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地方政府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2-11-15 08:36 来源:李功网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地方政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后,强调我国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阶段,政府转型的主线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转型同时成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政府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转型尤其重要。地方政府的转型涉及面很多,这里主要就地方政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通常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作为视角,指从经济贫困、社会落后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它不仅以经济规模作为衡量指标,更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合理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因此,经济发展不单纯是经济增长,其内涵更为丰富。经济发展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质量的提高,在经济高效益、高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涵义

  由于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发展的理念同样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而转变发展理念就是从经济增长论到综合发展观、环境经济发展观再到今天的不仅关注代内公平、同时也关注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进行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今天,我国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模式。如果说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转型的话,从投资型、生产型向消费型、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成则是新一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最为重要的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为根本的就是要从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由市场来主导和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相关理论分析

  (一)经济运行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是主张经济自由还是主张政府干预;政府和市场如何分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的方式等,都是争论中的主要话题。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经济自由论”的思想,认为市场可通过“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不需政府干预市场。英国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哈耶克也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阐述了经济自由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后半期,以“供给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为代表的“无为而治”的理性预期学说在西方盛行,同样属于市场自由主义学派的范畴。

  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由于市场机制不能达成完善,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强调政府干预,其中,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解决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危机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李嘉图提出贸易和税收政策是政府维持一国经济平衡增长的主要工具。

  上述两种观点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此消彼长,但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时至今日,人们一般认为,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所以,仅靠市场调节经济会存在局限性,进而导致“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成为“市场失灵”的纠正者。

  在发达国家,需要政府进入的市场失灵领域主要包括:一是兼顾效益与公平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解决单纯由市场调节带来的收入分配悬殊问题。二是解决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产生的无法实现最优效率的资源分配问题。三是解决市场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外部性问题。四是提供市场制度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五是解决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造成的垄断问题。六是针对自然垄断部门进行干预。七是稳定宏观经济,维持健康的经济增长。八是克服高福利带来的社会问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完善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政府干预的领域、范围和程度还需要扩大。首先,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其次,政府培育市场。再次,国有经济需要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身份经营和管理国有资产。

  此外,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不仅仅由于市场失灵,其职能还包括是实现国家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福利目标、社会目标。因此政府对市场不仅是替代,还是补充。但是,就政府管理功能而言,管什么,不管什么,直接管什么,间接管什么,通过什么途径管理,如何管理,体系如何建立,结构怎样设计,范围如何控制,价格怎样波动,功能如何调控,供需怎样平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规范和把握,否则,将会“政府失灵”和政府失败。政府失败的制度性表现: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寻租,三是官僚主义。[1]

  (二)地方政府及其职能

  1.地方政府涵义。所谓地方政府,是指承担地方社会公共管理职责,由中央政府设置的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处理地域经济社会事务的行政机关。

  罗纳德·J·奥克森在1999年出版的《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中就阐述了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多样性的地理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联系更为密切。

  我们这里主要是指非自治的地方政府。根据国内外一些专家理论,我们认为:在管理活动中,地方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担当着执行者和领导者的角色。目前在我国,这两种角色的双重身份表现尤为明显,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者,是地方利益的代表主体。

  2.地方政府职能分析。地方政府职能主要有:

  (1)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和稳健运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地方政府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完善程度所限,市场自身的调控无法完全发挥作用,需要政府给予适度干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市场经济活动加以引导,政府通过制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价格管理政策、人口与就业政策等,确定经济发展的比例、结构和速度,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规范经济主体行为,通过对正外部性的奖励和负外部性的惩罚,创设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三是对市场运行进行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纠偏,确保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2)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过公共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活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等方式集聚社会资本,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控制,管理公共事务。

  (3)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由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特殊性,企业和社会团体及公众难以承担由于受益范围的不同,公共物品又可以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较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更能够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上体现出效率和公平性。

  (4)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公平。

  三、我国地方政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由于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分权,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权利和资源,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地方政府创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当前,创新、创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所以地方政府要努力完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做好铺垫。如引进大学、科研院所,并促进企业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开办科技园区,加速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立,通过技术成果的扩散,发挥“孵化器”的作用等等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地方政府行为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地方政府必须对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予以改革,包括对自身阻碍市场经济完善的行为予以纠正。

  第四,培育市场的义务和责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地方政府通过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参与、指导、规范和行政调控等手段,在地区不同的战略发展阶段,在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市场体系完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激励手段发展私人经济,通过政府投入刺激和指导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市场的发育程度的提高,这种作用会逐步减少。更进一步,政府还通过培育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育,直至政府得以退出这一过程。

  第五,加强市场秩序构建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要通过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人们对市场有序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政府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没有规范的政府,就不可能有规范的市场。

  第六,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产业集群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促进者和中间人,把相关参与者聚集起来,提供支撑性基础设施,建立动态比较优势和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造有效的激励机制等以消除创新系统的失效。政府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规避市场失灵和制度失效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损失,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和稳定。

  第七,支持、协助行业协会发展。在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利益,反映行业的主流诉求,各种行业协会应运而生,遍布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它们不仅发挥服务、咨询、沟通的作用,还承担了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责任,对促进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目前成立的各种行业协会,还远远无法发挥上述作用,多数行业协会还处于初创阶段、探索时期,急需规范化发展。对政府而言,应该大力鼓励和扶植行业协会自立、自治,大力保护行业协会的权益,给予社会公共资源,重视行业协会内部的民主建设等,促进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

  第八,提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在我国,由于能源和资源分布、交通、产业布局等原因,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比较大,各地方政府当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重心不同。东部地区主要是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创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加快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的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秩序构建和市场秩序的维护。提供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重点。而在中西部地区,除了地方政府行为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地方政府加快培养市场;加强市场秩序构建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促进产业整合、产业提升和集群发展外,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更是重中之重。

  总之,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仍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又要加快自身改革,需要在中央的指导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各地区相互协调,才可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洪银兴.政府干预市场的效率和规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三联书店,1994.

  4.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三联书店,1990.

  5.邵彬涛,苏晓红.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定位与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7(3).

  6.周发明,谢希钢.企业集群的成长机理及政府的功能定位[J].湖南社会科学,2008(3).

  7.朱妮.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互动关系研究——以常州市地板行业协会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09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