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这种通过人为调控发股节奏来达到调控市场的做法,是有违市场化准则的。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一次改革。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于 6月10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这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指导意见》在“改革原则”中明确规定:坚持市场化方向,促进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注重培育市场约束机制。同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要“淡化窗口指导,重视市场选择”。
照直说,这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着太多难以令人满意的地方。虽然说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是这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但也是一个“暗点”。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其实很不全面,一些妨碍市场化改革的因素都没有清除掉,以至此次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只是空中楼阁,新股发行市场化之路将不会平坦。
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之所以成空中楼阁,关键有两点。首先是回避了大小限的问题。大小限的发行并不市场化,市场化的只是公众股份。由于大小限占的权重很大,而公众股份占的比例很小,这种局部市场化发行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导致股票的价格脱离价值,使发行价格高企。其次是新股首发与上市的比例偏低,这既抬高了股票的发行价格,也抬高了新股的上市价格,使股票的二级市场充满了风险,并因此导致中国股市投机盛行,以至像中国石油这样优秀的公司,也很难体现出应有的投资价值。
正是基于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先天性不足,所以落实到实际新股发行过程中来,从一开始就出现了疑似叶公好龙的局面。虽然市场上充满了对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赞美,但落实到新股发行中来,某些人的想法与证监会的做法,压根儿就停留在政策市里,还沉迷在调控新股发行节奏的老一套里。
过去的新股发行,完全被政策之手所调控。新股发行节奏的快慢完全由证监会来掌控。行情火爆时,新股发行的节奏就安排得快一些,甚至安排大盘股发行;相反,在行情低迷时,发行节奏就放慢一些,甚至干脆就叫停新股发行。在这种调控模式下,新股发行完全成了管理层调控股市的政策工具。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股票市场的稳定,但这让股市成了典型的政策市。尤其是这种调控发行节奏的做法,客观上是在维护一种新股高价发行的圈钱机制,毕竟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新股的发行价格可以降低一些。因此,这种通过人为调控发股节奏来达到调控市场的做法,是有违市场化准则的。在实行市场化新股发行的情况下,这种人为调控新股发行节奏的做法是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
但遗憾的是,伴随着IPO开闸的脚步,市场上呼吁管理层调控新股发行节奏的声音不断。而证监会似乎也没有辜负市场的重托,在调控新股发行节奏方面得心应手。本来在暂停了九个月的新股发行之后,在目前股指逼近3000点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很高。此时管理层理应推出大盘股发行或同时推出多只中小盘股的发行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但管理层却置投资者的需求于不顾,IPO第一单只推出了桂林三金,第二单也只推出了万马电缆这样的两只小盘股发行。此举不仅不利于提高新股申购的中签率,而且还将给二级市场的投机炒作埋下祸端。
不仅如此,为配合IPO重启,央行甚至于6月23日意外暂停了正回购,紧急向市场“输血”。自4月底以来,每周二和周四是央行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日。央行每周二会在银行间市场进行800亿元~900亿元的28天正回购操作,而在周四则会发行三月期央票,规模也在800亿元~900亿元左右。而6月23日市场迟迟没有等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交易”的公告。这使得当天有800亿元的到期资金注入到市场上。央行此举显然有利于缓和IPO对资金面带来的冲击。不过,桂林三金区区6亿元的融资,居然要让央行暂停一天的正回购来让路,这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这种为新股发行让路而暂停资金回笼的做法,无疑是过去国家政策呵护新股发行的重演。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证监会在新股发行上高举市场化发行的大旗,但在实际发行的过程中,新股发行却又上演了叶公好龙的一幕。毕竟管理层对新股发行的调控早已习惯,毕竟新股发行关系到中国股市的最高利益。也许所谓的新股市场化发行,不过就是让新股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发出去而已,至于别的,在融资高于一切的A股市场也许一点也不重要。
上一篇:论投资风险与投资持续发展关系
下一篇:涂孙红:清华系的整合方程式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