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多了 钱却赚得少了
订单暴增、满负荷生产、大量招聘工人……2010年开春,珠三角外向型的制造企业集体亢奋,一扫2009年出口低迷的窘境。
不过,记者连日深入调查采访后发现,经历了一年多的需求疲弱之后,珠三角的外贸企业正在掉入另一个“怪圈”:增产不增收。
不少企业向本报记者反映,外贸订单的价格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亏本接单”的现象又重新抬头,在原材料成本价格不断上升的局面下,企业外贸订单的利润水平亮起“红灯”。一些企业甚至反映,2010年的外贸订单规模虽然增加不少,但赚的钱可能比去年还要少。
现状一:
企业争相低价抢订单
2010年以来,外贸订单虽然猛增,但面临的问题也一箩筐,不少“饥饿”的外贸制造企业看到订单回暖而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做法。
海信国际营销总经理黄晓剑现在担心的不是没有订单,而是行业内的价格战,“空调订单价格普遍下挫了5%~10%”。之所以2010年的价格战如此激烈,黄晓剑认为,“去年有些空调企业的订单下滑了40%多,2010年刚开始,不少企业的想法都是先抢到订单再说”。
志高海外营销本部常务副总经理廖羽指出,面对现在的行业竞争,要想提高订单价格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国空调的产能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要”,产能过剩的局面不改变,低价竞争就很难避免。
更糟糕的是,低价竞争正在损害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广州市传之作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总陈记强表示,用于出口的塑料扇产品低价竞争激烈,比如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7~8毛钱,自己也就每件赚1~2毛钱,而温州工厂5毛钱就能做到。他说,这样低的价格并不是好事,代价是每个部件的质量都下降一点点。
现状二:
最多只能维持微利
在东莞市大朗镇,大朗龙头企业颖祺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告诉记者,目前大朗的整个毛织业仍不能说已经走出低谷,由于整个产业几乎都只做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企业搬迁到内地,还有一些企业停产或者转产。虽然颖祺整体订单情况还不错,但是利润却不如以前。
据公司统计,去年同类产品的订单采购价格比前年降低5%左右。“因为海外市场不景气,消费者的购买力不足,导致订单数量减少,而大朗有上千家毛织企业争抢订单,同行之间你争我抢的结果必然是价格下降。”
他还说,去年订单增了20%,但是利润却下降了5%.淡季的订单普遍价格便宜,有些接了订单反而还要亏钱。有些低端产品的订单只能放弃,多数都给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一些国家抢去了。
“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做毛织做得非常好的企业只是微利,比较好的能达到持平,稍微一般的企业可能就要亏损了。”曾天仁表示。
原因剖析
原材料价格翻倍
工人工资上涨客户越来越“麻烦”
“如果订单价格下降是成本下跌造成的,那还是合理的,但偏偏现在订单降价的背景却是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记者在珠三角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这样反馈。
黄晓剑透露,占空调成本三成左右的铜材,价格在过去的一年中翻了一倍,直接导致空调成本上涨5%~10%.
价格上涨的不仅是铜材,东莞嘉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建荣对记者表示,塑胶材料在金融危机之后最低只要六七千元/吨,而现在已经超过了每吨14000元。
工人工资上涨
除了原材料成本,珠三角地区还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人力成为较为稀缺的资源,人力成本也大大提高。
曾天仁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一个电脑画花的操作工,工资比以前大大提高,最多涨了1000元,最少的也涨了500元,计件工人的工资也比以前涨了5%左右。
“整体来说,2010年不少出口企业的情况还是会比较困难的”,黄晓剑判断,2009年虽然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但由于去年原材料价格下跌得比较厉害,利润空间反而会大一些,而现在面临的情况恰好相反,原材料价格成倍上涨,人力成本也在上升,终端价格的产品却很难提上去,量虽然大了,但赚得却越来越少了。
客户越来越“麻烦”
除了在原材料和销售两头受气外,日益苛刻的海外客户也在制造“麻烦”。曾天仁告诉记者,客商为了减轻库存风险,大大压缩交货时间,使得公司在人力、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压力都大为增加。
他表示,以前货物生产出来后就直接发给外商,但现在外商却要求先不送货,于是公司还得先找个地方存放,然后根据外商的需求来发货,以每平方米8元/月的仓库成本计算,每个月光仓库费用就增加了好几万元。此外,以前货运到港口就可以了,现在一些客商甚至要求把货送到市场销售点,这直接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
另一方面,回款风险却不断加大。志高海外营销本部常务副总经理廖羽透露,客户销售产品后并不急于将资金回笼给生产企业,而是将这些资金当作投资的工具,“赊销比例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
突围之道
放弃低档 走技术和品牌之路
“利润薄如刀片,根源在于中国制造处在低端空间爬不上去”,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昨日对上述问题分析认为,要想在短期内改变中国制造的现状并不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作为。
罗清启建议企业在技术积累上持续不断地投入,而寻求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是现阶段生存下来的不二法宝。廖羽告诉记者,志高在海外市场主推高能效产品,利润空间提升了几个点。
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时下也不应该仅仅是珠三角企业战略层面的事情。黄晓剑最近成了“空中飞人”,他刚刚从中东市场考察回来,“以中东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目前在我公司的出口总量中比例虽然只有10%~20%,但作为自有品牌基地,这一块的工作非常重要”。
黄晓剑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OEM的业务量一直不稳定,品牌业务则相对稳定一些,“我们公司2010年海外推广的品牌费用也会增加30%”。黄晓剑透露,他们不仅在新兴市场大力开拓自有品牌市场,而且也会尝试在欧美主流市场进行开拓。
上一篇: 新西兰洋奶粉出现中国网购热
下一篇: 清远砂糖桔成吨成垃圾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