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工业经济发展历程
深巷里的小作坊,乡村里的小酒厂,原始落后的设备和工艺,生产出少量零散的日常生活用品……这就是我区解放前工业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宁夏自治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国民经济完成了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向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变。工业经济在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走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后,总产值实现了从1280万元到1360亿元的飞跃,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曾经贫困、落后的小省,现人均发电量全国第一,人均产煤量全国第三,成为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尘封的记忆,手工业作坊唱“主角”
翻开尘封的记忆,会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区的工业仅仅是200多家简陋的手工作坊和小煤窑、机修所、被服厂等,主要分布在银川、石嘴山、吴忠及固原等城市,多属传统的手工工艺,规模非常小。全区年生产原煤仅1.8万吨、发电量9.7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仅有1280万元,占当时工农业总产值的6%。
宁夏解放后,人民政府集中力量对食盐、电厂、面粉厂、煤矿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并从1951年起,着手建设装机500千瓦的银川电厂和拥有460毛纺锭的银川毛纺织厂。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700万元,煤炭产量34万吨,发电量500万千瓦时,这是我区工业经济的恢复时期。
外省企业支援内迁,艰难起步
1958年10月,自治区成立后,迅速掀起了工业建设的第一个高潮,当年开展了“大办工业”的群众运动。一年时间就办起了大小工业企业1.2万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增加了机床、变压器、水泵、水泥等千余个工业产品。对煤矿进行了民主改革,变窑主私人经营为公私合营,废除了封建把头制度,优先安排了煤炭工业和坑口电厂建设。1960年7月,石嘴山矿区建成我区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结束了宁夏煤炭开采落后的历史。
1965年为落实国家“三线”建设和党的民族政策,沿海及工业发达地区企业纷纷内迁支援我区,兴建了机床、轴承、起重设备、仪表、材料试验机等一批对宁夏工业和经济建设后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填补了宁夏工业的空白。随着石油资源的探明和开发,我区在灵武建成年开采石油50万吨生产能力的长庆采油三厂,从此结束了宁夏没有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历史。
70年代在大力发展 “五小工业”方针的鼓励下,我区各地建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工业企业、骨干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宁夏工业的全面发展。到197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3.85亿元,较1957年增长34.9倍,已初步形成了能源、机械、化工、冶金等为重点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受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思想影响,我区工业出现了战线过长,结构不合理,运行质量、效益低下,加上遭遇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起步的工业再次受到了重创。
从量变到质变,焕发生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春风雨露,滋润了宁夏大地。我区工业从基本建设投入到企业规模,从产量产值到产品品种,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先后建成了大武口火电厂、太西洗煤厂、青铜峡铝厂5万吨电解铝扩建工程、银川第二纺织厂、宁夏水泥厂一期工程、大坝电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
从1990-1995年6年间,我区先后建成了一批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项目。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73万千瓦,并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电、村村通电,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九五”期间,实施了大项目带动战略,启动了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使自治区工业和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依托农业优势,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0年,我区全部工业企业达到3万多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9个,大中型企业107个,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5%,已基本形成以煤炭、电力为基础,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医药、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业体系。
从1280万元到1360亿元,腾飞发展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以能源、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五优一新”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五优一新”产业的扩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对宁夏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我区经济增长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GDP已突破千亿大关,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工业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3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5.1亿元,是2000年的6.6倍;实现销售收入1325.8亿元,是2000年的5.6倍;实现利税99.14亿元,是2000年的5.1倍。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3%,提高到2008年的45%,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08年的48%,贡献了全区60%以上的税收,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超过100户,比2000年增长2倍,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有5户,其中2户超过100亿元。 快速发展的宁夏工业,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同时在发展质量上有了质的变化,为我区经济腾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上一篇: 浙江南浔区实现经济大跨越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