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谈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 高煦照 编辑: 2010/12/02 11:41:15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的前提下的发展。我们要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现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

  二战后至1960年代,在经济重建动力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了凯恩斯理论,以高速经济增长来摆脱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同时,战后宣告独立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则企图以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赶超发达国家。然而,这些增长都是以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如哈罗德一多玛模型、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或者只强调资本,或者强调资本和劳动力,而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被忽略的。这种理论对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凸现,主要是人口、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出现的压力和危机。于是,一些学者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飞船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巨大反响,结合现实中已经出现的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学术界开始关注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研究。19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经济要实现“零增长”。报告的设想虽然是不可行的,但它对未来的预测是有积极意义的。

  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一份题为《保护地球》的文件,其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了阐述,将其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定义。1983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人类长远的环境与发展战略和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1987年,该委员会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采用,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其定义。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到持续发展定义的陈述有六处之多,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这说明它作为一种全新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不过,报告明确指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统一的,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确保未来环境与发展的唯一合理的途径。这一报告促成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在该次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而得到了确认,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的前提下的发展”。这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形成的定义。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原则:一是发展原则。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要延续下去,即必须顾及到后代的发展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和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但发展权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承受着环境退化与贫困双重压力。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位的,通过发展才能使人民脱贫,才能积累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经济实力,才能使社会最终摆脱贫困与落后。二是可持续原则。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以实现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与此相适应,人类应该控制消费,使消费朝合理的方向转变,应该反对各种挥霍和浪费。

  二、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允许下降,如果某种单因子下降了,则要求替代资源的完全补偿。体现这一思路,世界银行于1995年9月在《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推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国民财富的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一国的总财富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的存量保持稳定,增加创造的财富的途径就有三条:一是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三条途径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即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因为第一和第二条途径实际上总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也就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因此,可持续发展从资源角度讲,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和以色列的发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既然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此重要,那么,这种替代是否可行呢?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更是如此。

  首先,发展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已经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该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由定义可知,知识经济具有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相区别的特有性质。一是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人与自然高度协调为主要特征,把可持续发展与智力创新和信息化并存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它着重开发知识、智力这一无限资源。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三是知识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知识具有持续增长和报酬递增的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要素增加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特别是对知识的投资,既能增加知识要素本身的积累,也能增加其他要素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提高全要素投资的收益。四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创新成了发展的关键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使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加,知识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切都表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从我国的国情看,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过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通常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我们完全应该而且可以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替代短缺的自然资源。这种替代通过科技进步、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将能产生更多的财富,而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可使等量的财富产生更多的福利。

  当然,在提出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就业问题。毫无疑问,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就业增加,失业减少。但同时应看到,如果替代方法不当,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失业。当就业出现较大问题时,公众对生计的关切会压倒对环境的关心。而且,大量过剩劳动力堆积在农业领域,将会成为生态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因素。所以,一种好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必须将就业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应该将资源过度投入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就我国而言,在高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是必须的,但却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要有足够的部分用于普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上,使我国由一个人口资源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朝奋.当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0,(9).

  [2]刘晓红,徐杨,张霞.企业人力资源新概念及管理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9).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