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茶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农民收入连续六年两位数增长
“多亏茶叶收入好,使我脱贫致富建新房。”1月5日,华安湖林乡前坑村青年制茶能手黄绿华说,他家有15亩铁观音生态茶园,自己加工销售收入颇丰。前不久,他投入10多万元,建起300多平方米新房。
前坑村村主任黄甲午介绍,全村共86户、428人。2004年开始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人均1.5亩茶园。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达7500多元,目前全村仅有6户未建新房。前坑村的变化是华安致力“兴茶富民”发展战略的缩影。2009年,华安积极创建首个“国家级铁观音茶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5万亩,茶叶加工户7000多家,茶叶创产值13.8亿元,仅茶叶一项农民人均纯收达4600元。在茶产业强势带动下,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的6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87元,与2008年相比增加690元,增长10.15%,与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年收入6700元相比,超过787元。华安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喜人态势。
茶叶产业转型又升级
“建设生态茶园后,茶青品质好,国内知名茶企纷纷前来订购茶叶。”漳州皇家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圳聪说。皇家龙茶业作为茶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创建示范点之一,在湖林乡有3000亩生态茶园,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公司投入300多万元创建绿色食品基地,茶园套种桂花、罗汉松、红豆杉等名贵树种,采用人工拔草、施放有机肥等来管理茶园。生态茶园出好茶,每公斤秋冬季毛茶最高卖到1200元。
华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优质茶主产区。2009年,华安制定了《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案》,以争创首个“国家级铁观音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为目标,着力提升茶叶质量和效益。县里围绕创建一个绿色食品基地县、实施两个一万工程、建设三大品牌基地、组织四大茶事活动、开展五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六项认证,力促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转型升级,品质为旗。华安开展了茶叶生产技术万人培训活动,传授田间如何合理密植、施肥无污染、用药无残留等等,加工过程也普及标准意识、质量意识,控制任何可能的污染。县里还与企业投入2000万元,推进茶叶产业升级。如今,华安应运而生了一批绿色无公害有机茶基地,一批新型标准化茶企脱颖而出。目前,全县建立有机茶园示范基地1500亩,无公害茶园12万亩,已通过认证有机茶园380亩。
好政策让偏远茶区有奔头
“好的茶叶政策,让偏远山区农民看到了发展希望。”马坑乡和春村茶农邹发明说,两年前,他贷款6万元,享受贴息贷款和种茶补助,又购买一套制茶机械,增加开垦山地茶园30多亩。如今,他60多亩铁观音茶园,年产5000公斤干毛茶,年收入五六十万元,兴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新房。今年秋茶,每公斤干毛茶售价400元,热销广东、厦门、泉州等地。在西部片区,像邹发明这样,享受优惠政策的茶农还有许多,他们转变种植结构,从事种茶、制茶行当。
马坑、高安、高车等三个传统农业乡镇总人口2万多人,以前,受道路、观念等因素制约,当地农民主要种植水稻、香蕉等作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还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007年以来,西部三个乡镇通水泥路后,县里因势利导,专门出台西部乡镇及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优惠政策,为种茶户、制茶户贷款开“绿灯”,对种茶3亩以上、置办1套茶叶加工机械的农民,分别给予5000元和1万元的贷款贴息,可享受两年50%的贴息补助;对规模种茶3亩,每亩奖励200元,每增加1亩追加奖励200元。2007年和2008年,县里共奖励西部乡镇种茶400万元,奖励茶叶创品牌56万元,奖励茶王赛36万元,贴息补助11.5万元。
如今,西部茶园面积达1.8万亩,加工户500家。2009年,仅茶叶一项,年创产值1.8亿元,占全部农业产值的40%以上。其中,高安、高车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加1000元,马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
上一篇: 厦泉漳龙城市联盟三规划见实效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