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一卡通”有多远(图)

2006-6-30 14:38 《新财经》 【 】【打印】【我要纠错

  近日,在电视上常能看到一段广告:一美女手持一张卡片,走到哪里刷到哪里,将自己想要的一切刷为己有——服装、美食、汽车甚至还有“埃菲尔铁塔”……

  广告毕竟是广告,有夸张的色彩。但“一卡在手,全球游走”却是消费者梦寐以求的境界,也是国内各大银行纷纷努力的方向。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张经理向记者介绍,“在开发银行卡方面,各大银行的情况不同。很多银行都号称自己有‘一卡通’产品,这种提法有待商榷。每家的银行卡达到一定功能后,就认为自己是‘一卡通’了,并加以大力宣传。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还没有诞生。”

  小卡片带动产业链

  提起“一卡通”,大多人想到的是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它实际上是一种借记卡,具备人民币、美元等多币种 “一卡多户”储蓄功能,能刷卡买电,也可以通过银证通购买股票,功能较多。但在采访过程中,更多研究银行卡的部门表示,“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其实还应充分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业中来。有这一张卡,可以不带驾照就上路驾车;可以不挂工作牌出入公司;甚至连身份证都不用带,就可以像乘坐公交车一样便利地搭乘飞机;学生带着‘一卡通’去上学,在校门口的银联机上轻轻一刷,一条‘我安全到达学校’的短信息就会发到父母的手机上。”可见,“一卡通”业务具有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

  近几年来,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卡片时代。小小的卡片,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虽然每个人的钱包里都会躺着那么几张银行卡,但是,真正用一张银行卡,就能实现包括缴纳水、电费等诸多附加功能的卡品种,还是屈指可数。毕竟,银行卡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实现联网也不过几年光景,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

  2002年,“银联”标识卡的发行,使我国的用卡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逐渐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银联卡的跨行通用。银联的纽带作用,打破了银行卡市场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局面,各银行形成了一个合纵连横、资源共享的大发展格局。

  银行卡是电子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产品之一,它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逐渐壮大的银行卡市场,可以直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同时,银行卡要真做到“一卡通”,就必须增加网点和终端设备,在硬件设施上满足“刷卡”要求,这将刺激ATM机(自动柜员机)、POS机(销售点终端设施)的生产和更新,进而带动金融IT服务市场和卡原材料市场的兴起。据了解,银行铺设一台终端POS机,一般要花费近万元。

  除此之外,发卡机构所提供的增值服务,常常会被人忽略。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常会对刷卡购物的消费者提供各种优惠和积分奖励,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无形中为商家做了促销。此外,随着用卡人数的增多和使用范围的扩大,所有与银行卡联网的商家、证券保险以及旅游等产业,都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为了保证消费者用卡的安全,设备维护和风险防范领域的需求也将增大。

  因此,银行卡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产业链,这样的联动将会波及诸多行业。

  我国是全球公认最具发展潜力的银行卡产业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发卡量、最大的发卡业务市场和最大的个人支付产业。随着个人金融产品的不断普及,“只要有交易发生,就必有卡的存在”。因此,“有多少需求,就存在多少由此联动带来的商机”。

  “一卡通”卡在哪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卡已经超出了作为货币载体的基本职能范畴。尤其是信用卡,已经成为个人信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记录是个人资料的一部分,当购屋置产、添购家具、购买汽车等消费需要进行贷款时,卖方会先查阅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再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就连就业谋职,有些公司也会查阅求职人过去的信用记录,作为评核录用的参考。银行卡承载着更多的内涵,也肩负着更多使命。

  采访过程中,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谈“一卡通”还为时过早。社会用卡意识的淡薄和银行软硬件系统的技术问题,都是发展的瓶颈。

  据央行银行卡联网通用管理处介绍,现在银行卡还只是电子货币的载体。1993年开始的电子货币工程,要求银行在国内普及银行卡,并且进一步与国际贸易接轨。按现在的情况,从金融的角度讲,这个工程已经基本达到了“一卡通”的标准,全国各地基本都能用,只是消费者的用卡习惯还未完全养成而已。

  对记者提出的将银行卡与身份证、公交卡等功能卡全面兼容的想法,该人士称,其准确的叫法更像是“一卡多用”,那是银行卡最终的一种理想状态。从技术上讲,基本没有太大的障碍,但普及起来比较难。尤其是各行业之间,除了上面提到的设备问题,还需要在系统内加载不同行业的应用程序,也就是卡片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收费项目的识别功能。比如,一度电卖0.48元,公交车是一元或者两元,汽油是4.6元一升等,这些价格上的差异在计量单位上很难统一。每个行业都有一套独立的结算运营体系,应用标准不尽相同。行业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在根本上实现“一卡通”。

  最后,他又补充说,现在也有些银行将银行卡与公交卡、缴电卡绑定在一起。有的还做校园卡业务,比如广发银行就曾经做过校园卡的尝试。但从整体上看,卡品种涉及的面还是比较单一。

  记者电话连线广发行银行卡部得知,广发2000年的确在中山大学发行了一种校园卡。它将银行卡的功能和校园管理相结合,通过这个卡,学校管理部门可对学生进行图书借阅、学籍存档、计算机实习、医疗等各种管理,在校园内基本实现了“一卡通”。

  当问及在社会上普及“一卡通”可行性的时候,广发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吕诗枫说,“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客户需求,很早就提出了客户细分、个性化服务等经营理念。当时也有不同的声音说,一张卡即可满足消费者需求,不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群体发卡。但我们深入研究后发现,应该去深度挖掘客户真正想要什么,而不是主观想象客户可能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推出的增值服务才能够切实满足客户的需求。例如,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客户对卡片安全和对挂失时效性普遍较为关心,于是推出了挂失前48小时失卡保障服务,有效满足了客户的安全需求。”

  对如何充分利用银行卡账户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的产品开发这个问题,吕诗枫说,“更大的价值在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客户资料进行深度分析,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有用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细分目标客户,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可见,银行目前更偏重于细分市场的研究,而对“一卡多用”项目,仍未有太大的意向和动作。

  我国信用体制的不健全,信用环境的相对恶劣,也是制约银行卡向更多领域延伸和拓展的瓶颈。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信用体制和环境,将给银行卡功能上的拓展增加非常大的操作难度,并容易引起个人金融支付体系的混乱。而信用体制的建设和信用环境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才能逐渐走向良性循环。反之,在探索中增加银行卡的内涵,赋予银行卡新的内容,不断追求“一卡通”,也可以用市场的方式促进信用习惯的养成,推进信用社会的进步。

  在“一卡通”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发卡,追求有质量的扩张,成为众多银行解决发卡量大但活卡率低的普遍手段。在大方向上,竞争趋于同质化。

  外资争食银行卡市场

  目前,内地信用卡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今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人民币业务的对外开放脚步势必加快,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与国内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以谋求市场份额,将是外资银行最为快捷的选择。中国卡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从外资银行进入内地银行卡市场的方式来看,合作发展似乎是他们短时间内唯一途径。

  花旗银行借道浦发进入我国市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由花旗银行提供专门运营和管理支持的信用卡中心。花旗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银行,在个人业务尤其是银行卡业务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将第一项业务合作就定位于银行卡领域,对国内信用卡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广发银行并购案,也很能说明问题。包括花旗在内的近2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对广发行股权伸出了“暧昧”的橄榄枝。除了全国480多个物理网点外,广发行超过270万张的信用卡发卡量,也是这些金融巨鳄眼中的“香饽饽”。据了解,在全国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广发行的资产质量并无可圈点之处。但她的信用卡业务,却是在同行中率先实现盈利的。这也许正是广发股权最大的卖点。

  借中资银行之力杀入银行卡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决非花旗一路诸侯。汇丰银行和香港东亚银行等海外机构,也早已对内地信用卡市场虎视眈眈。2004年年初,汇丰与上海银行、浦发与花旗银行先后推出了双方合作发行的双币种信用卡。其他内地银行也利用外资银行巨头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银行卡业务的国际化,管理和营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外资银行涌入信用卡市场的强劲势头,吕诗枫认为,内地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对内地市场的充分了解与认识,“广发最宝贵的资源,就是积累了十年的百万级客户资料。这是对信用卡进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依据,也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市场策略。而这些,恰恰是刚刚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银行所没有的。内地市场对他们来讲是个全新的市场,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和准确把握是需要时间的。但不可否认,外资银行的丰富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以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外资银行在银行卡业务上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必将形成竞争关系。对于持卡者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竞争可以推动银行卡的不断升级,可以促进信用环境的逐渐养成,可以让真正的“一卡通”不再遥远。

  内有资源和市场,外有技术和经验,将银行卡、身份证卡、交通卡、电信卡、全国社会保障卡、会计卡、税务卡、有线电视收费卡等各类卡片的功能集成起来,形成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的“一卡通”,是银行卡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想见,未来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因银行卡而派生出来的投资机会,也会多起来。抓住它吧。