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研究

2009-09-07 10:16 来源:袁东兵

  【摘 要】本文利用绩效管理两大基本工具(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和运用部门预算管理理论,以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为关联,构建了以目标为导向、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绩效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绩效管理; 部门预算; 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是指通过强化责任机制和建立激励机制,打破高职院校以往那种部门经费预算包干或者以基数加增长的分配框框,将校内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与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取得的效益挂钩,经费预算的执行是随工作绩效浮动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绩效为核心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其核心就是根据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改过去“安排式预算”或“支出预算”为“绩效预算”,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绩效预算不仅改变了预算编制的形式和内容,而且改变了预算的文化,是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这不仅仅是一种预算模式的创新,更是高职院校管理理念的革新。

  一、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的思路

  要实现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就要改变传统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并加强对预算的约束力,实现绩效与预算的有机结合,因此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是较为合适的一种预算模式。即建立以“用钱效益”为理论基础,绩效管理和部门预算为两大支柱,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及预算执行过程的全程监控为保证,构建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模型。

  (一)绩效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的灵魂

  确定绩效目标是编制预算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通常被高职院校预算编制所忽视的环节。如果要拥有确实有效的绩效目标,首先就要有科学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根据绩效评价管理理论,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体系的两大基本工具。来自管理学领域的这两大工具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绩效指标体系的制定。

  平衡计分卡是以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为中心,把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多项指标的多元业绩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指导理念是科学地将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划分为若干具有内部逻辑关联性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平衡计分卡方法得到的绩效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的层次清晰的网络体系。

  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组织运营至关重要的绩效驱动因素。它强调衡量组织绩效的关键节点的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一般具有明确性、可度量性、可行性、现实性和实效性等五个特性。

  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具有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它们的区别实际是同一事物的面与点的区别,两者之间是既有差异又为统一的整体。所以,将这两种工具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利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可将目标层次化的特性,将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或职能属性划分为若干层次,这些层次应该涵盖高职院校的所有重要战略目标和关键职能,然后在每个层次中提取关键绩效指标,所选取关键绩效指标的好坏,可以反映所在层次,乃至整个高职院校运行绩效的好坏。

  使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两种方法共同建立的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模型,基本上包含了绩效层次划分和关键绩效指标两部分,如图1所示。这样的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模型能够清晰地反映高职院校的目标层次,以及关键指标定位的预算导向。利用绩效管理工具将高职院校战略规划中的长期宏观目标可以分解细化为短期微观的绩效目标,而预算就是实现绩效目标的资源配置工具,预算和绩效目标之间由一组绩效指标建立联系,预算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衡量是否达到绩效目标,绩效目标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对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反馈。

  

  (二)部门预算是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部门预算管理是指其下属的院(系、处、室)及其附属单位的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都由本部门或单位负责编制,并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然后报学校财务处的预算管理办公室,经审核通过后,统一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最后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全校的总预算。

  部门预算作为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最重要的环节,具有较强的控制力。绩效管理的具体落实、绩效评估的控制都离不开部门预算。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由于年初预算制定得不合理,所以一年当中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做大量的调整工作,使预算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实行部门预算,预算一经上级部门批复后,部门只能按照预算执行,执行中不得随意调整预算,使得预算的严肃性得到保证,强化了预算的约束性,同时大大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防止了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

  如图2所示,高职院校目标的具体化就是部门目标,部门预算是部门目标的反映,也是对高职院校目标的有力支撑。同时,各个部门之间不再是“条块式”分割,而是在共同目标统率下的竞争合作关系,部门目标相对独立又互为依托。

  

  (三)预算监控是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的保证

  在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中,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全程监控是绩效预算得以发挥作用的保证,其目的是确保预算的高效性和正确性。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分离预算执行和预算监控,可以更有效地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预算过程监控是通过比照各部门的目标和具体的指标体系,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监控。这样可以清楚地了解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目标,并利用绩效指标评判预算的合理性,通过畅通的反馈机制反馈于管理层,从而调整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分配,如此反馈循环可逐渐优化预算,提高预算效率。

  二、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设计

  (一)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基本模型的运行

  首先,根据学校的长远规划目标,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当年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这项工作可由预算委员会完成。

  其次,把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再根据部门目标编制出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的编制是部门目标的反映,也是对学校目标的有力支撑。

  预算的编制采用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是随着高职院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的。具体方法是:滚动预算可以把高职院校整个战略目标分成若干阶段来落实。每个阶段根据前一期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以后阶段进行修订,增加下个阶段的预算额度。如此动态的逐期安排学校的资金,有利于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连续的进行,同时保证目标的质量。

  再次,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制定确实有效的绩效目标。确定绩效目标是编制预算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高职院校预算体系所缺少的。高职院校战略规划中的长期宏观目标可分解细化为短期微观的绩效目标,而预算就是实现绩效目标的资源配置工具。预算和绩效目标之间由绩效指标建立联系,预算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绩效目标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对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反馈。绩效指标还用于分析各部门绩效水平,并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反馈于预算管理主体;另一层面可通过绩效指标评价反馈于目标,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过程是否偏离了目标,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从而调整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分配。具体的绩效反馈可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由各部门负责人以正式的书面报告来反馈于预算管理层。或者自上而下考察绩效,预算管理层对各部门绩效考评,各部门负责人对其教职工进行绩效考评。高职院校内部绩效基本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

  

  (二)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模型的建立

  部门预算是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目标管理的落实和绩效评估的实施都离不开部门预算。学校目标的具体化就是部门目标,部门预算是部门目标的反映,也是对学校目标的有力支撑。

  构建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模型,首先是部门预算的编制。一方面,学校的战略目标由预算委员会下达到各个部门。部门由此制订部门五年计划和年度目标并提出部门预算规划和财力需求。另一方面,计划财务处根据学校的五年计划制订五年滚动预算,并产生部门指导性预算。各部门根据学校指导性预算与部门工作实际,进行调整并形成部门预算草案,递交计划财务处予以调整汇总,上报预算委员会审批,形成部门约束性预算。其次是绩效评价与考核。计划财务处根据项目绩效评估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提出决算报告,预算委员会对学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各部门的贡献进行考核、奖惩,并调整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模型如图4所示。

  

  以目标为导向、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绩效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模型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学校预算资金配置效率,缓解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保证高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我国高职院校若适时采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必将极大地提高学校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高职院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郭银清.建立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6,(11).

  [3] 张泽明,王丽萍,唐蓉,汪升龙.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3).

  [4] 陆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体系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责任编辑: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