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的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显示,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其中,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53.6%。若两年前的数字相比较,可发现会计造假依然未能有效遏制。资料显示,财政部对部分行业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中,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
“不做假账”已经成为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可假账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而且,假账问题不单存在于中国,被视作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毒瘤”。在发达国家中,也曝出了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造假丑闻。上市公司拿出的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势必损害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长期是国内企业的“致命伤”,使境外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打折处理”,投资B股市场的兴趣近年来“有减无增”;国内证券市场上不仅投资者信心受挫,而且巨额流通市值遭蒸发。初步估算,仅银广夏造假曝光后的暴跌,就使其流通市值的损失多达70多亿元。
假账屡禁不止,归根结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或提供伪劣会计服务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不做假账”的警钟时时敲响,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市场对假账的需求仍存在,且财务造假十分有利可图。正因为此,真正“不做假账”显得很不容易。据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在一次内部沙龙活动上说,朱镕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中央领导一直十分关注企业财务造假问题。朱总理还曾要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任课的老师,第一堂课就是要对学员说“不做假账”。但一些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人员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问“不做假账做什么?”还有的问“谁要真账?”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特殊的环境导致企业的造假动力更大。国内证券市场设计以融资功能为主导,股票发行额度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这就很可能促使部分企业为“圈钱”而不惜包装财务报表。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的一项课题报告显示,大部分公司为了取得配股资格做高利润,配股后无法保持利润的同比增长。上市公司操作净利润的意图很明显,净资产收益率的虚假性再次得到旁证。财政部官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国有企业的上市,先剥离劣质资产、负债及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潜亏剥离,再将原来不具有独立面向市场能力的生产线、车间和若干业务拼凑成一个上市公司,并通过模拟手段编制这些非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报表。剥离与模拟从根本上动摇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自身利益驱动积极造假,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则为局部利益驱动支持或默认企业造假。桦林轮胎、兴业聚酯等上市不到一年即亏损,就折射出剥离与模拟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伤害。
在“机会收益”与“败露成本”间比较,是造假者和潜在造假者决定冒险与否的关键。就实际情况而言,“压缩”财务造假的“机会收益”极具难度,增加“败露成本”是非常现实的遏制手段。因而,有效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加大司法介入和法律惩治的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以行政处罚替代刑事处罚,以及民事赔偿压力不大的现象必须改变,否则等于让财务造假者逍遥法外。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