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银行分(支)行辖内往来的核算

来源: 编辑: 2007/03/26 13:49:18  字体:

  随着银行联行业务的发展,联行往来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参加往来的行越来越多。为了减轻全国联行往来的压力,充分发挥分(支)行就近管理联行的优势,建立了分(支)行辖内往来,进一步加快资金周转。分(支)行辖内往来由分(支)行负责监督管理,结合辖内具体情况,制定核算方法,组织辖内往来核算。其基本做法与全国联行往来基本一致,只是对账环节各省、县有不同的规定。此外,在会计科目设置上也有所不同,分(支)行辖内往来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分(支)行辖内往账”、“分(支)行辖内来账”、“分(支)行辖内汇差”等。会计科目的结构和用途与全国联行往来基本一致。本节将着重介绍分(支)行辖内往来对账的核算内容,其日常会计处理可比照全国联行往来进行。

  一、分散逐笔对账的核算

  (一)直接往来,分别核算

  联行业务发生时,由发报行填制一式三联行报单。第一联来账卡片,由发报行连同有关附件一并寄收报行;第三联往账卡片,发报行用以转账后留存保管;每日营业终了,发报行将第二联往账报告卡汇总整理,据以编制联行往账报告表,一并寄管辖分(支)行。

  收报行收到发报行寄来的第一联报单和附件,经审核无误后予以转账,并将第一联报单作来账卡片留存保管,以便办理对账。

  (二)集中监督,分散逐笔对账

  管辖分(支)行收到发报行寄来的联行往账报告表和报告卡,据以监督发报行往账的核算。然后根据往账报告卡的内容,以收报行为对象,逐笔编制对账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寄收报行逐笔对账。

  收报行收到管辖分(支)行寄来的对账表后,根据表内所列报单的行号、报单号码和金额,与留存的第一联报单逐笔勾对。如果全部核对相符,将“分(支)行辖内来账”科目本日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转入“已核对分(支)行辖内来账”科目;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核对不符,则将不符的报单转入“本核销报单款项”科目,俟查明情况后再予以冲销。

  (三)轧计汇差,逐级清算

  参加分(支)行辖内往来的各经办行,每日营业终了,应及时轧计汇差,并上划至管辖分(支)行。管辖分(支)行汇总全辖联行汇差,并统一组织全辖汇差资金的清算。其具体做法与全国联行往来基本一致。

  (四)查清未达,年度结清

  新年度开始,各行对新、旧年度的联行业务,应在有关联行科目本年户和上年户分别核算。俟上年度联行账务处理完毕,未达账项全部查清后,按管辖分(支)行的通知,将有关联行科目上年户的余额上划,由管辖分(支)行汇总批销给平。

  二、直接总额对账的核算

  (一)直接往来,分别核算

  联行业务发生时,发报行填制一式三联联行报单,报单按月分清。第一联来账卡片连同有关附件一并寄收报行;第三联往账卡片,发报行转账后留存保管。第二联对账卡片于月终对账时寄收报行。

  收报行收到发报行寄来的第一联报单和附件,经审核无误后凭以办理转账,并将第一联报单按其发报行行号顺序分别借、贷方整理保管,便于办理转账。

  (二)月度对账

  发报行于每月月终,根据本月留存的全部第二联报单编制“月度往账对账表”,汇总计算本月签发的借方、贷方报单总笔数和总金额,然后将对涨表和对账卡片一并寄收报行对账。

  收报行收到月度对账表和对账卡片后,与事先根据第一联报单计算的该月收到借方、贷方报单总笔数和总金额进行核对,核对相符后通知发报行,发报行可凭此确认当月往账正确无误。

  (三)年度对账

  年度终了,发报行根据月度对账表汇总编制“年度往账对帐表”,计算全年签发的借方、贷方报单总笔数和总金额,并寄往各收报行对账。收报行核对无误后通知发报行。同时,发、收报行各自编制往、来账报告表连同年度对账表交寄管辖分(支)行,管辖分(支)行分别加计往账和来账总金额,进行核对,一旦核对相符,即可通知各经办行上划余额,最后由管辖分(支)行将上年度余额汇总结平。

  除了上述两种对账方法外,在实务中还有采用集中总额对账的。即联行业务发生后,由发报行填制一式四联联行报单,报单按月分清,第一、第二联寄收报行。月终,发、收报行分别编制“往、来账报告表”连同第二、第三联报单交寄管辖分(支)行。管辖分(支)行对往账和来账报单的总笔数和总金额进行核对。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