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012-03-23 09:24 来源:伊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困难与机遇并存,这就值得我们做一些有效的探索。笔者就当前的农村工作实际,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浅谈一下个人粗浅的见解。

  一、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的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深化改革遇到新阻力或困难。在对待深化农村改革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着模糊认识与错误做法。其表现,一是认为不必改。认为制度、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潜力已基本释放出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技术落后,因而没有必要再把精力放在深化改革上。二是不敢改。害怕改革会破坏农村出现的稳定局面。三是不愿改。经过若干年的改革,形成了新的不同利益群体,改革势必会影响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而不愿改。事实上,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仍然有许多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集体土地产权不够清晰、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尚未成为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独立物权、中央的农村土地30年不变政策未很好落实、土地流转制度和金融制度还未建立起来等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涉农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不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就难以很好地发展,技术进步作用难以发挥,许多社会矛盾也难以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就可能产生。因此,深化改革十分重要。 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有中央宏观上的政策作指导,但各地在如何进行调整的具体措施上却产生了问题。有的地方不知从何下手,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的地方盲目仿效别人的做法,致使地区间产业、产品结构产生了新的趋同。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它不仅涉及农业本身,而且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对其要求更高,因而难度更大。 

  3、入世后农业将面临诸多挑战,但应变准备却不足。入世后,我国农业将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国际上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二是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不适应;三是政府对农业的支持空间相对缩小,对农业特别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四是农业从业人口素质低,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面对入世对农业的诸多挑战应变准备不足:一是农民和政府思想准备不足。农民信息不灵、对此关注较少,有的地方领导认为入世对农业影响不大,或认为还需要较长时间,产生麻痹大意思想。二是研究不够。表现为利弊分析不深入,对策研究不细致等。 

  4、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困难不少。一是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比较利益大幅下降。二是现在数量矛盾已缓解,品种与质量的矛盾加大,为此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但这需要较长过程。三是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股份合作组织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过慢,农民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太低,新形势下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不相适应的矛盾难以解决。四是二三产业发展趋缓。 

  5、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难觅。首先,由于资源约束和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本身难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其次,近些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再次,农民进城的门槛仍然过高。表现为户籍制度等限制政策过多、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进城成本太高、小城镇建设滞后等。 

  二、解决的措施

  1、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所证明,而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放手原则,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在亿元甚至几亿元的骨干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大项目,大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与企业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第三、要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文章,用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产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 

  3、强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靠实现城镇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完成。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聚集,有利于服务行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论引非公有制企业布局,使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

  4、落实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