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大和新国大在京联办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
由厦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促消费”、“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论坛上的高频词。专家们普遍认为,今明两年,国际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国内宏观调控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宏观政策短期要保增长,长期要注重结构调整,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认为,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第10轮经济周期,从2010年始,中国开始步入第11轮经济周期。如何延长这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继续承接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倒逼压力,刻不容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二是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大起大落;三是把握好新一轮周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空间。
在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看来,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一个重要分水岭,高速出口和高速投资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经济要想继续往前走,必须通过转型促发展。”他说,当前要重点围绕两个转换做文章:一是扩大内需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换到内需驱动、消费驱动的轨道上来;二是围绕自主创新能力谋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把我国经济发展转化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上来。关于扩大内需,李守信认为需关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化等三个问题。
“保增长”是2009年和2010年宏观调控的主调,但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张燕生研究员认为,二者的目标指向有着很大区别:2009年的“保增长”是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今年的保增长则主要是为调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期为下一步中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条件。张燕生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重视国际收支结构调整问题。具体说来:第一,要重视进口,调整出口,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的再调整;第二,转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第三,调整内需和外需,内供和外供,国内结构和国外结构等。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长期以来,居民的消费率在不断下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环节,劳动者的报酬份额在不断下降。“这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紧密联系的”,李文溥指出,目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为追求GDP的增长,片面以土地、劳动力的廉价来吸引投资,这些都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他说,要实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实现政府功能结构的转变,即要从原来的过分注重GDP的增长转向以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此外,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除了通过转移支付等提高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之外,还要通过政府对社会保障民生方面的倾斜、控制房价、降低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降低居民目前过高的边际储蓄倾向,也是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