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迅速传播。许多国有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试图提高企业效益并做大做强。但是,审计人员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特别是对一些大型国企的下属三产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实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很高的成本,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益。国有企业要让供应链管理发挥应有的效果,就必须找出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间很短,受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对于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本土化的能力很有限,一些国有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有误区
很多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物流管理,甚至一些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兼并上下游的企业。实际上供应链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或网络),它是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最大化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价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是在控制总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所谓的“6R”,即将顾客需要的合适的产品(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无误的数量(Right Quant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lity)、良好的状态(Right Statue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可见,供应链管理决不是一些企业领导者认为的简单的物流管理,更不是将上下游企业进行简单的整合。
(二)“内全”型企业模式
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组织结构特点是“大而全、小而全”,以生产为导向,呈现两头(开发和销售)小,中间(生产)大的“橄榄型”结构特征。这种企业模式不符合供应链管理需求。例如,中国的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几乎都拥有专为自己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和销售体系,而这与国外汽车工业全球采购、零部件共用和分销渠道共享的发展潮流恰好相反。
(三)采购、生产、需求脱节,敏捷性差
一些国有企业机构臃肿,敏捷性差,不能很好占领市场。结果造成生产和需求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出现企业库存积压,大量资金被占用。这显然与缺乏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有关。如,某国有绿色食品厂,对玉米进行深加工,该行业前景广阔,利润率高,但是由于该企业采购与生产相脱节,原材料采购数量远远超过生产加工能力,结果造成原料积压变质,亏损严重。
(四)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由于管理思想陈旧,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孤立残缺”,即使企业也已经购进了大量的计算机,但是仅仅作为打字机的升级产品对待,数据分析处理仍沿用手工方式,有的企业购进了先进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但是懂得应用的软件人才缺乏,花大价钱购进的先进设备就这样闲置了。供应链内部信息集成都谈不上,更不用说外部传递。
(五)社会整体信用环境差
在供应链管理中,信任与合作是基石之一。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信用体系未能真正建立,更多的是家族、亲朋之间的“私信”,而非“公信”,导致整个社会信任程度下降,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债无拖欠理不清,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企业之间的正常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原则是各个企业的利益“共沾”,只有这样才能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
(六)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多数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任命制,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相应的管理技能,甚至还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这样的企业借口提高企业效益,盲目上马供应链管理,但是缺乏相应的人才,供应链管理止步于口头,不但浪费资金、甚至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导致利润下滑。比如,有些乡镇国有集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乡长、镇长兼职,会计人员有的连基本的借贷关系都搞不清楚,企业基本的管理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供应链管理只是流于形式。
(七)顾客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企业未能迅速从制造商主导的市场环境转变过来,造成交货时间长,常常缺货,可靠性不高,对顾客反应不快等问题。在顾客主导市场环境里,由于以上惯性的存在,造成企业竞争力减弱,甚至失去原有顾客。顾客导向的意识建立不起来,这本身就缺乏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企业发展具有后发优势,这是无庸置疑的,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认清问题,研究对策,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方面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上面提到的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供应链管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其次,从国有高级管理人员到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要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最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有一个时间安排,所谓“厚积勃发”,一些中小型的国有企业还应该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对员工进行在岗培训、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等方面入手,为实行供应链管理奠定基础。
(二)加强企业间信任,以“外联”代替“内全”
企业应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剔除无法形成竞争优势的一般业务,减轻企业负担,剥离不良资产。选择好供应链当中的上下游企业,以开诚布公的精神,建立真正信任与合作的伙伴,实施供应链管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发展壮大,确保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供应链联盟,来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计划生产
企业应针对顾客需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和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的拉动方式替代传统的推动方式,是各个企业生产、销售、供应信息的获得,来自于下游的厂商,而这些信息归根到底来源于最终用户的需求,从而避免以前那种高库存、连续生产方式,减少企业生产的盲目性,达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进程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之上,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在加强信息化进程时,一方面,对企业内部业务环节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引进MRPⅡ、ERP等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外部网,与上下游企业互联,以增强快速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可以积极发展“B to B”的电子商务模式。
(五)管理人才的开发、引进和储备
正像电影中说的那样,“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企业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终要落实到人这个问题上。没有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再先进的管理方法也难以实施和应用。因而,国有企业管理人才的开发、引进和储备应该受到重视。
上一篇:国企的财务监管理念需与时俱进
下一篇:加快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