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有效路径的思考

来源: 杜晓光 编辑: 2010/12/17 13:21:37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摘要】财务治理是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有效路径很多,本文主要从财会人员、财务制度创新、资金治理、财务报告以及财务目标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治理;路径;思考

  小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囿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从长远角度看,财务治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对其生存造成威胁。基于此,笔者就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提出五条路径。

  路径之一:改变用人模式

  财会人员是企业财务治理之本。财会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和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这是实施财务治理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财会人员的选用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依赖血缘关系比较普遍;二是返聘人员所占比重较大b此种用人模式至少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碍于血缘关系,在财务治理上难有作为;二是返聘人员专业知识陈旧,在财务治理上力不从心。欲改变此种现状,加强财会人员在财务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治本的办法是改变目前用人模式。比较现实且有效的办法有四:一是强化财会人员的现代理财观念,包括法制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盈利观念、效率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等;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财会人员能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比如给财会人员~定比例的股权,让其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持股分红,调动其参与财务治理的积极性;三是为财会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接受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其参与财务治理的能力;四是企业决策者避免过多“违规式”干预,给予财会人员充分权力。

  路径之二:创新财务制度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创新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为,达到利益协调与合作的目的,而对财务制度作出的优化安排。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治理与财务控制两个方面。因此,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主要是业主主导型。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就应当对利益相关者予以特别关注,创造条件让其参与企业财务治理,这实际上是强化财务治理中激励约束机制的一种创新体现。有利于调动利益相关者专用性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专业化资源。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创新主要包括:1、再造财务控制流程。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流程与业务流程是脱节的,企业无法对业务活动实施实时监控,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导致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价值链环节的失控。因此,中小企业有必要树立价值链财务的观点,将财务控制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让财务人员参入业务活动。2、中小企业还需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一个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运用实时的财务控制方法,如预算管理、财务结算中心、财务业绩评价等,从而对业务活动展开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另一方面,设立多道财务防线,为财务活动稳健、高效运行提高有力保障。3、注重关键点的财务控制创新。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对该点的控制效果和效率将决定整个控制体系的效果和效率,中小企业的关键控制点在于现金、存贷和信用风险的控制。

  路径之三:强化资金治理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资金治理。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治理,加强财务控制,这是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治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治理做出贡献。

  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要做到三个有效匹配:第一,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做到有效匹配。比如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第二,资金收回和支付做到有效匹配。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第三,资金分配做到有效匹配。比如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比例应合理。

  建立健全财产物资治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方面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治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治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治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强化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治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治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治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治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治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路径之四: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加强财务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小企业财务报告普遍存在着可信度较低和信息不对称现象。

  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及财务报告可信度较低而引发的问题,对于完善和规范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行为,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至关重要。

  会计作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通过信息披露和适时财务报告等手段传递会计语言,能使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及其发展前景并明确自己的机会所在。就表达方式而言,在中小企业中,由于其特点的限制,不宜过于强调财务呈报模式,也不一定必须提供经过进一步汇总、累计甚至“调整”后的会计数据,而应提倡尽量多地披露未经“粉饰”的所谓原财务信息。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便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中小企业的业务简单,提供更直接的信息可减低对专业判断和信息分析能力的要求,从而更便于使用。第二,可以减低编制或生成、提供财务报告的成本。第三,若采用上述披露方式,可提高披露的及时性,较少主观判断的运用,尽量避免人为差错,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第四,此种情况下财务报告的编制对技术要求不高,从而可减少对高水平会计人员的需求,能够适应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实状况。当然,如何使此种披露形式规范化和合法化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做为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在财务治理中作用的一种思路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赋予相关各方更明确的报告责任,积极推行强制审计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和可靠性低等问题的又一途径。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重合,从客观角度理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严重,而税务和银行对审计的要求又不是必须的。因此有人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可免于审计。从解决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信息不对称和可靠性低的角度看,这种想法是值得商榷的。众所周知,审计对财务报告的鉴证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如果仅从税务和银行角度考虑而忽略审计,多数中小企业往往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不同口径的财务报告,从而使其向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可信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会进一步加剧。

  此外,构建以纳税申报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系统,确保中小企业向各方提供的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与一致性,将是更为实际并有效的一种做法。一般而言,财务披露会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行动,从而具有经济后果。中小企业为了特定目的进行会计操纵,导致其向不同利益相关者发布的财务信息不一致。基于此,要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行为,只要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以纳税申报为基础,配合减税措施,采用税务导向,以纳税申报表的模式进行报告,就可使中小企业用于各种目的的财务报告统一起来,进而提高其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路径之五:以“EVA”为财务目标

  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是其薄弱环节,而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又是“弱中之弱”。要改变此种现状,需采取多种措施。如果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话,将“EVA”作为企业财务目标,不失为是一条可以探讨的有效途径。

  “EVA”是一条能将所有者与经营者紧密结合的纽带,对于完善企业财务激励机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就经营者而言,所有者采用以“EVA”为基础的财务激励机制,使得经营者必须在完成“EVA”的压力下提高资本运营管理能力。同时经营者也必须更有效的使用留存收益,提高融资效率。因为“EVA”使人认识到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是有代价的。在运用“EVA”以前,由于内部留存收益筹资无需支付任何成本,且不需与所有者者签订某种协议,也不会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其他限制。因此内部留存收益往往被经营者视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而大加采用,较少地考虑这笔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另外经营者偏爱多保留利润会形成较多可由其自由支配的资金,从而加大代理成本。EVA则促进经营者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扭转经营者的投筹资观念,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更好地维护所有者权益,促进股东的权益最大化。

  同时,若采用以“EVA”为基础的财务激励机制时,还可防止经营者操纵盈余管理的行为,给予高业绩的诚实经营者提供了很大的激励。对于所有者而言,只要新项目、新产业、新规模给投资者带来比机会成本更高的回报率,就授予经营者更大的灵活机动权和更大的责任压力,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激励更加有效。

  “EVA”也是一条进一步健全财务评价机制的有效路径。“EVA”原理认为。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战略并购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成本应予以资本化。因此,“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效果,也就是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和开发费用的行为,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经营者进行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因而“EVA”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持续的增长。这样,就可避免经营者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结果,导致产生因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的行为。

  财务评价采用“EVA”指标,还有利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协调和统一,避免了财务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冲突。在许多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资本预算时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指标,而在业绩评价时却又采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计算的一系列财务指标,这显然违背了事前预算和事后评价要采用同一指标的原则。不仅容易引起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混乱,而且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也难以保持一致。而“EVA”指标不仅可以用于业绩评价,而且也可以用于资本预算、收购定价、激励性补偿计划等几乎包含了公司财务的所有方面。这是EVA更容易改变企业业绩评价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