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国产ERP和国外差距到底有多大

来源: 吕建伟 编辑: 2009/09/09 15:21:06  字体:

  最近一期《IT经理世界》,专门针对服装业上马信息化进行了集中的报道。在各个选型案例中均提到过SAP.有人认为上SAP软件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有人认为上SAP软件可以提高品牌。但就是很少提及软件的功能到底如何,国内各行业解决方案如何,国内实施服务如何,支持到底如何。

  而且国内也有一些异样的声音,如:“我们企业要上SAP软件了,SAP很贵很复杂”。“世界500强都用SAP软件,我们也用SAP软件”。把这些挂在嘴边,好像在暗示我们企业有钱了,我们企业实力快赶上世界500强了。好似上了SAP软件就能成为世界500强。这种心态,已经成了外国的月亮更圆,而非谁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

  这就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屡屡见诸报端,都看到SAP的广告如何的大气,多少国际知名企业都在使用SAP软件,SAP的技术是最好的最先进的,但我们真实的客观对比过吗? 最近业界风传一篇文章叫《画皮SAP:世界最大管理软件公司的中国真相》,历数SAP的罪状:把客户“骗”到手、霸王条款“套牢”用户、实施风险转给伙伴、派系斗争与文化衰落。更是让业界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观点片面,有人说是恶意攻击,有人说是真正揭露大快人心。我不想在这里讨论SAP公司本身的是是非非,那只是商业而已。我们就老老实实对比一下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技术,看看我们到底和国外的管理软件差距有多大。

  SAP是世界最大的ERP厂商,而用友是中国最大的ERP厂商。所以对比国产ERP和国外差距到底有多大,主要看它们之间的差异。

  论产品

  SAP拥有以下几个产品线:R3是SAP于1993年研制的C/S结构为主的ERP;MySAP是以B/S结构为主,融合了企业门户、集成、企业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特性业务功能的ERP;All in One是内置了行业解决方案的ERP;SBO是中小型企业的ERP;NetWeaver是SAP新一代技术平台,各种过去R3上的应用都在悄悄的往这个架构上转移,主要是以SOA架构为中心重新设计了技术架构。

  用友拥有以下几个产品线:针对入门创业企业的SAAS架构的伟库;针对小型企业的T1系列;针对中小型企业的U6;针对中型企业的U8;针对中大型企业的U9;针对大型企业的NC.而且,用友还有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专门针对各个行业进行软件功能的开发;用友还有大客户事业部,针对大客户专门一对一深度合作服务。

  用友是为每一层次规模的企业都提供了针对性的产品,每个产品既独立深化发展,也能数据平滑升级,保证历史数据持续可利用,也保证业务照常开展。

  而SAP的产品,除了SBO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其它产品都没有按照企业规模层次来划分,希望一套软件适应所有层次的企业,希望一套软件适应所有行业的企业,希望一套软件适应企业的所有业务的开发。

  哇,如此说来,SAP的产品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岂不是好的不得了。否则怎么会一套软件如百变金刚能大能小能简单能复杂。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软件么?

  那SAP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

  首先,SAP会告诉你:“世界500强都在使用SAP,这是最先进的软件,最先进的管理,如果你想成为世界500强,你就得这么做”。而客户呢,并没有深入分析过学习过世界500强的管理,也想成为世界500强,但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成为世界500强,所以乖乖跟着学。

  如果客户觉得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欧美企业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因素,不肯就范的话。SAP祭起的第二招就是:“你们的业务都是土方法,都是一个个的点,不是体系,我可以让你们的管理成体系,管理脉络清晰可管理”。企业主这么多年打拼下来也是觉得自己的管理都是一个个点串起来的不成体系,所以也想借这次软件实施把管理体系顺便建立起来。于是,SAP的实施商就开始做业务流程重组,这不合理,那不正规,一顿削砍,企业成了削足适履。

  如果还有顽抗的客户,SAP会祭起最后的杀手锏:“费用”。SAP的软件定制费用之高,令企业望而却步。明知道软件和业务结合不紧密,也只能将就使用。就如同一个人擅长使剑,但现在只有刀,那么将就使刀也行。但,使刀就是一个平庸的刀客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SAP有如此三板斧,还有众多企业趋之若鹜?有主要原因三点:

  1.自己是一个跨国公司,如联想、海尔等,自己的全球合作伙伴,自己的全球上下游链条,大部分都是欧美企业,他们大部分在使用SAP,为了业务开展顺利,也就上了SAP.有些企业是欧美企业的接包代工企业,发包企业为了透明管理,也要求代工企业上线同样的软件。

  2 .SAP打了一个时间差。中国从ERP理论热到实质产品出来到推广到被国内企业接受,都在2000年后。而SAP的R3已经成熟。国内企业要选择ERP,只能选择SAP.等到国内ERP成长起来,SAP已经抢占先机。

  3.在企业选型还未下单阶段,企业是看不到SAP软件的。你能看到的,只是SAP的广告、成功案例、方案文稿。企业的老板不可能了解SAP软件的细节,就让技术部门去了解SAP.而企业技术部门,也只能去其他已经实施SAP企业去观摩。而观摩,往往是领导陪同走马观花。另外,SAP号称世界最先进世界500强都用的软件,已经实施SAP的企业在走马观花中也不可能说SAP软件不好,只能说自己理解的还不透彻。

  但是,国内企业已经普遍经历了第一轮信息化,对信息化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过去,企业对价格最低、什么功能都可以答应开发的软件供应商很是认可,但现在企业选型ERP,往往会考虑ERP厂商的服务能力。

  论服务

  SAP软件是一个合作伙伴生态链。SAP主要负责技术平台、通用业务功能的开发。而管理软件的实施咨询、实施安装配置、实施培训、实施推动上线、定制开发、服务支持都放给了合作伙伴。而且往往还不是放给了一家合作伙伴。SAP一般会把实施咨询和实施管理授权给一家合作伙伴;实施安装配置、实施培训、服务支持放给另一家合作伙伴;定制开发放给其他的合作伙伴。

  由于SAP中国只是SAP的全球分公司之一,所以也不可能有太大授权和太多员工。所以SAP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也主要以合作伙伴为主。而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合作伙伴都有一些本地区域优势,而且SAP也想大力拓展业务,所以SAP会在各地寻找多家合作伙伴。这就会引起桌面下抢单、拼价格、恶性竞争。而且各个合作伙伴水平不齐,实施效果就会大大折扣。而SAP和合作伙伴关系松散管理力度较弱,所以从高层来看一切都很好,从底层来看客户叫苦连天。

  用友是这样布局服务的。对于入门级的SAAS应用企业,由于是托管形式,所以就省去了安装、配置、调试、初始化,剩下的就是培训和服务支持。而这些,用友都采用了线上直接试用、线上培训、线上支持;对于针对小企业的通系列、针对中小企业使用U6,这些软件也相对比较简单,用友就通过全国合作伙伴来销售、实施、培训、支持。谁销售谁负责实施谁负责支持,责任一条龙,而不是找来找去互相扯皮。当然,用友也提供总部呼叫中心提供支持。

  对于针对中型企业的U8,用友在各地都有分公司,由用友自己的员工来负责销售、咨询、实施、支持。管理更加严格,实施质量更高,责任更明确。

  对于针对中大型企业的U9,用友目前实施的是总部负责制。而且在项目人员配置中也增加了售前咨询顾问、技术专家、实施咨询顾问、实施项目经理、实施培训专员等专职专门的岗位。在实施中团队协作,保证每个环节都执行专业到位。

  对于针对大型企业的NC,用友更是采用一对一的服务形式。针对企业客户,当作事业共同体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日本的企业管理、现代制造很厉害,但日本的大企业的管理信息化都一般采取定制开发。如富士通的员工就会天天到丰田去上班。而用友也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到客户处上班进行实施服务,而且是长年服务,客户成长需求增加,用友就持续定制。

  论解决方案

  SAP是一套软件打天下,号称内置了各行各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块。

  而用友,深知一套软件是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所以,用友近几年加大并购,并购各个行业管理软件领域的佼佼者,然后和用友主线产品集成。这样,用户在使用行业专用管理软件的时候,也会和用友软件有很好的集成性。

  论技术

  曾经有人声称,SAP的技术比国内至少先进十年。但事实到底如何?

  就拿SAP至今的主流销售产品R3来说吧。

  而R3直到1993年才算成型,真正销售、推广、完善、商用,已经是1995年的事情了。而1995年又是什么概念?WIN95上市、JAVA诞生、Web浏览器掀起狂潮。互联网暗潮按耐不住。而R3出来了。

  为了适应各种客户端操作系统,SAP开发了统一的UI组件。为了灵活兼容各种数据库,SAP开发了最早的数据持久层、开发了最早的数据对象查询语言。为了让SAP业务能够跑在各种服务器操作系统,SAP开发了虚拟机。当年也没有商业中间件的说法,SAP只好自己写中间件。由于R3是C语言开发而成,所以编写业务应用不太合适,所以SAP发明了ABAP,继而发明了开发IDE,编写代码、调试代码、版本管理代码、打包发布代码。

  R3造就了SAP,但从技术方面似乎生不逢时。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量新技术不断涌现,面向对象、面向组件、虚拟机、IDE、脚本语言,都在理论与商业互相影响中快速促进发展。而SAP的产品研发却不能等待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只能夹生应用。所以我们也看到了ABAP语言特性中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风格互相交叉。当JAVA语言、JAVA虚拟机、Eclipse、中间件均告成熟,R3已经不可再返。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3于是不断在此架构上添砖加瓦。但是,互联网的热潮之大影响之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SAP也不得不加入互联网的功能。MySAP出现。SAP用WEB技术重写了所有UI客户端层。终于,一套中间件业务应用,一套数据库,可以表现为WEB或原生UI.

  但是,新技术的狂潮看起来不像要停止的意思。伴随互联网热潮而起的XML、WebService不断新技术涌现,SAP应接不暇,只能不断加啊加啊。一个诞生于80年代后期的软件架构仍然扛着要过千年,负担累累的R3举步维艰,大量用户反应速度慢的如牛,各种新老技术复杂的让开发费用巨高而开发周期却更长。

  当SAP看着自己曾经需求的技术一个个都成为了开放的业界支持成熟标准,而自己却因为当年没有那样的技术所以只能自己土办法实现一套,真是一声叹息。SAP当年靠自己一己之力研发了现如今J2EE架构的所有技术产品,但是却又是土办法,而非J2EE标准。现在全球大型应用都在J2EE架构上进行开发类似现代汽车工业,而SAP的R3基础技术却像自己内部铁锤凿出来的汽车。但是SAP不忍放弃啊,毕竟为了R3,SAP持续投入了多少的人力和资金啊,不收回来这些投资就匆匆放弃,那就太失败了。所以,继续推,继续推,即使全球都已经互联世界、Google世界、WEB2.0世界、SOA世界,R3还是继续推继续推。

  SAP也知道这样强推终究一天会被客户所抛弃。所以SAP这次也学精了,全部用开放的技术,能拿来的就拿来用。JAVA虚拟机、JAVA语言、Eclpise、JBOSS、TOMCAT、WebShpere、Apache,能用则用,各种商用的、开源的,反正都是JAVA的世界,只要支持JAVA,那么也就进了SAP的技术范围,JAVA演进,SAP基础技术就自然搭顺风车,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一个人走独木桥孤木难支。于是NetWeaver出现了。

  但是,NetWeaver似乎又有点时机不对。因为R3做的过早,而NetWeaver又似乎过晚。因为Oracle的基于JAVA平台的管理软件在2000年就风生水起了。NetWeaver只是一个技术架构平台,过去SAP为R3开发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功能都没法在NetWeaver上直接运行,必须重新写一遍代码。要知道R1、R2的时代,世界各大公司的业务还不如现在这般复杂庞大。所以R3在重新开发代码以代替R2的时候才相对来说时间可以短些。但是,现如今,R3 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要把这么多应用都移植到新平台上,所需时间与人力不敢想象。但是SAP又不得不这么做。

  这就产生了一个尴尬的事情。SAP力推NetWeaver,但是NetWeaver上又没有多少可用的应用功能(你以为过去R3上所有世界500强的应用都能一点不动的在netweaver上跑啊)。R3上有现成的功能,但是SAP总部下令要渐渐替换R3并且减少R3的支持力度。于是在不少项目中,很多客户花钱买个NetWeaver平台,然后再购买R3软件。真是难为了SAP的基层销售人员,想出如此变通之法。NetWeaver和R3两套技术平台却互相不能流畅连通,还要维护两套系统,真也难为了客户。有些客户索性付出高额费用和巨长的研发周期,在NetWeaver平台上开发R3已有的应用业务。SAP虽然声称可以平滑升级,但从种种实际案例来看,升级颇费周折,升级后不少功能都失去了,继续用还是不用,把客户陷入了两难境界。

  SAP就在这种两难的产品过渡期中摇摇晃晃的前行。而这种过渡临时策略却让客户来承担。上一套管理软件,那是要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尤其全球金融危机唯独中国仍然强劲发展,这种过渡策略真的能匹配中国企业快速竞争变化发展的现状吗?

  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更亮吗?外来的和尚真的更会念经吗?

  在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国人渴望走入国际舞台展现自己的时候,这些问题一定会困扰许多国人。就如同一个暴发户希望参加一场贵族绅士的酒会一样,怎么模仿优雅都觉得自己尴尬。我想起有人抱怨过日本出了大前研一这样的管理大师而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我当时回答:“大前研一这样管理大师的产生也是立足于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社会的发展、日本融入国际的险阻经历才会迸发而生。当中国真正崛起屹立世界之首的时候,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管理模式、中国的管理软件,一定会成为最独特的,最流行的,最值得学习的。中国本土的老百姓,中国本土的消费需求,特定会产生中国本土的企业,特定会产生适合这个环境的中国人自己的管理模式,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创造。只有深刻总结、思考、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趋势,才能为中国企业管理找到出路,才能匹配产生中国企业最适合的管理软件”。

责任编辑:zoe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