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小企业分类与融资难探析

来源: 夏励嘉 编辑: 2009/09/14 15:22:37  字体: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笔者认为由于各类企业对融资需求差异甚大,因此,对企业进行融资分类分析,寻求企业对资金的合理需求才是正确解决融资难的关键。同时融资制度也应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中小企业;分类;融资;改革

  根据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简报,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60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 800多万户。由此可以看出,如此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如能健康发展作用之巨大,分类研究其融资问题才是有效方法。

  一、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与差距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拉动经济增长还是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自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8%,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的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68%左右。在40个工业行业中,中小企业在27个行业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部分行业已经超过70%,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

  二是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民工相当大一部分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不断加大,研究开发机构不断完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目前,经认定的省区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是中小企业建立的。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其科技成果也占80%以上。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个体劳动者或自由职业者不计入中小企业的范畴,按周天勇教授估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每千人口的企业数不到9家,与发达国家的40~50家水平相差较大。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既有理论上的可能,又有促进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二、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融资难分析

  (一)融资难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据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我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6%,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200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调研结果也表明: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强烈,资金用途明确。六成企业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所获资金近六成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余用于维持正常生产和更新技术。中高发展速度的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比例更高,说明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企业负债水平较低。调查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40%,说明融资潜力大。

  (二)融资渠道单一,对商业银行信赖度高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商业信用、内部集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及民间融资等。其融资成本也按此顺序由小至大。财政拨款成本代价最低,但数量极少,微不足道;商业信用多表现为应收应付款,受制于企业规模,数额一般较小。数额较小时,信用双方一般不计利息,信用成本较低,数额稍大时,成本远高于银行贷款。如赊购货物时,大额货物需要计息,赊购价远高于现金付款价;内部集资多在亲朋戚友范围内,一般融资规模较小,出于亲情成本较低。但若融资规模较大,往往按民间融资形式办理,成本大增;而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条件要求苛刻,一般企业无法获得此信用。因此,追求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成本最低的选择。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的调查也证明,近七成的企业选择商业银行贷款为企业融资的第一和最主要选项。

  (三)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难易程度不同、需求满足不同

  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条件苛刻、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例低。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占总贷款的平均比例为76.4%。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物主要是个人住房,且抵押率往往低于50%。设备的抵押率甚至只有10%,往往还不被接受作抵押物。同样的贷款条件,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达到要求,否则反之。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中期报告会”上披露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中做大的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其他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

  此外,贷款期限短,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属于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短期贷款占总贷款的85%以上,且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

  三、中小企业融资分类分析

  整体而言,融资难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但是,中小企业千差万别,融资难的程度及需求类型往往不同,只有对中小企业科学的分类,才能理解和把握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及风险大小,才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

  借贷双方一般会以企业竞争优势作为融资的基本条件,竞争优势强、经营收益大,融入方需求大,融出方有收益保障。融资基本上用于未来经营,但融出方对融入方未来经营竞争优势的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的短板,融出方往往使用融入方现有竞争优势作衡量条件,综合衡量企业现有竞争优势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现有规模、企业发展速度与市场占有率等。

  (一)按企业现有规模

  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企业规模既是历史竞争优势的体现,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由小变大;同时也是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规模效益是其竞争优势之一。大企业、规模较大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青睐是目前不争的事实。进一步说,由于大企业划分标准较高,数量较少,各地金融机构只能面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其中较大者自然受青睐。因此众多的小企业、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体。而微型企业,多数为个体户形式,规模细小,资金需求量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按常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企业贷款,内部融资是其可能、且有效的融资方式。

  (二)按企业发展速度

  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超过平均发展速度的高速发展的企业、在平均发展速度范围内的一般发展企业和低于平均发展速度的衰退企业。

  高速发展企业体现了历史及现有竞争优势,按照惯性原理,在现有生产函数不变的前提下,未来的竞争优势仍将延续,所以,这部分企业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此细分方法与按规模细分方法比较,在生产函数不变或效率更为提高的前提下,长远而言细分结果往往一致,即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规模就大,否则反之。但若生产函数发生恶化以及短期而言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金融机构往往更钟情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融资需求除流动资金需求外,更需要长期固定资产资金,统合而言亟需权益性资本。

  衰退企业可能更需要融入资金以补充亏损导致的资金流失,这种融资风险极大,只有改变产品、更新设备,或更换管理人员、完善管理方式,构建更有效的生产函数,才能挽救企业。金融机构信贷一般无法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函数,一般也不对衰退企业融资。只有兼并注资等方式才是较有效的挽救衰退企业的融资方式。

  (三)按市场占有率高低

  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和一般竞争性企业。

  当今,只有市场更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细分的市场中或特定市场中也能占有很强的垄断优势。在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当代,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业务专一,争取在细之又细的市场中占据更高的份额,以赢得竞争优势。如某中型企业专注于生产电饭锅的温控器,占有全国电饭锅温控器市场的60%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垄断优势强,其规模一般也较大,而且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生产函数变异较小,未来的生产经营稳定性较强,是金融机构授信的优质对象。反之,市场占有率低的中小企业,即一般竞争性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稳定性普遍较差。

  将上述分析,参照波士顿矩阵方法,按企业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划分四大类企业: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企业。每一大类企业又按企业规模分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两类,形成八种企业类型。这种分类法将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予信贷的微型企业、衰退企业排除在外。再将这八类企业对资金需求分为高、较高、低、极低四种,将风险分极高、高、较高、低四种。按企业类型对应资金需求及风险形成融资需求与风险分析表(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指企业原有业务产生的资金需求,若企业转变业务内容,形成新的生产函数,资金需求将会不同、风险也不同。业务转型的企业可重新按表1分类。若企业有多种不同的业务,分属不同的市场,则既可按不同业务分类分析资金需求及风险,也可按一定的方式加权合计后分析。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上,一般认为是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银行风险收益不对等、企业可抵押资产少等。中小企业往往经营不够规范,难以向大企业一样提供规范、令人信服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需要依靠信贷员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长期、细致地了解,得到企业与企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信贷决策,这就形成金融机构较高的信息成本。根据徐洪水的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平均贷款额仅为大企业的0.5%,导致银行单位贷款额的管理成本较高。由于贷款利率浮动空间有限,中小企业贷款对于银行而言是一项成本高、利润低的业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抵押或质押,抵押或质押额主要与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正相关,实证发现与企业规模正相关。一般而言,越小的企业,抵押或质押贷款的条件越差,获得的贷款额越少。

  因此,根据国内外经验及分类指导原则,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与对策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于较易获得融资的较大规模且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中型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和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信誉,争取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贷款。

  具体包括:首先,利用企业业务量大,承担管理费用能力强的条件和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内在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内化信息成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其次,保持合理贷款水平,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成本。

  对于亟需权益性资本的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中型企业和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以短期贷款为主的银行融资较难完全满足其需求,可寻求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如寻求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市场上市等。

  二是对于数量庞大的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中型企业和衰退型的各类企业,经营风险高,企业容易陷入亏损或已经进入亏损状态,企业往往需要融入资金以补充亏损形成的资金流失,或是融入资金转营新业务,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应贷款给其补亏或转营新业务。企业只能从其它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如通过兼并注资等方式获得新生,或者倒闭。

  三是对于小型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绝大多数属于高科技企业,如某人发明某项技术获得专利或专有技术,在某个市场获得垄断地位,而该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很迅速。因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亟需的权益性资本既无法通过抵押贷款取得,也无法获得发行债券的权利,更无法获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其融资最好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获得,或通过信用担保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

  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小型企业多数是独占某种技能的传统企业,业务稳定,发展潜力不大,多无融资需求,融资为偶然性需要,或发展新业务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小额融资要求可以抵押方式或担保机构担保办理贷款。

  而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小型企业和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的小型企业其融资风险高或极高,除非有担保机构担保或易于变现的资产作抵押,否则,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应给予贷款。

  四是对于众多的微型企业及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因其组织形式绝大部分为个体户或与个人资产无限连带责任的私人企业,规模细小,资金需求量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按常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企业贷款,个人出资、亲朋戚友集资等内部融资是其可能、且有效的融资方式。此外,不足的资金可以个人资产作抵押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个人融资业务。资金不足的最后融通办法是代价最高的民间融资。

  五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应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国内外学者都证明了银行规模与企业规模在融资渠道上是相匹配的,即大银行主要给大企业贷款、小银行主要给小企业贷款。在我国举办大量的小银行是不现实的,较好的办法是发挥大银行的作用。但大型商业银行在经营权力高度集中时,很容易偏向大企业贷款,忽略了基层银行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与能力,实际上,不少学者实证认为对中小企业信贷收益不比大企业差,政府可以考虑制定法规,规定向中小企业信贷的最低比例。

  六是构建和规范有效的担保体系。在银行信贷资金受制于浮动利率上限无法实现信贷资金风险定价的体制下,担保机构外延了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定价的功能,大力发展各类担保机构成为政府、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担保机构承担了最后的信贷风险。规避风险的最佳方法就是获取真实的企业信息,构建最终风险的分摊机制。因此,担保机构应有政府参与,以及众多合格的可能被担保企业参与。被担保企业群最好是由相互了解、相互关联的企业构成。如此,担保机构才能及时、迅速、低成本地获得真实信息,才能在自觉自愿互相分摊最终风险的机制下长期生存与发展。

  此外,还应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信用评估制度,才能有效减少信息成本,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 五年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情况与2008年工作重点[J].中小企业简报,2008,(1).

  [2] 周天勇.中国究竟有多少中小企业[N]. 中华工商时报,2003-10-14.

  [3] 徐晓峰,纪建悦.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再探讨.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1).

  [4] 池仁勇. 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综述[J].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2006.

  [5]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调研报告[J].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2006.

  [6] 王永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际启示[J].大经贸,2006,(6).

  [7] 申义,糜仲春.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 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与政策路径[J].金融研究,2001,(11).

  [9]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课题组.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体系的研究[J].金融论坛,2003,(12).

  [10] 周新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以浙江、湖北、江西三省为例[J].经济问题,2005,(1).

责任编辑:小奇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