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人本视角下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来源: 李枚娜 编辑: 2012/05/18 08:37:57  字体:

  摘要: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文化最本质、最内核的因素,决定着审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是引导审计战略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本理念作为“以人为首要因素”的管理思想,以调动人、激发人、发展人、解放人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组织的高效运作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正是借鉴“以人为本”的有关思想,深入分析人本理念对于构建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深远影响,探讨构建人本型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审计核心价值观 人本理念 构建途径

  一、引言

  审计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审计文化、塑造审计精神的重要内核,是践行科学审计理念的重要指引,是审计事业蓬勃发展的根基。应该构建怎样的审计核心价值观,从而创造更大的审计价值,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人本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底蕴和“人性假设”的基本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在此为基石来思考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倡导人本型审计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发审计理念、审计准则、审计技术方法等诸多要素的革新,对于实现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发挥经济运行大系统中“免疫系统”功能作用都有着重要的引领性意义。

  二、审计核心价值观与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一般认为,审计核心价值观是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以广大审计人员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内的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整个审计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主要由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三个层次组成。其中,价值观居于核心层次,并决定着其他两个层次;职业道德是精神文化的第二层次,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审计工作作风则是整个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反映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三者相互统一,融会贯通,不可或缺。

  刘家义审计长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12个字高度提炼了审计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审计文化建设理念。这一审计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当前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主流审计文化的基本实质,遵循了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对各种价值观念检视与超越的理想成果。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和悠久的审计历史,为审计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引领,为审计人员构建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二)人本理念的历史演变和特征。

  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来己久,在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人性假设理论中都孕育着人本管理理念的形成。刘光东认为,人本思想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不同于西方哲学以自然界为对象,而更注重人自身,注重人生修养、人的价值和人际关系,表现为鲜明的伦理型人本价值取向。先秦思想家们,包括管仲、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人都提出过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不过它更倾向于以“民”为本,即不是立足于个性化的人,而是立足于民性化—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群。因而,有的学者称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为“民本主义”,认为其具有组织人本主义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与西方立足于个性化的人本思想的主要区别。

  西方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论是从古希腊传统、罗马传统,还有基督教文化都有人本的理念。希腊传统文化强调对人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罗马文化的那种功利的向往,对世俗、国家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文化中的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主义的向往之情。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特质在于“和”,突出集体性,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特质在于“争”,突出个人价值,强调物质财富,关注于征服自然,尊重个人的追求和选择。

  而人类历史发展到工业社会后,人的管理成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人本管理思想随着人性假设的变化而发展。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到泰勒、法约尔为代表的古典管理思想,到霍桑的“社会人”假设,到西蒙的“决策人”假设,到麦格雷戈的“X-Y理论”,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无不表明对人的因素的研究已成为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2.人本理念的特征

  人本思想基于“人性理论”和“需要理论”(马斯洛)这两块伟大的基石,已逐渐发展形成现代人本管理理论框架。人本观念,按照百科智库的解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组织的高效运作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将人视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把人的因素看成是第一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以激励人、调动人为根本手段;它将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视为最终目标,因而以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从而实现和谐良好的人本环境。

  三、人本视角下的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

  (一)审计文化的层次划分。审计文化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定义,在2004年召开的审计文化研讨会上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层次。审计精神文化,包括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审计心理、知识结构和道德取向等。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显性的,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隐性的,是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实质。三个层次的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由此构成了审计文化价值体系,形成了有机整体。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精神文化的范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审计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是在审计事业发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

  (二)人本视角下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人员的主流群体价值观,经过二十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发展,呈现出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开放性的特征。时代性,审计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变化,反映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去顺应审计发展的实际与现状;创新性,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创造性是其时代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应时而动,在审计环境变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审计价值观念;科学性,审计核心价值观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形成、演进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开放性,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应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的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观,是博采纵取、吸纳先进文化元素的成果。

  基于上述特征的分析,审计核心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也随之发生着变革。纵观其历史走向,可以分为原初型、技术型和人本型三个发展阶段。马亚男、周洪杰认为,原初型审计文化模式伴随着审计的诞生而产生,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是以弘民主、讲公开、求高效、重规范为主导价值,但过分执着于效率和制度规范、仅仅关注当下的审计成果;人本型审计文化模式是审计文化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继承了民主、公开、高效等优点的同时引入价值理性,使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的弊端得以克服,是今后审计文化模式发展的主导方向。

  在人本思想的框架内,审计核心价值观以价值理性为主导,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关注人不同需求层次的满足与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统一,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理想共生状态。因而审计核心价值观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国家治理的职能。审计从本质上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功能,通俗地说就是要即会“治病”又会“防病”。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更侧重于当好防病养生的“保健医生”。如果陷于技术审计价值观,可能会走入简单查问题的误区和屡查屡犯的恶性循环。而人本型审计价值观更提倡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将国家审计内置为国家治理的系统之中,促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治善”,最终成为一个强大而有内聚力的治理机制。

  二是审计价值导向更加明确。随着审计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审计规范也会逐渐地显得滞后或不健全。审计人员不再教条地迷信和机械地执行现有的审计规范,而是在审计价值理性引领下,自觉地逐步修正和完善审计法律规范,以实现审计的根本精神;

  三是审计的业绩导向更加符合人本思想。在技术型审计价值观的影响下,审计人员很可能步入误区,对审计事项的评判以数字化和量化作为表征,误把工具和手段当成了审计目标去追求,导致审计工作还原到了繁琐的简单劳动。而在人本型审计价值观的导向下,审计人员能够跳脱出对审计大要案和违规金额的片面关注,转向关注具有根本意义的制度和政策的缺欠,从而实现真实、合法与效益目标的预期。

  四、构建人本型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等人类所有重要思想家一致认为,离开了价值理性和精神层面的审美和道德伦理,人类的发展就可能走向自我沉沦的终点。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和国家治理观点的提出,预示着审计核心价值观正由技术型转向人本型,审计文化建设将更多地思考如何更趋近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构建人本型审计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将人文关怀作为审计人员情感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情感交流实现有效的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情感,消除员工的消极情感,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到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实现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把人文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奏,以春风化雨的关怀、以关爱员工的仁心、以为职工解难的爱心,切实感化审计人员,从而增强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优化工作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团队氛围,特别对于常年出差在外的审计人员,一个健康、和谐的审计组气氛对审计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审计人员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如现代办公设备、通讯手段、交通工具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行人性化的审计人力资源管理。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内部都存在着五种需要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作为人本管理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审计人员的选拔与任用。能否知人善任、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对审计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重大,这也是人本化审计管理的体现。要不断破除人才使用上的各种定式,量才施用,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才能够不断保持德才兼备的审计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审计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激励观念,将审计人员的工作激情迸发出来,将“精、气、神”提升出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工作特点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核心,从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单个的项目激励转化为对员工自身的职业生涯激励。

  三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当前的审计环境和审计要求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培训充电成为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大培训的投入,特别是与审计项目实施直接相关的培训投入,并把它作为自身职业规划、自我增值的组成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能,降低审计风险。

  四是审计人员的考核。要实事求是、全面评价员工,既注重业绩评价,也注重个人素质的综合评价。要善于运用量化考核指标,但又不局限于量化的标准,从长期、一贯的角度来看干部、选人才。并结合必要的奖惩措施,奖勤罚懒,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考察出斗志和士气。

  (三)以加强自身修为作为实现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路径。广大审计人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社会经济、哲学社科、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知识的修养,深刻领会其中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以此培养和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审计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从而实现其构建。要孜孜以求地做到明确责任、秉承忠诚、坚守清廉、严格依法、坚持独立、追求奉献,以自身的全面发展成就审计事业的精彩。

  (四)以知识型组织作为构建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摇篮。知识型组织相比与传统型组织模式,它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核心,为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是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知识型组织内,人的全面发展与组织的发展从根本上极度契合,更加凸显人的作用,更强调人的主体性,从本质上要求解放人性、发展人性。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知识型组织的实践方式,一是要倡导创新的氛围。人本审计对于伦理价值的关注内在地要求审计工作方式、准则、标准的不断创新,创新是审计工作形势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组织永葆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源泉。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审计行为标准、审计信息化管理方式;二是要开发员工的自主管理,将管理理念建立在员工的个性发展基础之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三是要培育学习型、和谐型的文化氛围,强调不断学习、全过程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建立互动式学习模式,实行知识共享,使审计组织成为一个互相学习、整体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四是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文化管理作为人本管理一般实践方式的最高层次,通过组织文化的培育,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在这种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地进行管理。营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建立良好的、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审计人员获得归属的满足和创造的动力,从而有能力去发挥审计推动国家治理的巨大作用。(李枚娜)

  参考文献:

  [1]刘家义.2011.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奠定审计事业发展根基.中国审计(23)

  [2]刘英来.2005.审计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审计研究(1)

  [3]刘光东.2004.人本管理研究:以人为本促进组织发展

  [4]马青山.2011.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审计(24)

  [5]马亚男 周洪杰. 2011.审计文化模式概说. 审计研究(1)

  [6]王学龙. 2005. 构建人本化审计管理体制的设想.兰州商学院学报(21)

  [7]严秋菊. 2011.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8]吕艺高.2007.论“人本管理”的特点、途径与手段.湖南工程学院学报(17)

  [9]胡春晖 王东娣.人本审计的几个基础问题探讨.天津商业大学学报(30)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