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肇东市 发挥资源优势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肇东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市),全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玉米、乳品、畜禽及其它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形成了年加工玉米200万吨、鲜奶40万吨,屠宰生猪200万头、肉牛10万头、肉鸡1.4亿只的“五大龙型”产业链条。近几年来,我市立足于资源优势,着眼于市情实际,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要求,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以农牧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牧资源的转化增值,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农业与工业的有效连接,推动了工农联合、城乡联动。
一、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产业化经营格局
1.玉米产业化形成特色,领衔发展。为了充分挖掘玉米资源潜力,做大做强玉米产业,全力推动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化规模扩张。一是基地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我市玉米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玉米总产逐年提升,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创建了五里明镇玉米吨粮田高产创建模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于今年6月27日亲自来我市视察,对利用现代经营机制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区的做法给予了很高评价。2008年,我市粮食作物总面积稳定在340万亩,其中玉米29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6.1亿斤,其中玉米40.53亿斤,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五位,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二是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我市现已打造、形成了五大玉米产业龙头群,即以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玉米酒精企业群,年转化玉米能力达120万吨;以成福集团为代表的玉米食品企业群,年可转化玉米近50万吨;以希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玉米饲料企业群,年可转化玉米2万吨;以国科北方酶制剂公司为代表的玉米生物企业群,年可消化玉米1万吨;以木岭生物发电为代表的玉米能源企业群,年可消化玉米秸秆20万吨。三是竞争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的玉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市域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产业。2008年,我市被评为“中国玉米综合开发利用之乡”。
2.乳品产业化形成规模,迅猛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地处世界奶牛饲养黄金带的自然优势、草原广阔的资源优势和广大群众具有饲养奶牛良好传统的基础优势,在扩大奶牛养殖和龙头加工企业规模上做文章,放大了产业优势,推动了乳品产业迅猛发展。一是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采取发展普养、巩固小区、扶持重点的策略,提质、增效、扩群,全市奶牛养殖小区已达68个,专业村50个,专业屯150个,养殖大场大户1700个,优质成母奶牛群达5.1万头,商品奶总量达20万吨。二是龙头加工企业不断壮大。按照“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的原则,成功引进了全国乳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伊利集团落户肇东,接收了我市三家乳品加工企业,又投资3.8亿元在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项目区建设了30万吨液态奶项目。三是乳品产业优势不断放大。乳品产业已经成为我市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主导产业,成为财政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2008年,全市乳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1.67亿元,销售收入12.6亿元,利税4431万元,有近3万人从事奶牛业生产,奶户、业主实得奶资、服务费达3亿元,乳品加工企业共安置就业1200人。
3.畜禽产业化形成优势,加快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畜禽养殖规模大、加工能力小、精深产品少的问题,我们着力推进畜禽产业化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一是养殖基地扎实稳固。全面加快“一奶三肉”(奶牛、肉牛、生猪、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全市肉牛、肉鸡、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38.4万头、2114.1万只和213.5万头,禽蛋产量19.8万吨,肉类总产量18万吨。二是龙头企业已现雏形。引进黑龙江欣欣大庄园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开发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养殖项目,现已正式投产,年可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引进天津宝迪集团投资9亿元建设了黑龙江宝迪食品工业园项目,总年可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家禽3000万只,加工5万吨猪血红蛋白,建设10万头原种猪养殖基地,预计2009年底可建成投产;引进大连成达集团投资8亿元建设大连成达食品工业园项目,年可屠宰加工肉鸡1.4亿只,综合创税能力4.1亿元;引进大荒通神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生猪屠宰、蔬菜保鲜加工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3亿元,利税1800万元。三是产业潜能即将凸显。肉牛、肉鸡、生猪加工企业的引进,填补了我市的产业空白,形成了产业链条,实现了我市畜禽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必将推动我市畜禽养殖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二、抓住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化稳步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四个建设”。
1.注重原料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我们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了三大原料基地。一是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各项文件精神,深入落实“一免两补”惠农政策,以优质、高产、安全为核心,以专用、专供为方向,在适应市场、优化结构、增加亩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加速种植科学化,推进农田水利化,确保生产标准化,为粮食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以奶牛养殖为主导的牧业经济,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扶持服务、产销对接,调动了干部抓的积极性,企业扶持的积极性和农民普养的积极性。目前,我市优质成母奶牛群达到5.1万头,奶牛养殖户发展到1万多户,商品奶总量增加到20万吨。三是建设优质绿特色农产品基地。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加工需要,以建设哈尔滨“城郊型”特色经济为重点,充分发挥各乡镇、村屯的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绿特色农产品生产。2008年,我市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玉米125万亩,水稻10万亩,葵花5万亩。
2.注重龙头企业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动力。把创建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群体,促进农副产品资源的深度开发,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一是招商引资建龙头。立足我市区位、资源、发展基础等优势,通过以政策招商、以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手段,使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肇东。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了中粮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大连成达集团、四川希望集团、黑龙江欣欣大庄园集团等一批实力企业集团,打造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联大靠强壮龙头。实施联大靠强战略,借助外力促进龙头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我们瞄准全国乳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坚定不移地走联大靠强之路,靠诚心、诚意、诚信,成功引进了国内乳品行业老大内蒙古伊利集团入驻肇东,分别以承债、控股、租赁形式,经营我市原有三家乳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1.2亿元,并在我市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投资建新厂。三是发展民营扩龙头。把原昌五食品厂出售给王成福个人,组建了黑龙江成福集团。目前,该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全省民企大户。四是打造载体聚龙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后,我市有132.5平方公里重度盐碱地列为项目建设用地。我们聘请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项目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推进了项目区道路、给排水、输变电、通讯网络、创业服务大楼等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项目区的承载功能,为项目入驻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入驻项目区的大项目已达30个,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0多户。
3.注重运行机制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在发展产业化经营中,注重运行机制建设,以一定的机制,形成一定的模式,保证产业链条连续、稳固不断,保证产业化健康、顺畅推进。一方面,强化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对接。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发展“契约农业”,基地农户按订单生产,龙头企业按订单收购,既保证了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这样可以使企业放心组织工业生产,农民放胆从事农业生产。我市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粮酒精、成福集团每年都与周边乡镇的农户签订玉米种植合同,既化解了企业收购玉米原料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使原料供应不受市场行情左右,不受收成丰欠影响,保证了企业生产所需,同时又有力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无论收成和市场价格如何,都能把玉米卖得出去、卖上好价。另一方面,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积极引导基地与农户通过利益纽带,捆绑、连结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稳固产业化发展的框架,夯实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伊利集团肇东乳业公司为了保证鲜奶原料供应,积极扶持奶牛养殖户扩张饲养规模,与养殖大户实行“共建”小区,或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或搞股份养殖,风险共担,利益均沾。通过这些手段,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饲养热情,满足了企业的生产原料需求,也密切了利益联结。
4.注重发展环境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服务。把环境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特区式”发展环境。一是给领导支持。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专一的办公室,给予了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使产业化在较高层次上得以加快推进。二是以政策推动。一方面,以政策推动基地建设。如我市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先后出台了加快奶牛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域外购牛、冻精配种、青贮种植、奶站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以政策推动龙头建设。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所需的地、水、电供给以及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服务伊利集团、服务中粮酒精办公室等驻企服务专门机构,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三是用环境保障。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给企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不准政令梗阻、不准刁难拖拉、不准弄权勒卡、不准乱检查、不准乱收费、不准乱处罚的创建“特区式”发展环境“六不准”规定,并且对重点企业发放“保护牌”,对企业负责人发放“绿卡”,给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特区式”的小环境。
三、发挥联动作用,释放产业化综合效应
几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实践使我们感到,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强市、富民、活企、兴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四增”,加速了“四化”。
1.“四增”。一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农民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问题,逐步形成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二是促进农业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三是促进财政增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推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粮食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等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对财政贡献份额大幅增长。四是促进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有利于农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确立和发展,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加快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有利于找准城乡统筹、工农统筹的最佳切入点,有效地促进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2.“四化”。一是农业产业化推动了农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作为农区工业化的一种实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加快农区工业化的进程,围绕农牧资源搞加工、上项目、办企业,催生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崛起,促进了农区工业化的建设。目前,我市玉米、乳品、肉牛、生猪、肉鸡加工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农副产品转化率逐年提高,加工增值率逐年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二是农业产业化拉动了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进程,就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推动了城乡融合,缩短了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了工农、城乡对接,使城与乡互融起来、工与农互动起来,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推进、协调化发展,构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镇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实施可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使农户按龙头企业的需求,按一定的标准来科学组织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农业产业化促进了经济循环化。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促进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深度开发、梯次推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市在玉米产业化发展上,就形成了以玉米粒和玉米杆为中心的两大循环经济体系。
上一篇: 美国20大城市5月房价同比下降17.1%
下一篇: 北京大学获50亿元授信额度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