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重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述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www.cq.gov.cn 2009年09月22日 06时14分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六十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庆农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乡村正从破旧落后向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发展,农村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增长,农民已经实现从食不果腹的窘境向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升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与时俱进的“三农”政策,有效激活了农村各要素,极大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
1949年以来,重庆农村经历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农业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了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调整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六十年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涉农政策、法规,有效地推动重庆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创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1949-1953年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3-1978年的合作和集体经营阶段,实行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确立。1978年重庆在部分村社开始试行包干到作业小组、包干到户,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将责、权、利有机结合的土地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特别是近20多年来,以土地为核心的“三农”政策发生了历史性变迁。1982-1991年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2004-2008年中央再次连续五年以“一号文件”形式发布了有关“三农”政策的意见。重庆也在相应年份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等具体问题以及土地征用补偿、利用规划、经营权流转等内容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直辖后,农业农村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土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趋势明显,重庆市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通过转租、转包、互换、招租、托管等形式推动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在正式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市加快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据统计仅2008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85万亩,土地规模集中度超过17%。通过流转土地,2008年全市种粮大户达9.6万户、规模经营面积152万亩,分别是上年的5.8倍和3倍。
(二)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和种养殖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并成为受益主体。1984年国家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2000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逐年降低农村税收税率,2004年开始免征农业税试点。重庆市积极推进以改革农村收入分配方式为目的的税费改革,2001年在部分地区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试点,次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试点。2004年重庆决定下调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次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民彻底解除了几千年农业生产的税赋。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惠农扶农政策的基础上,重庆在2004年开始推行对农民的“直补”政策,到2008年水稻、玉米、小麦和油菜四大作物的良种补贴在全市39个区县内实现了全覆盖,农民购置农机可享受补贴,种植大户可以获得补贴;饲养能繁母猪、生猪、修建养猪圈舍也可获得补贴。此外,到2008年重庆基本完成能繁母猪保险,生猪、奶牛、柑桔保险试点顺利推进。总之,重庆连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实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增长的多项补贴政策和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
(三)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激活了各种要素,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开始逐步取消农产品收购和供应计划,全面放开农产品经营,让农产品价格逐步市场化。从允许农民从事短途、小量贩运发展到支持和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全面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流通,直至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统一市场。重庆全面推进了农村供销社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构建了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大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农村流通已彻底打破了对农民和经营主体的种种约束和限制,无论是管理体制、经营主体还是流通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贸易通道,农产品出口和外销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农业的外向依存度逐步提高。农产品出口和外销把重庆市场有效地同外部市场联系起来,拓宽了农产品市场的销售领域,也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水平的提高,加速重庆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际和国内接轨的步伐。近年来,重庆城乡统筹商贸网络体系建设起步。13个区县开展六大网络体系建设试点,39个区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乡镇连锁超市、村级综合服务社及放心店2万余个。召开农商对接会和各种农业节会,促进了大宗农产品的销售和效益提高。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营运。一半的区县和乡镇、37%的行政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统筹城乡试点改革等重大战略推进农村大发展,加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实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战略是破解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经济结构难题的重大举措。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促进,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推进工作。2008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78万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2007年重庆市提出了劳务经济是农村“第一经济”的口号,在出台的《关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中,重庆市将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的方式,推进劳务经济发展,加快统筹城乡步伐。至2007年获得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正有计划的重点做好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七项统筹城乡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此外,2008年全市1000余座水库完成确权颁证。领先全国设立省级政策性和专业农业担保公司,受理业务金额2.3亿元。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750个,参加农户178万户,名列西部地区前茅。全面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是这些重大改革推进重庆农村大发展,加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二、“三农”投入持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六十年来,重庆不断加强对“三农”的各项投入、政策倾斜和科技扶持。尤其是直辖以来,重庆紧紧抓住三大历史机遇,加快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农机等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水利、交通、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重庆农村以丘陵山区为主,交通、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长期以来,重庆投入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人畜饮水安全、骨干水源、城乡堤防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008年农村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63.7亿元,较上年增长39.0%。全市第一座大型农灌水库──开县鲤鱼塘水库下闸蓄水;“泽渝”一期8座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18座,相当于直辖10年总和。截止2008年全市水利工程222565处,实际灌溉面积719.9万亩,远远高于解放初期。长期以来,重庆积极推进农村“村村通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农民“行路难、联系难”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乡镇通畅率提高到82%,能通汽车的行政村达到887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9%,较12年前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2008重庆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4亿元,实施土地治理项目58个,治理面积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88.3万亩,较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0%。同时,重庆大力加强农村通信电缆、通信基站建设,全市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网络基本覆盖到全部行政村,通电话的村达到99.8%。
(二)农业生产直接投入持续增加,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长期以来,重庆不断投入资金,大力加大粮油、蔬菜和柑橘基地建设;支持畜牧、水产良种繁育和健康养殖;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有效确保了近几年来全市常用耕地的基本稳定。同时,重庆大力投入资金用于落实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鼓励农业生产;重点推进贫困村整村扶贫开发,实施退耕还林直补和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支持苗木基地建设和生态林、速丰林、低效林改造,发挥农林业强农增收促进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资供应充足,电力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市农村居民逐步结束了煤油灯时代,电灯走进了千家万户,近几年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政策的落实,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全面保障。2008年重庆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量 55.09亿千瓦时,比1978年2.85亿千瓦时增长18.3倍之多。近十多年来重庆在改革农资供应体系的同时,大力加强农资供应,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状况从化肥供应量不充足,优质良种、农膜、农药供应偏少,农民种田多使用农家肥,病虫害防治较差导致农业单位产出较低的状况过渡到农资供应充足,测土配方施肥、大棚种植、优质良种广泛应用的现代农业耕作下的高产出阶段。据统计,2008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为88.14万吨,是1978年的4.1倍;农膜使用量3.1万吨、农药施用量达到2.1万吨,分别为1978年的9.4倍和3.3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发展重庆农业生产、推动现代农业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出效益提升。为加快现代农业进程,重庆坚持丘陵山区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通过实施“兴机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农机研发基地建设和农机教育培训工程,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健全农机服务体系。六十年来,重庆农业机械装备从无到有,再到传统农业机械装备较快发展,新型农业机械化装备快速推进的局面,仅2008年全市推广农业机械2万台,综合机械化率较上年增长3.7个百分点。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101万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903万千瓦,增长7.9倍;全市农业机械拥有量相对1949年实现零的突破,近两年取得迅速发展。2008年全市耕整机达7.91万台,较上年增长42.8%,排灌机械76.34万台,较上年增长23.0%,联合收割机达900台,较上年增长近一倍。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也大幅提高,2008年当年实际机播地面积达到57.5万亩,当年实际机械收获面积达到180.2万亩,较上年增长20%以上。
此外,重庆还加大资金投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康居农房建设、沼气推广使用和面源污染治理,2008年就建成13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积极化解乡镇基层政权建设逾期债务,落实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村社干部待遇,改扩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和信息水平提升,对农民“一事一议”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实施奖补,支持培养和引进农村乡镇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供应丰足,品质日益提高
六十年来重庆农业生产突飞猛进,一举解决了吃得起饭、能吃好饭的民生问题。农产品数量供给充足,品种更加丰富,品质不断提高。
(一)粮食单产成倍增长,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六十年来,重庆在耕地刚性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培育优良种子、研发先进种植技术、鼓励规模种植和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提高单产水平,保证总产量稳定,做到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据统计,自1984年重庆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关口以来,除1985、1988、2006年因灾影响产量下降较大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1997年粮食产量更达到历史最高值1184.6万吨。200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153万吨,总产比1949年、1978年分别增长186.3%和41.5%。按乡村人口计算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1978年的278.4、351.7公斤提高到479.4公斤。2008年全市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亩产达347公斤,比1978年增长一倍。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背景下,长久以来老百姓吃不饱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食不果腹的现象在重庆基本消失,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文化正朝着讲究营养、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肉类及水产品从供应不足向多产、高质转变。畜产品是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农副产品,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重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六十年来,重庆加强了以生猪为主覆盖家禽、大牲畜、肉兔等产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特别是在近年来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社会化转变的经济效应促进下,全市畜牧业实现飞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市肉产量177.97万吨,是1949年的16.2倍,比1978年增长3.4倍。2008年全市生猪出栏1898.7万头,是1949年的10.9倍,比1978年增长2.5倍,生猪规模化养殖达10%;水产品产量达到19.1万吨,是1949年的53倍,比1978年高出12倍。此外2008年全市牛、羊分别出栏41万头和149.6万只,家禽出栏1.64亿只,远远高于解放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六十年来,全市人均肉类占有量从1949年的7.6公斤到1978年的17.5公斤,再到2008年的达到74公斤,增长了近9倍。此外,全市牛奶产量成倍增长,从解放初的年产1千余吨到2003年的最高产量9.06万吨,增长76.4倍,禽蛋产量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46万吨增加到了41.29万吨,增长8.3倍,肉鸽、牛蛙、珍禽等特色养殖业也从无到有。总之,畜禽产品数量增长有效解决了人们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牧业一举从副业跃升为重庆农村经济的支柱。
(三)经济作物空前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城乡居民生活。从解放初期的农业粗放式的全面发展,到近年来建立在确保粮食生产基础上的把油料、蔬菜、水果等作为重要产业来抓,突出项目特色和地区优势结构式发展,重庆农业“多经产业”生机蓬勃,无论产量、品种和效益都较解放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据统计,2008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23.3万亩,比1978年增长1.3倍;油料总产量达到35.68万吨,分别比1948年、1978年增长38.7倍和3.6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722.34万亩,产量达994.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0倍和3.1倍。2008年全市果园面积达到325.1万亩,水果年产量从1949年的6万吨增加到193.3万吨,增长31.1倍,其中柑桔产量达到113.7万吨,比1978年增长19.9倍。同时,茶叶、烟叶、药材和花卉等其他产业由小变大,成为多经产业发展的亮点。
(四)农产品供求由计划走向市场。近年来在农业生产年年丰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庆过去参与市场流通较少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农产品供给紧张时代一去不复返。据统计,2008年重庆市农产品商品产值为518.7亿元,商品率达59.5%,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成倍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出售粮食76.2公斤,比1978年增加4.6倍;人均出售蔬菜113.9公斤,比1978年增加2.7倍;人均出售猪肉41.5公斤,比1978年增加2.1倍;人均出售家禽3.6公斤,比1978年增加12.3倍。通过多年的发展,重庆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培育了一批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品牌,凭借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入世给重庆农业生产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竞争使重庆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取得了较大进展,猪鬃、肠衣、茧丝绸等优势及特色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拉动了市内农产品供给。
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六十年来,重庆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空前增长。伴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农村二、三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推动农村经济总产出迅速扩张。据统计,2008年农村经济总量达1627.2亿元,是1996年的3.3倍。全市农业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从1978年的36.25亿元发展到2008年871.39亿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0.8%。种植业产值从1978年的26.29亿元发展到2008年465.47 亿元,增长了16.7倍,年均增长 9.7%;林业产值从1978年的2.12 亿元发展到2008年29.34亿元,增长了12.9倍,年均增长8.8%;牧业产值从1978年的7.57亿元发展到2008年344.15亿元,增长了44.4倍,年均增长13.1%;渔业从1978年的0.27亿元发展到2008年21.15亿元,增长了77.7倍,年均增长15.1%。农林牧渔业业增加值达到575.4亿元,是1996年的2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
(二)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大跨越,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新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重庆农业逐渐从分散落后的经营模式向产业化、集约化经营转变。自2001年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以来,重庆通过“市场导、科技促、龙头带、特色拉、政府引”五大招式,加快发展柑桔深加工、天然香料,稳步推进草食牲畜、优质生猪、优质中药材、花卉苗木、优质蚕茧、笋竹、黄籽油菜等“十一个产业化百万工程”,形成了重庆观音桥市场有限公司、华牧实业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天友乳业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粮油、畜牧业、水果、榨菜、花卉等产业链和产业带。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区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近千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56家,市级龙头企业237家。据统计,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17亿元,在上年基础上增加191.2亿元,增长近一倍。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61家,同比增加15家,观音桥市场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在全市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市级龙头企业实现利税20亿元,带动农户293.8万户,增长37%。同时,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供了有效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投资者+农户”等相继出现,相关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逐步完善。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重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始于1978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的许多政策。全市乡镇企业抓住这一创业良机,充分发挥灵活、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和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最终发展壮大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据统计,全市乡镇企业个数由1978年的 3.6万户发展到2008底的8.3万户,特别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迅猛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力量。乡镇企业成为重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236万人,较1978年增加了184.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乡镇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总量不断放大,效益持续攀升,2008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5012亿元,实现增加值达到1350.7亿元,比1978年的2.2亿元增长了613倍;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仍实现利润220亿元,实现利税395亿元,比1978年的0.6亿元增长657.3倍。
(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重庆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庆正式启动的“十一个百万产业化工程”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得全市农业农村产业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结构更加优化。据统计,1996年农村经济总量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8.0∶21.4∶20.6,到2008年该比例调整为35.4∶41.0∶23.6。经过十二年的发展,重庆农村第一产业占农村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了22.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9.6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同时,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业也不断调整优化,生猪、家禽、渔业等发展迅速,快于传统种植业的增长速度。农林牧渔业结构分别为53.4∶3.4∶39.5∶2.4,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比重下降了20.1个百分点,牧业增加18.6个百分点。在种植业内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正朝多元化的趋势演进。
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极大改善
在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各项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各级政府致力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力拉动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生活进入到一个从提高生活质量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的新阶段。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现金和工资性收入为主。重庆千方百计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大量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6元,较上年增长17.6%,相对1978年的126元增长31.7倍,年均增长11.9%。农民收入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收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工资性收入显著增长。到2008年底,重庆从事非农行业的乡村从业人员达到703.8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64.6元,比1978年增长843.3倍,年均增长24.3%;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1.7%上升至2008年的42.8%。家庭经营纯收入2016.6元,在农民收入中仍占主要地位,占48.9%,比1978年下降了44.8个百分点。二是收入货币化程度明显提高。2008年重庆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73.8元,比1978年75.4元增加了4098.4元,增长54.3倍,年均增长13.8%。从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的现金比重来看,1978年该比重为31.7%,到2008年上升为78.1%。
(二)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六十年来,随着收入的增长和积累,重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1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5元提高到2884.9元,增长了23.8倍,年均增长10.9%。随着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8年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1537.6元、160.3元、329.0元和167.7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16.8倍、11.6倍、42.2倍和24.2倍;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238.4元、211.8元、197.2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143.5倍、301.6倍和531.9倍。基本生存资料需求收入弹性已逐渐缩小,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收入弹性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74.0%下降到2008年的53.3%,下降了20.7个百分点,成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区间迈入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二是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提高。1978年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均不足1%,到2008年分别提高到了6.8%、8.3%和7.3%。三是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较快。全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额由1978年的57.12元提高到2008年的3355.1元,增长了57.7倍,现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32.2%提高到2008年的74.4%,提高了42.2个百分点。
(三)农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质量明显改善。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重庆农民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热点加速转移,消费档次逐渐上升,消费水平从解放初期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进入到一个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过渡的新阶段。食品消费中,肉、蛋、奶、鱼、水果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1978年农民消费粮食304.2千克, 2008年为191.38千克,下降了37.1%。肉食及制品年消费量从21.26增加至30.6千克,增长44.0%。家禽、蛋类、水产品消费量则大幅增加,从每年消费不足1千克分别增加至4.2、6.2和2.9千克,分别增长8.4、5.7和10倍。此外,重庆农民酒消费量增长迅速,从1978年的年消费量1.6千克增加至12.8千克(增长7.3倍),农民的这些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出重庆农民主要营养素已基本满足需要,消费质量明显改善。近几十年来,重庆农民衣着消费观念从纯粹保暖向追求舒适,讲究款式、花色和配饰,注重着装形象、档次迈进,成衣购买量稳步增加。调查显示,2008年重庆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到160.3元,比1978年增长11.6倍。重庆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已经由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逐步向讲究居住环境、住房质量、室内装饰和配套设施转变。2008年重庆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也由1978年的10.8平方米提高到35.0平方米,人均住房价值达到7639元。到2008年底,重庆农民人均楼房面积达到20.9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六成。近几十年来,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需求弹性系数较大的耐用消费品逐步在农户家庭中普及,已经成为农民的基本生活必备品。2008年重庆农民每百户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拥有量分别达到94.3台、32.7台、36.2台和19.5辆,分别是十年前的4倍、8.3倍、6.1倍和7.6倍,是二十年前的269.5倍、544.5倍、92.9倍和325倍。近年来,电话、移动电话、空调、计算机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8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60.1部、移动电话98.3部、空调6.7台、热水器9.3台、家用计算机1.4台。
1949年以来,重庆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一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显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分繁重的任务,重庆以全市三大经济区布局为框架,构建以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和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两大战略,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库周绿化带建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三峡库区及其影响区水环境保护等生态和环保建设工程。据市财政局统计,仅直辖十年间,重庆市投入农林水生态建设、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水环境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财政资金共计361.00亿元。各项措施的实施改善了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据统计,2000-2007年全市退耕还林累计完成工程面积1577万亩,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4.0%,比1997年提高12.7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1平方公里,累计治理21433.1平方公里,分别较上年增长32.7%和5.7%。二是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重庆市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方式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政府主导下,动员全社会共同搞好扶贫开发工作。重庆市创新扶贫方式,深人开展以集团式扶贫为重点的社会扶贫活动,举全市之力大打扶贫攻坚战。针对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异地扶贫对象和三峡库区贫困移民,重庆市将其纳入扶贫开发规划中,做好这些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同时出现大量减少,2008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6900户,农村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仅为142.2万人,比1997年减少395.8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市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9%,比1997年下降15.7个百分点。三是重庆农村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2008年末,全市免除345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对43万贫困女童上学实行“零收费”。全市享受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达到16万人。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90元,参合农民达到2008万人。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700元按三大区域分别提高到1200、1400、1600元。四是自来水走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据统计,截止2008年,全市水利工程为乡村生活供水22940万立方米,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1600.5万人,仅2008年就新增249.4万人,较上年增长63.3%;2008年农村自来水供水人口达到865.5万人,较上年增长40.0%。
上一篇: 建国60年重庆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