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一、高校实验经费管理现状
(一)经费管理不科学,设备利用效率低下
实验经费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管理维护费和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经费。目前大多高校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一般将实验室的管理维护费分配到各实验室或主管院系,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经费通常是学校统一掌控。首先,实验室管理模式通常采用的是学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或者是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实验室是为了配合理论课教学而设置的,一门课一个实验室,彼此间相互独立、相互封闭。各实验室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申报购置计划时,盲目地争购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常常会出现申购金额远远超出预算采购额度。其次,由于受教学任务所限,有的实验室一学年仅能开出几个实验项目,实验室功能单一,造成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投资效益不高。第三,连续几年的大规模扩招和新专业的迅速发展。出现很多交叉学科、交叉专业和交叉课程的现象,每个实验室都需要配置相应的场地和仪器设备,部分设备使用频率低,尤其是一些贵重设备重复配置,造成极大浪费。
(二)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设备维护人员缺乏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验教学体系、学科发展及门类增多,学生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教学中原有仪器设备的损坏、不足以及需要被淘汰等问题,给高校实验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大挑战。其次,部分实验教学人员学历不高,职称偏低,对实验试剂采购和管理、仪器维护管理、实验准备等基本的工作经验不足,容易造成实验器材浪费。第三,部分实验人员知识陈旧,不能掌握新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导致很多涉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设备闲置,实验教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第四,在设备维修方面,只有少数院校设置有设备维修科,但由于专业维修人员不够,常常出现需要维修的设备大量堆积的现象。而更多的学校则没有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通常由各个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行负责。由于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知识,又没有经过相关的系统培训,因此,经常造成一些大型的、贵重的仪器设备因为一些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出现维护和使用不当造成损坏的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三)会计监督不力,财务预算管理弱化
第一,实验材料低值易耗品购进批次多、品种多、数量不稳定,由相关二级学院管理,财务部门直接将其列作支出,不人材料账,不办理相关领用手续,使这部分实物缺乏相应的会计监督。第二,绝大多数院校实验室,由于主管实验教学管理领导的不同,教学部门和仪器设备采购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学校又缺乏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手段,导致经常出现教学科研实际需求和仪器设备采购脱节的现象,急需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不能及时购置,而采购的仪器设备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实验经费由于实验教学人时数、学科及专业特点及市场信息等存在不确定因素,对其的测算难度加大,财务部门也无法取得真实数据,材料经费预算只能由使用部门说了算,或者由相关部门在上年耗用的基础上,根据经验,通过主观判断确定,造成信息不对称,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力不强,财务预算控制效能低下,预算管理功能被弱化的情况。
二、高校实验经费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经费预算体系和标准,把各实验室所用的预算科目编制标准规范化,成本测算有章可循,在确保教学及科研正常需要的前提下,加强仪器设备及其他财产的计划管理,通过科学测算,合理调整、调配资源,将各实验室预算从“预算内”向综合预算转变,合理调整预算的科目、定额、标准,改进实验室预算管理基础措施,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一本预算,一个账户”。然后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实验室,由其负责审核、汇总。分析基层单位的收支预算,编制实验室收支预算并提出建议和计划,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节约经费支出。
(二)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
高校实验室建设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对于理工、农医类专业来讲,实验实习是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充足的实验实习经费,能保证学生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必然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数量短缺,损坏的设备和仪器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从而不能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
(三)改进内部资金使用制度
经费使用制度是否健全、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校财务资源流出。经费的使用主要涉及到实验室、财务部、实验人员等几方的责、权、利,实验室要协同财务部门搞清经费来源及特点,对不同来源的实验经费采取不同标准的管理策略。健全的经费使用制度可以起到规范财务行为、加强支出控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财务部门一方面要注重国家的政策性和规范性要求,制定相关的专项经费实施细则:另一方面,要协同实验部门做好实验经费管理工作,完善实验经费管理制度,按经费管理进行会计核算,不断学习各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运用实验经费,保证实验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四)制定详实的实验经费量化管理模式
实验课的计划学时数、学生人数和消耗的权重系数是确定实验经费合理分配的主要依据。管理部门应根据教务部门的教学计划制定出本学期实验经费指标,依据学科承担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学生人数和实验消耗权重系数三个主要因素计算学校实验经费的分配方式及数额,经主管校长审批后直接分配到实验室,由实验室自行掌握,按需要直接领取器材及消耗材料,减少审批手续,使实验室和供应部门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整个量化管理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管理,使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和透明化,同时也便于各个实验室对经费的统一使用和计划安排,大大调动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减少了浪费。
(五)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沟通,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对于高校实验经费管理至关重要。财务人员应经常参加业务培训,让从事财务工作的每一个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且通过工作实践,学习与本行业有关的市场经济和科技信息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经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使得队伍具备法纪严明、政策性强、业务熟练、诚信度高、服务热情的素质。规范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有针对性地对各类财会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同时,在严格实施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建立对财会人员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有效地调动财会人员管家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建立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对实验室及所属二级单位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划分各单位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实施内部会计委派制,规范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财会监督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制约机制。明确会计工作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做到按章办事、依法办事,确保会计工作每一个环节严密、真实、完整,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货币资金管理上,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严格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在实物资产的控制上,要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坏和流失。再次,加强对财务工作程序的监督。通过总账、分账的定期检查和对每一笔资金使用的检查,把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的成本痛点
下一篇:探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