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评论城市经济形态时,引用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的观点:只有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城市,是难以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
“马赛克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实早就存在,国内国外随处可见。一种经济现象的形成,是由社会消费结构需求引发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在进行城市经济规划设计时的不足。然而,出于认识的误区或公式化管理思维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时,却对这一颇具生命力的经济现象进行不断地“扼杀”。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的一项课题研究显示,近十年间,国内有810万家个体工商户消失。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我国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消失数据如此巨大,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还没有人做过翔实调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的城市经济形态正在产生严重的扭曲。
“马赛克经济”存在于一个完整的经济生态中,如果与国家或地方的产业走向相一致,可以产生难以想象的产业聚集力。江浙、广东地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人民币,更成为“马赛克经济”壮大成为城市主体经济的典型。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几种固定的经济形态不可能满足全社会的梯级消费需求。怎么办?是极力“规划”、“铲除”?还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疏导?“马赛克经济”在方便和满足百姓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在解决大量边缘或贫困人口就业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恰恰是政府要做,有时却难以做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经济学家,我们的政府官员确实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我们身边的“马赛克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