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我国多数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仍然还是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在管理观念、管理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在完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和培育独特的单位文化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确实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企业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IBM总裁沃森也说过:你可以搬走我的机器,烧毁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下员工,我就可以重造一个新的IBM。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元素。如何有效、合理地管理和使用企业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发展,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效率,是现代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一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其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管理也呈现出以下三种新的趋势:
首先,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由经济效益主导转向经济与人文并重的趋势。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永恒的指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物质的更加丰富,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效益不但不再是企业管理的唯一目标,而且愈是市场地位稳定,愈是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对经济目标以外的,企业与社会与入文与环境的和谐更加重视。简言之,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被现代企业管理视为一种短视;对人文的重视则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视野中的一种可持续行为。
现代企业的管理,必须立足于企业之间竞争的砝码由技术竞争、质量竞争转向人才的竞争和人才培养的竞争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因为技术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有序选拔和科学培养,所激发的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立刻转化为企业的有效竞争力。科学管理是实现企业高效率的必由之路,给科学管理予以有效支撑仅凭机械的制度仍然不够,还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另一发展趋势就体现在关注制度科学性的同时,也关注人的多种需求和自我实现精神。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可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现代管理制度已不再满足于员工的有效培训、规章制度的细化和奖惩激励机制的保证。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满足人的自身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正如对于一匹真正的千里马来说,它的需求不仅仅是获得好的草料,更重要的是实现它一日千里的社会价值。
二、把以人为本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无一例外的表明,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把以人为本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实现的是对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管理。在有着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企业各个环节全部做到了有章可循,但对企业高管来说,“人性化管理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公司明确提出了“铁的纪律,爱的教育”的管理原则。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指的就是使管理具有人情味,人性化的管理实现了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企业高管与员工近距离接触,肯定员工的价值,所有这些都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表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表现在以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员工,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员工。企业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感性的人而不是机械的工具,当企业希望员工对企业予以高度忠诚的时候,同时也应该对员工给予高度的负责。员工的需要,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都应该成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最重要的还在于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位置。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员工是企业的第一位,企业的“企”字,没有了人就只能变成“止”字,企业的发展将会停止不前。
最后,在实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偏颇的以人为本,以“自我”为中心的以人为本不仅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消极力量,而且会使员工陷入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的人性泥潭。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要与科学严格的制度同时作用,才能达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共荣。
上一篇: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建议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