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会计课程税务课程免费试听招生方案 初当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

综合辅导:会计实务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业务 初当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管理报销核算图表学会计

首页>会计信息>会计继续教育> 正文

怎样确定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

2004-1-5 9:41  【 】【打印】【我要纠错
    利润的构成及利润形成和分配业务的内容、特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应根据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的特点,分析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根据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内容分析应设置哪些会计科目;最后应用会计科目说明利润形成及分配过程中会计核算的方法。

    (一)利润的形成及分配业务

    企业一定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各项费用相抵后形成本期的最终经营成果,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利润和亏损两种。当各项收入总额大于各项费用时,其差额为利润;反之当各项收入总额小于各项费用时,其差额为亏损。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效率与效益的综合表现,利润要素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尺度,利润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利润要素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确认和计量依赖于收入和费用,当收入费用已确定时,依据"收入-费用=利润"计算出本期的利润。利润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因此研究利润与经营活动的关系对于评价经营业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营业活动产生的利润在全部利润中占绝对的比重,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属于正常;如果营业利润不能在全部利润中占绝对比重,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存在问题。按照利润与经营活动的关系分析,会计中的利润净额是由四部分组成的: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取得营业收入,为取得营业收入又会发生各项耗费,如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等。当营业收入大于各项营业费用时形成营业利润;反之为营业亏损。营业利润是按照费用与相关收入配比确认、计量的。企业的营业活动按照发生的是否频繁,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与此相适应,营业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2.投资损益。投资损益是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是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补充,因此投资收益应构成利润的一部分。

    3.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相抵后的净额。营业外收入是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如财产物资的盘盈,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支出是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如财产物资的盘亏、毁损、违约罚款等等。虽然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相抵后形成营业外收支净额,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之间没有配比关系,也就是说,营业外收入并非由企业的各种耗费所产生,也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不必要、也不可能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来确认。营业外收入根据收入的性质和有关规定确认,只要不是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都可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并按当期实际发生的收入额计量。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之间没有配比关系,营业外支出也不能由营业外收入来弥补。因此营业外支出根据支出的性质和有关规定确认,只要不是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支出都可确认为营业外支出,并按当期实际发生的支出额计量。

    4.所得税。所得税是企业依据其所得而按照税法的规定必须缴纳的一种税。所得税是企业获得净利润的一种必然支出,具有费用的性质,应将所得税作为费用核算,并成为抵减利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计量依赖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和税法规定的税率。在无纳税调整的情况下,利润构成的关系可通过下式表示: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净额(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实现后,应按规定进行分配。通常企业是对利润净额进行分配,因此利润净额亦称可供分配利润(不考虑以前未分配利润)。利润净额首先按照规定比例提取公积金,这种公积;金是从利润即盈余中提取的,又可称为盈余公积。提取的盈余公积可用于转增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也可用于弥补亏损,可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此外还应按照规定比例提取公益金+利润净额在提取了盈余公积后,应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其计量依赖于利润净额和规定的分配比例。此外利润净额还会有一部分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留归企业,用于提高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利润分配的内容可通过下式表示:

    利润净额-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所有者的利润=未分配利润

    (二)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设置的账户

    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的特点及核算内容决定了应设置两类核算账户,一类是反映利润形成的账户;一类是反映利润分配的账户。

    1.反映利润形成的账户。利润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核算、计量依赖于收入和费用。而有关营业收入和营业费用等账户已在前面述及,这里只需设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账户。此外还需设置"本年利润"账户专门核算利润的形成。"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与"主营业务收 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1)营业外收入账户。

    "营业外收入"账户,借方登记期末结转实现的收入,贷方登记本期实现的收入,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账户,借方反映本期发生的支出,贷方反映期末结转发生的支出,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说明:①"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收入性质,"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费用性质。②"营业外收入"账户的结构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核算的范围不同,一个核算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一个核算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结构与"营业费用"等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核算范围不同,一个核算经营活动产生的耗费,一个核算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耗费。

    (2)"投资收益"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贷方登记实现的投资收益,余额可能在借方或贷方,期末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说明:①"投资收益"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②"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贷方登记投资实现的收益。期末将借方、贷方发生额进行比较,确定投资损益,并将余额从对方转出。

    (3)"所得税"账户,借方登记计算所得应交的税金,期末在贷方结转所得税,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说明:①"所得税"账户属于费用性质账户。②该账户的借方记录期末根据本期所得计算出的应交所得税;期末将计算的所得税全部转?quot;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为了正确地核算各期的损益,在期末时计算应交所得税,但一般是在下期缴纳。计算出的应交所得税,缴纳前构成与税务部门的负债。

    (4)"本年利润"账户,在会计期末,借方登记转入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转入的各项收入。若余额在借方,表示本年累计亏损,若余额在贷方,表示本年累计利润。该账户余额均要转到"利润分配"账户。

    说明:①"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性质类账户。②每月月末将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剑飨罘延米?quot;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在"本年利润"账户中将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相比,确定本期的利润或亏损。每月均如此结转,因此,"本年利润"账户如果表现为贷方余额,为本年实现的累计利润;如果表现为借方余额,为本年出现的亏损。为了保证账户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应将收入、费用分开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③年末应将"本年利润"结清,以便该账户核算下一年的利润。如果是累计利润应从借方转出;如果是累计亏损应从贷方转出,这样结转后才没有余额。

    2.反映利润分配的账户。实现的利润在"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反映,但如果在借方记录利润分配,则"本年利润"账户不能反映实现的利润或出现的亏损,不能提供企业的利润指标。这样就必须设?quot;利润分配"账户,专门核算利润的分配和亏损的弥补情况。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重要项目,应设置"盈余公积"账户专门核算有关盈余公积的提取、使用情况,以维护所有者的权益。从决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到实际付出利润之间可能有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中,构成企业与所有者的负债,应设置"应付股利"账户专门核算与所有者债务的形成与结清。

    (1)"利润分配"账户,在会计期末,借方反映提取的盈余公积、应付的所有者利润、转入的本年累计亏损,贷方反映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及转入本年的累计利润。本账户的余额可 能在借方,表示未弥补亏损;也可能在贷方,表示未分配利润。

    说明:①"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②年内对利润进行分配时,在"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记录;对亏损进行弥补时,在"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记录。年末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③年末该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表示未弥补亏损。

    (2)"盈余公积"账户,借方反映使用的公积金,贷方反映提取的公积金,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使用的公积金。

    说明:①"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②提取公积金时,在该账户的贷方记录,使用公积金时,在借方记录。

    (3)"应付股利"账户,借方登记实际支付股利,贷方登记应付的股利,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给所有者的股利。

    说明:①"应付股利"属于负债类账户。②计算出应付给所有者利润时,在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实际支付给所有者利润时,在借方记录。

    (三)利润形成及分配的账务处理

    发生营业外收入时,根据实际的收入数,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营业外支出时,根据实际的支出数,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计算出应交所得税时,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缴纳时,借记"应交税?quot;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结转各项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各项费用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科目。

    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计算出应付所有者的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实际分配时,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年末结清"本年利润"账户时,如果本年实现的是利润,则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科目;如果本年出现亏损,则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相关热词: 利润形成 分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