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多元化战略”是“馅饼”还是“陷阱”

来源: 余应敏 编辑: 2009/02/20 16:17:03  字体:

  没有金刚钻 莫揽瓷器活

  时下,不少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如海尔进军电脑产业、联想涉足手机市场、微波炉巨子格兰仕投身空调业、五粮液开始“造芯”等,他们旨在赢得多元化经营的可能好处:⑴分散或中和风险,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⑵利用潜在资源、扩大品牌优势,增加市场影响力。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充分利用现有营销网络,降低营销费用,使消费者方便地获得售后服务。当多元化的种种好处被人为夸大后,对大企业多元化效果的向往会使不少中小企业的业主经理盲目乐观,迷信“东方不亮西方亮”,信奉“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分散原则,不顾条件和时机,稍微有点规模就纷纷非理性地踏上多元化之路,其突出表现便是热衷于搞集团化运作。据调查,实施多元化的中小企业往往选择了与其主营业务并不相关的业务,属典型无关或盲目多元化;有些名为“集团公司”的企业,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控股企业。而选择多元化战略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应具有完善的内部产权制度;对拟进入的领域相当地了解;具有一定的专业团队、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渗透力强的运营管理体系;建立了“企业以管理为中心,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人人都参与管理”的企业文化和较高素质的市场开发及营销管理人员队伍;形成了管理人员与管理利益一体化的分配机制;强化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具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雄厚的资本实力及筹集资金的能力,能够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决策要有所不为

  大量管理实践表明,多元化战略并非灵丹妙药。对资源禀赋相对紧张的中小企业而言,多元化更会是“陷阱”而非“馅饼”。不少中小企业实施多元化后,风险并未得到合理规避,相反却陷入愈趋严重的债务困境,最终招致全面失败,个中教训发人深省、值得反思。

  教训一:以多元化打通“产业链”、加大行业跨度的做法不可取。将企业规模做大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不少中小企业试图通过多种经营做大规模,结果却疲于应付。从表面上看,似乎多元化战略会分散风险,但实际结果却是加宽了管理幅度、加大了管理难度,不仅难以降低风险,反而增加了风险。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的: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范围越广,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越多。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资源有限,多不具备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进入新领域势必要借助广告营销等手段扫除各种障碍,又加大了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分散了企业的资金和精力。同时,多元化也会影响核心业务的发展,不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发展原有的主打品牌,使保持品牌信誉的难度加大,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另外,多元化势必要涉足不同的产业,而不相关的产品线易引致技术的不相关,从而加大新技术开发的难度,增加开发成本。

  教训二:不可因局部的短期暴利诱惑而选择多元化。中小企业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往往选用了“只关注收入的增长, 而未关注利润池的深浅”的战略决策方法,并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有了收入,利润就会随之而来。这其实是异常荒谬而又极其危险的。利润池代表的是行业价值链上各环节所能赚取的利润之和,在一个产业的价值链上,其“池水”多深浅不一,可能某些细分市场的 “池水” 会比另一些细分市场深。当发生行业波动时,意味着市场将重新洗牌,池水开始流动,部分池水甚至出现短期的“暴涨”,不少中小企业视之为机遇,认为是其调动资源、练好内功、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最好时机,希冀在行业到达下一个波峰前使自己置身于行业的龙头地位。其实,行业波动期更潜伏着影响利润的风险因素,决策时更应慎之又慎,切勿因自乱阵脚而成为被蚕食的对象。

  教训三:盲从“1+1>2”的兼并理论,采取“数一数二”的策略加大了公司风险。把所有最好的东西放在一起还会是最好的吗?郎咸平认为:“100家公司的老板集体发生错误的机率几乎是零,但是将100家并入一家公司发生错误的概率几乎是100%”。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面对各种市场诱惑往往会迷失方向,以为做什么都可以成功。结果在企业核心业务尚未巩固、在同行业中尚未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之前,就盲目向非核心业务扩张,逐渐放弃了当初起家的产品和特色,转而做更有影响力的“大产品”或虽没有差异化但能上大量的大路货,或在实力尚不足时便急于从后台走向前台,以为靠勤劳、聪明和自有品牌就可以闯市场,其结果大多是企业最终陷入困境、以失望而告终。

  教训四:主业亏损时靠融资予以弥补,更易招致加速灭亡。一般而言,确定战略时做适当的试验是必要的,但市场不会给一个企业多次试验的机会。资金短缺本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出现亏损时,不少企业会尝试涉足多元化项目,寄希望以新项目的融资来挽救败局。而实际情况却是,精明的投资者不会被“忽悠”,同时,他们也不是慈善家,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中小企业欲以一个错误来掩盖另一个错误、铤而走险地搞多元化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其结果只会加速企业的灭亡。

  教训五:企业家不能清醒地认识多元化的功效与风险,没有尽早确立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不能专情地对待主业。多元化超常增长的后果只能是:组织结构迅速膨胀、员工队伍极力扩充、管理与技能短缺、流程与制度不配套、资产收益率下降、资金供应与结构不协调。每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未雨绸缪,及早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作出抉择。只有确立了发展战略,才能在其框架内组织和配置资源,专注于与财务战略相关的业务;与发展战略无关的业务,即使诱惑再大,也不应为之所动,此所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做专做精做强乃长治之道

  笔者认为,实现专业一元化的规模经营,理应作为企业投资定位的首选。中小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和重点业务,不应为追求规模而投资那些连自己也搞不明白的项目。若主营业务能赚钱,就不应急于扩张、盲目投资,而应将追求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的着眼点。众所周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独特的产品与技术、周到而细心的服务、知名的品牌、规范的管理与制度安排、健全的营销网络以及独到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要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必须:⑴剥离那些不盈利、与主营业务不相适应的非核心业务,并将主要资源都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即使涉足一些其他业务,也是为核心业务服务的。同时要保证资源投入与业务重点相匹配,追求规模效益、低成本领先战略和品牌效应。⑵以技术求生存,以知识与战略储备规避风险。⑶加强现金流、存货和财务风险等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和控制。

  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戒除一夜暴富的思想,突出核心业务、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而且在产品技术与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并向中高端进攻。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格力公司堪称典范。格力公司专注于空调机制造,用实力和品质证明了“好空调,格力造”,最终成为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空调品牌;国外成功的企业如Apple公司等大多也选择在专业技术实力上做专做精做强,转型后更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引领全球消费时尚。

责任编辑:冠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