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实例

来源: 会计之友 编辑: 2009/06/10 16:39:04  字体:

  [摘要]全球经济衰退蔓延,金融市场在苦苦挣扎。2008年11月5日,中国政府终下决心,由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修订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它将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的情况为例,论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企业的影响;生产型; 消费型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的差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相当于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额。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1 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亦即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值税;2 只准许抵扣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3 准许一次性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应税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各类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世界上采用增值税税制的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都是消费型增值税,它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颇受企业的欢迎。

  一、增值税全国转型改革的优点

  (一)降低投资税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增值税转型将有利于企业进行更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展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投资意向,进而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据调查。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从2004年7月1日起,延续了多年的生产型增值税开始在东北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八大行业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准予抵扣,这个政策曾经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撬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增值税转型2004年起在东北地区试点,至今已有5年。对于漫长的5年试点,学界很多专家都表示,与其称之为试点,不如说是在等待时机,现在增值税转型方案最终要在全国施行,事实上只是因为契合了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方向。实行增值税转型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均呈增长趋势,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企业重复征税。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可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起到鼓励资本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作用。增值税全面转型将释放出更多投资者被束缚的能量,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我国技术进步提速安装上功率强大的助推器。

  (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世界金融危机恶化的外部环境和三中全会“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增值税转型既是税收制度建设,客观上也起到减税的效果,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渡过难关。对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也是有利的,将有助于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为企业扩大投资增加了资金来源,将会增加企业投资建设的总量,起到调整企业投资结构的作用,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波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金融危机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增值税转型全国推开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对政府而言。相应具有增收效应,部分对冲了转型改革的减收效应。同时,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后,消除了内外资企业进行设备投资、购买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之间存在的税负不公,解决了内外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分别实行不同的办法而导致的政策分歧。按现行规定,外资企业可以享受购买国产设备进项税额退还优惠,而内资企业不可以享受,这导致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增值税的转型将统一内外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使得内外资企业得以进行公平竞争。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实例

  增值税转型对纳税企业到底会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仅涉及所得税?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把生产型增值税(税改前)和消费型增值税(税改后)税基进行比较。下面笔者以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煤电新技术产业中心(下文简称“本企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本企业成立十几年来,原有的产业布局和产品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8年,为适应市场需求,本企业依托煤炭主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投资1600万元上了聚乙烯复合管项目,供井下排风、排水等使用。其中,设备投资6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万元,此生产线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其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该生产线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全部实现销售,销项税726万元,购进原材料等发生进项税464万元,当期缴纳增值税726-464=262(万元),实现利润600万元。

  在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该项生产线购八的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只能计八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原值为702万元,该生产线的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在这10年里,每年的折旧额为70.2万元,该笔费用可以冲减利润,即每年可以使企业少缴所得税70.2×25%-17.55(万元),折合年金现值为17.55×61446(年金现值系数)=107.84(万元)。随着该生产线的使用,它的价值转移到聚乙烯管当中,并随着聚乙烯管的销售需要交销项税,这部分销项税额虽然不是企业负担而是由聚乙烯管的购买方负担,但税务机关确实对该生产线重复计征了增值税。总的看来,本企业购买该生产线实际上缴的税款为增值税102万元,折旧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107.84万元。缴纳所得税600×25%=150(万元),交纳增值税262万元,附加税262x11.5%=30(万元),现金流共为442万元。

  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本企业购入该生产线的进项税允许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则为600万元,该生产线在正常使用寿命10年里,每年的折旧额则为60万元,该折旧额每年可以使本企业少缴所得税60×25%=15(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15×6.1446(年金现值系数)=92.169(万元),由于在购入时增值税已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对于本企业来讲,并没有负担增值税,另外由此少交增值税附加税11.73万元,其中城建税7.14万元,教育费附加3.06万元,价格调控1.53万元,折旧额及附加税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103.899万元。缴纳所得税(600+60+60×11.5%)×25%=166(万元),交增值税262-102=160(万元),附加税160×11.5%=18(万元),现金流共为344万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为442-344=98(万元)。主要表现在:1 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款可以从当期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从而使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额减少,这相当于等量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2 由于增值税的减少引起以它作为税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这会节省企业的现金流出;3 由于固定资产原值以税外价入账,导致每年提取的折旧减少,在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总额增加,相应地就要给国家多交所得税,这会等量增加企业各期的现金流出。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未来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增加的现金流人,将这几种影响综合起来,企业当期因转型带来的现金流的节省正是企业当期因转型从国家所获得的税收减负,即转型使企业当期节省的现金流为98万元。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对本企业纳税的影响不仅涉及增值税,还涉及所得税及增值税附加税;不仅涉及该生产线的购买当期,而且涉及该生产线的整个使用寿命期。这种转变可以使本企业因为避免重复计征增值税而少缴102万元,然而由于折旧及附加税抵减收八的不同,影响企业多缴纳所得税103.899-107.84=3.941(万元)。因此,本企业一共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是102-3.941=98.059(万元),而不是102万元。总之,与生产型增值税税基相比,消费型增值税税基可以使企业享受更多的收益。如果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将会增强企业的投资热情,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因此,对于投资的激励效应而言,生产型增值税最弱,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强;从经济结构的视角看,某产业技术越密集,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后对它的发展就越有利。同理。从国民经济的某一产业看。哪家企业采用的设备越先进。旧设备的淘汰速度越快,相关固定资产的投资额越大,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对其就越有利。

责任编辑:小奇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