审计人员要依法开展审计,确保对工程项目“三性”分析评价的准确性,要注意协调好基建管理部门、监理公司、外聘审计事务所人员、施工单位及各业务管理部门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做好工程效益审计的调查和了解。
3、建立和完善工程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对工程效益审计的评价应采取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分析评价体系。外部评价主要由建设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委托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等对其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内部评价主要是由内部审计部门以及造价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在施工管理、材料设备物资采购、现场签证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改进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复查或抽查,为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提供准确的审计证据。审计机关则结合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尽快完善工程效益审计的各项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的审计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逐步规范工程效益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和评价标准。
4、实行工程效益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工程效益审计“发现”机制和精确的预警系统,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审计部门应与建设单位、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联合形成审计监督合力,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方面的自主裁量权,避免个人说了算,提倡民主决策、民主建设,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消除审计监督盲点,提高监督效率,预防腐败现象发生。对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使工程效益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并提出预警。
5、提高效益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工程效益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需要各种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参加,如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规划人员、环境监督等专业人才,而当前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会计、经济管理、法律专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各级审计机关的迫切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应注重加快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审计机关的整体素质,为效益审计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效益审计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开展工程效益审计,减少投资建设领域出现的投资效益不理想、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等现象;纠正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投资建设治理工作不完善、内部缺乏控制、外部监管不力等问题,达到工程效益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统一,促使国家的公共资金真正为民所用。
上一篇:浅谈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