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有不少企业家认为,一旦从事捐赠之类的公益事业,必将增加企业成本和负担,且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如何理解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就此问题,《新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张继焦、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单忠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葛道顺。
《新财经》:在早期管理理论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家在追求自身利润过程中,无意间承担了社会责任。如何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张继焦:很多事情都是两面的,不完全是对企业家有利,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样的。企业家既要谋求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要顾及企业内外部责任。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家会把慈善作为相辅相成的事业来做。
目前比较多的跨国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际上也把慈善捐赠作为公益营销或者社会营销的过程,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中国的企业家比较特殊,即使在捐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仍有不少企业家主动捐赠。确实应该对这些企业家进行表扬,他们其实是在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新财经》:新希望的刘永好说,“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也得到了社会的信任,培养了与客户的感情,加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持续竞争力。”应该如何从这一点出发看待企业的长短期利益?
张继焦: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和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追求的都是长期利益。新希望的做法一定是追求长期利益,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小规模企业的企业家可能顾虑更多的是如何在短期内得到收益。一个企业因为没有达到一定实力而进行短期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单忠东:从长远看,企业家投身公益可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容易赢得市场和公众的认可,本身就能够带来经济利润之外的辐射效应,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投身公益使得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还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来使得企业自身受益。
葛道顺:作为企业,既要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商业道德,还要对利益相关的群体负责。捐赠,不仅是“爱心”,更是“市场”,企业家可以获得政府、社区、员工等多方面的认可,同时还可得到许多市场手段得不到的东西,如品牌形象的提升,依法享受减、免税,有的还可以获得一些社会给予的称号,或者参与到政治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