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01-19 09:40 来源:邹世春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面预算;对策

  【摘要】文章主要从六个方面谈了企业集团在全面预算管理上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预算管理的成功要求有力的信息支持

  这种信息支持已大大超出常规财务会计信息的范畴,不仅要求财务信息,而且要求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求反馈信息,而且要求前瞻信息;不仅要求企业整体信息,而且要求分部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预算管理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没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化的信息保障体系显然难以奏效。这一信息保障体系包括对于信息的及时收集、传输和整理的程序与职责规定,对于前瞻性信息获取程序与职责规定,对于内部信息反馈系统的设计等等,具备了这些条件就能建立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包括预算内事项预警、超预算事项预警、预算外事项预替、反常事项预警。尤其对反常现象,虽然并不一定成为隐患事项,但一旦转换成隐患事项并最终发生将酿成重大损失,影响公司整个预算完成。

  二、从绩效评估的需求推进预算管理进程

  业绩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预算管理体系因素,科学的业绩评价制度可减轻管理者执行预算的压力,避免过度的预算松弛。结合企业的绩效考评,可以有利于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公司高层预算意识的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期望仅仅通过数据作一番表面文章进行全面预算,只能是徒劳无功的尝试。预算要真正发挥其职能与作用,不但要考虑所有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紧密结合,把预算作为公司及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来源,成为整个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成为一个完整的、广义上的企业业绩控制系统,惟其如此,预算管理才能够名副其实地扮演在公司整个战略中的重要角色。

  三、切实加强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虽然我们必须强调预算执行的刚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企业调整经营战略的时候,必须要对预算进行一定的调整来适应变化,实际上环境的变化是永恒的,完全符合预算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另外,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会发现预算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这时就需要对下一期的预算作一些必要的调整,特别是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起步阶段,由于经验不足,可能会对预算进行经常性的调整,其次难免出现企业编制的原来预算人为水分过大,与实际状况发生不符,如果仍坚持按照原预算去执行,显然不符合预算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初衷。所以调整是必须的,但是调整必须是可控的,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必须由制度来保证。

  在进行预算调整的时候注意几点:首先,预算调整是客观需要的,正确有序的调整可以使预算控制更加有力;其次,必须严格规定企业各级领导的预算调整权限,企业中的每个经营层次都可以在自己权限内调整预算,但是超出权限的调整一定要依照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申请,经审批后才能予以调整,重大调整应通过预算管理机构集体讨论;再次,应该通过建立规范的调整程序来制约调整的权力,也就是说,企业中无论是哪个层次的领导,在行使预算调整的权力时都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有效的预算控制。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机制,充分认识到编制预算是为了把握未来的变化,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不是僵化死搬教条,使预算成为管理的装饰品。

  四、预算绩效考评与奖惩

  在集团运营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借助于各种层次、不同频度的管理报告来监控业务计划进度,通过对关键的绩效考评指标的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迅速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若有必要,甚至可以对原有的全面预算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好地适应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实现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

  预算考评的频率因企业经营性质和所处的行业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每月初步评价,每季进行综合考评,年度进行总结。预算考评的报告内容应包括:集团对下属预算责任单位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预算责任单位要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要于每季后上报企业决策层,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应随下一年度预算报告一并报集团决策层。

  采用平衡记分卡法设计预算考评指标,如果一个企业预算编制得非常完美,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配套的预算考评体系,那所编制的预算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应付上面的文字游戏。如果到头来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者凭感觉主观评价下属,这不但影响整体工作绩效,而且蔓延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将严重腐蚀企业员工的灵魂,预算考评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由于企业全面预算内容很多,难以全面考核,再加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等因素了,很多因素是全面预算管理无法覆盖或是不太重视的内容,因此出现了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引入了许多非财务指标,如:顾客满意度、员工培训次数、机器利用率等。因此选择适当的考评内容就成为预算考评的一个关键问题。

  五、建立预算管理内部审计评价

  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是紧密联系的,有力的监督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为加大监督力度,并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不参与预算的编制工作,只负责预算执行过程与结果的监督,直接对董事会或总经理负责。内审部门一方面可以借助审计网络系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各二级单位实施突击性审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期末根据财务部门汇总结果的评估定期审查。

  预算编制审计主要着眼于预算编制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以及预算管理模式选择的适用性,预算项目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和预算管理组织构架的合理性,有关经营因素变动关系,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及其影响程度。

  预算执行审计主要着眼于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揭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制度和监管上分析原因,揭露隐患和重大经营决策失误。以成本控制为重点,检查分析执行情况,检查日常管理是否合规,预算信息反馈与沟通是否及时,各项预算控制点发挥作用的程度,有无影响运营效率和自主能动性的发挥等问题,有无目标不相容或目标转换问题。

  六、召开预算对标会议,深入预算分析

  预算分析是预算考评的前提和基础,定期下属预算责任单位和预算管理部门。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预算和实际情况的差异,并追述原因,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方案,为预算定期调整提供依据。从而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和战略价值。同时也为下期预算编制和管理积累经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针对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在每季度的预算对标会上,预算分析的程序可以大致如下:首先确定影响业绩的关键因素,例如收入与预算目标存在差额,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产品价格、销量、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销量等;企业经营方针、经营策略、增收节支措施对损益性预算的影响;企业的投融资方案对资本性收支预算的影响;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预算的影响;企业的融资风险、偿债能力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性状况。通过详细的差异分析,帮助企业发现执行过程或预算期末时出现偏差的原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预算控制的效果。但是,差异分析也存在缺陷,预算差异分析的效果取决于预算标准本身的状态,如果预算标准设立较低,容易达到,差异分析就无法发现实际问题的存在;如果目标设立太高,差异分析就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在召开对标会时,要综合考虑非财务因素的变化对企业整体业绩的影响,如市场占有率,预算分析按照职责分工由有关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分别完成,形成系统的分析体系。

  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搭建预算信息平台

  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资金的预算,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子系统。该系统的开发要经过六个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了解全省预算管理的需求和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三方面论证软件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二是系统分析阶段,主要对系统做详细的调查,确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流程和数据结构,自上而下逐层编制修改数据的流程图,制定出可行性系统设计的逻辑模型。三是系统设计阶段,根据已建立的逻辑模型来建立物理模型,确定系统实施的具体方案,完成定义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接口,设计全局数据库和数字结构,确定系统代码、对话接口、输入输出、划分程序模块等任务。四是系统实现阶段,将设计阶段的说明转化为所要求的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语言书写的源程序,并对编写好的源程序进行单位测试,验证程序模块接口与设计说明的一致性。五是系统调试和测试阶段,系统调试是把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里运行,通过调试进行检查、修改。系统测试是为了验证新系统是否达到设计目标,是否完成规定的设计要求,使用是否方便等。六是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对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使之经常处于最佳状态。系统维护包括程序维护、数据维护和硬件维护等。

  预算编制要充分利用系统自动生成表格,预算执行要对不同的预算目标设置不同的写保护,如费用预算应以费用预算数作为最高限制点,并设置预警装置,超出预算数系统自动拒付。预算执行完毕,系统能对预算差异作出分析并自动生成差异分析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目标利润的顺利实现。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必须与购销存等子系统进行联结,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运行系统。对预算管理系统自身的设计也要符合企业的实际,符合集团化运作的要求,与预算管理体系相对应。

  【参考文献】

  [1]龚运芳:论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6(3)。

  [2]张琼: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管理,2007(3)。

  [3]万良勇:企业预算松弛成因浅析[J].财会通讯,2007(12)。

  [4]董伟、张朝亦:集团型预算管理模式[J].财务与会计,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