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关于湖南09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0-02-20 10:47 来源:湖南日报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一、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预算收支目标和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504.6亿元,增长14.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5亿元,上划中央收入659.6亿元。全省财政支出完成2150.7亿元,增长21.8%。省级财政总收入完成449.1亿元,同口径增长12.2%。其中:地方本级收入149.6亿元,上划中央收入299.5亿元。省级财政支出为432.2亿元,增长19.6%。

  省级财政可实现收支平衡,市州总体上也可实现收支平衡。2009年全省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收入增幅震荡回升,在奋力增收时注重长远发展。过去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普遍陷入高位回落的困境。我省也遭遇了多年未有的收入紧张局面,“保增长、稳增收”从一开年就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上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刺激经济一揽子政策,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财税部门协同配合,通过勤抓主体税种和重点税源分析、及时开展收入进度督导、强化汇算清缴和挖潜堵漏,充分把握扩大内需各项措施的增收效应,尽量利用结构性减税框架下的增税机制。经过努力,全省财政收入除1月份出现负增长外,期后一直都保持了正增长,特别是从7月份开始逐月上升,收入回暖的势头得到确立。横向比较,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一直都快于全国和中部六省平均水平。

  2009年的财政收入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确实来之不易。一是全力克服企业效益整体欠佳、物价水平持续低迷、政策性减收较多等重重困难,确保了年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税费改革,既优化了收入结构,又积极构建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体系。三是充分运用“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一大批有利于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优势资源正在加快形成。

  (二)支出规模大幅扩张,在改善民生时推进重大改革。

  丰富创新支农机制。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62.6亿元,增长23.6%。一是开创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模式。省财政筹资3亿元成立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拨付奖励资金6600万元,对县域金融机构按其发放涉农贷款的增量实行挂钩奖励;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0.3亿元,新设森林保险,险种扩大到7个。二是基本完成洞庭湖区捕捞渔民解困工程。省财政拨付1亿元,对无房渔民上岸建房、困难渔民危房改造等给予补助。停征停收涉渔收费,完善渔民社会保障,加强渔民转产就业培训。三是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省财政安排引导资金2.7亿元,支持县市开展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对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县扩大到84个。四是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水利支出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省财政下达17.5亿元,对757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拨付19.8亿元,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洞庭湖和“四水”治理等重大水利项目;落实8.6亿元,帮助300万农村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五是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省财政拨付4.5亿元,支持建立村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新机制。

  强力推进“教育强省”战略。全省教育支出完成348.7亿元,增长12%。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省财政下达12.6亿元,支持市县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二是顺利完成农村“普九”化债工作。全省经过两年努力,共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47亿元。三是着力解决城市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2009年起,省财政将地方教育附加省级统筹部分作为城市义务教育扩容改造的稳定来源。争取中央奖励2.7亿元,帮助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县镇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改善条件。四是支持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省财政拨付2.8亿元,帮助首批26个县市对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改造。

  加快完善社保体系。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354.6亿元,增长14.3%。一是积极帮助重点人群缓解就业难题。省财政拨付就业资金2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着重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创业和就业。二是支持启动“新农保”试点。省财政下达8226万元,支持14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三是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省财政落实21.9亿元,支持廉租房建设、租赁补贴发放和棚户区改造;下达1.6亿元,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资助贫困农户建房;新增拨付6200万元,帮助滑坡体移民和东江水库移民搬迁避险。四是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省财政拨付14.5亿元,支持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使人均水平突破1000元;新增拨付19.3亿元,对城乡低保户、残疾军人、企业军转干部、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干部等发放生活补助。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46.2亿元,增长61%。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启动“医改”。一是重点支持医保制度提标扩面。省财政拨付37.1亿元,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并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医保范围。筹措资金29.4亿元,支持解决全省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的资金缺口问题。二是重点支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省财政下达补助7.9亿元,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使全省人均水平达到15元。拨付11.6亿元,支持扩大儿童疫苗免费接种范围、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等惠民医疗卫生服务。为应对甲流侵袭,紧急拨付1.5亿元,用于疫情防治、疫苗采购和重症病人救治。三是重点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财政拨付16.7亿元,加快县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施万名医师下农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程。四是重点支持首批36个县市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对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进行奖补。

  努力增加文体计生投入。全省文体计生支出完成54亿元,增长23.6%。省财政下达4.5亿元,有序推进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的实施范围;新增文化产业引导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动漫、出版、影视等产业项目。在支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工程等群众体育活动的同时,拨付全运会参赛和奖励经费4300万元。积极研究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的筹措办法,确保其退休后每人5000元的奖励政策足额兑现。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省环保支出完成69.2亿元,增长65.9%。加速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省财政共拨付补助资金16亿元,并通过政府信用方式向金融机构争取贷款103.4亿元,现已发放42.4亿元,保证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工程进度。经过争取,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整治规划。

  (三)财力配置向下倾斜,在夯实基层时突出帮扶重点。

  一是尽最大努力缓解市县配套压力。省财政充分考虑基层困难,一方面不断提高省级负担比例,主动承担配套资金的大头;另一方面通过安排“五奖两补”财力资金、转贷市县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尽力提高市县配套能力。二是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省财政下达专项资金3000万元,启动乡镇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工程;新增拨付补助资金2亿元,使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达到村平4万元;筹措1.3亿元,支持建设3316个村级活动场所。三是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新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改革要求,省财政筹措资金24.9亿元,基本实现基层政法机关“吃皇粮”,并着力改善办公办案条件。四是向生态功能区和经济转型地区倾斜。经过积极争取,我省武陵山脉被中央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获得财力补助4.5亿元。省财政下达资源枯竭城市补助资金2.9亿元、采煤沉陷区治理资金1.4亿元、整顿关闭小煤矿奖补资金1.5亿元,支持资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整合转型。

  (四)宏观调控积极主动,在应对危机时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投资和消费并进,畅通内需上升通道。一是尽力扩大公共投资规模。在加大预算内基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80.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2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安居工程、农村水利、学校医院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二是通过融资缓解重大基建项目的资金瓶颈。建立健全省级铁路、公路、土地资本和县域经济等融资平台,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三是精心培育消费热点。重点抓好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共发放补贴10.6亿元,带动销售107.4亿元。积极推进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推广工作,认真落实低排量小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个人住房销售营业税减免等税收引导措施。

  坚持减负和解难并举,激活微观经济主体。在大幅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基础上,着力缓解两项难题:一是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省财政牵头出台了缓解融资困难的18条帮扶措施,新增投入3.8亿元、专项调度14亿元,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建立并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资金,对金融机构扶持中小企业进行奖励。二是推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省财政新增落实10.1亿元,全额保障全省工商、质监、药监系统履行职能职责的基本需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坚持提质和升级并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狠抓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全省科技支出完成28.9亿元,增长8.6%。省财政新增科技投入9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重点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省财政筹措3亿元,设立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3只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三是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省财政拨付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7500万元,增加文化、旅游、有色、信息等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企业技改资金1亿元,下达落后产能淘汰奖励资金4.6亿元、节能改造资金2.8亿元,并有效整合新型工业化等专项资金,统筹用于推进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

  二、2010年预算草案

  201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精心实施以“分税分享”和“省直管县”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科学调控,精细管理,切实抓好资源配置优化与资金绩效提高的有机结合,积极促进经济社会重大改革与财政稳健运行的紧密衔接,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统筹协调,致力实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改革增效、民生增利,为富民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全省和省级财政收入增幅按12%安排,具体为:全省财政总收入1685.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3.3亿元,上划中央收入751.9亿元。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849.2亿元,当年收支平衡。省级财政总收入503亿元,其中,地方本级收入161.6亿元,上划中央收入341.4亿元。省级财政支出359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今年财政收支政策和工作重点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服务“三农”方面。一是继续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支持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二是继续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预算安排2.1亿元,支持加快水库治理、灌区建设、泵站改造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扩大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范围,实施山塘清淤扩容工程。“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力争扩大到所有县市。三是继续完善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机制,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省财政新增3200万元,加大对涉农贷款的奖励力度,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农业保险承保面。新增农业科研和产业化资金6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00万元,加快培育发展我省农业的大产业、大品牌。

  支持社会建设方面。一是大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省财政新增教育支出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0%,重点支持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协调发展,落实中职农村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通过整合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二是全面推进“医改”。省财政预算新增7.5亿元,确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17.5元;继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抓紧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是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省财政预算新增3.2亿元,支持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新增3.8亿元,落实连续第6年的企业退休人员调待政策;新增1000万元,支持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安排3亿元,尽力满足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的配套要求;积极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四是健全支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机制。省财政预算新增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2900万元,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扩大到1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30亿元,设立“文化强省”发展基金,推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二)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在更高层面上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引导构建“稳投资、扩消费”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一是公共投资进一步向惠民生和调结构倾斜。在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合理规模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在建项目和收尾项目的资金需求,突出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生态环保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健全社会投资跟进机制。加快完善激发民间投资的财税扶持体系,支持打破市场准入壁垒,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切实落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项措施,用好扶持企业上市引导资金,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等税收手段,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三是调整完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通过大幅提高产品限价、调整产品选择模式、改进补贴发放方式、引入中标企业淘汰机制等办法,使消费者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优质的产品。四是强化引导消费升级的政策体系。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保体系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成品油税费改革、烟酒消费税调整等税制手段来引导理性消费,通过扶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来鼓励服务消费,通过补贴高效、节能和新能源产品来推动环保消费。

  丰富完善“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扶持新机制。一是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省财政新增科技投入5700万元,重点支持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限制落后产能和过剩行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重复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革新改造,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整治。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产品作为扶持的战略重点,推进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四是扩大开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与央企对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省财政新增安排3700万元,对航线航班开发给予奖励,支持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商务活动。

  (三)继续推进财税改革,以更高标准来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正式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在收入划分上实行“分税分享”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省直管县”改革。这是我省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又一次重大体制重建,必将更好地激发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各级政府共同培植财源、合力发展经济的新局面。二是下大力气推进税制改革。按照中央部署,适时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三是尽快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认真组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制工作,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的动态监控机制。

  2010年的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紧密跟踪,准确判断,积极应对,扎实工作。一是开源增收,厉行节约。探索财源建设新路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强化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观念,切实降低行政成本,2010年省直机关购车用车经费、出国费、会议费和办公信息化建设资金实行零增长;行政基建规模在去年压减15%的基础上再压减10%;严格控制庆典、论坛和招商支出,对未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规划的,一律不予安排经费;支持整合各类招商活动,鼓励开创小规模、专业性、高效率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支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准确把握薄弱环节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受益最明显的问题入手,加大对关键领域、重大改革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把握形势,相机抉择。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密切关注并切实针对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调整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尽早防范各类潜在风险。

责任编辑:辛歆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